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管理] 如何做研发组织知识管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29 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充分竞争的消费者经济时代背景下,研发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的决胜因素。
而当敏捷开发、IPD集成产品开发、开放式创新等研发管理模式获得广泛认可的同时,知识管理也在一众标杆企业中悄然兴起。
在研发能力提升和业务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软、华为、IBM、松下…,这些研发实力超强的企业,都是其中的积极探索者和成果收获者。
针对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的价值、开展方向和推进方式,结合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及在华为等企业参与推行的经验,输出本篇总结和分享文章,希望能抛砖引玉,与业界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探讨。
Why 研发组织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研发组织为什么要做、甚至不能不做知识管理,源于研发组织要达成的目标和承担的使命。
毋庸置疑,研发组织以研究开发出客户和市场需要的产品为目标。
当今时代,客户和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竞争者实力持续增强,研发过程需要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知识,进行越来越多的分析和思考;
而一个追求卓越、希望引领而不光跟随行业的研发组织和团队,则会以研发超出客户期望的、创新性的产品为使命,这个过程更伴随着无数的交流碰撞、探索试错和反思总结。
研发组织在满足目标和追求使命的过程中,经过持续的积累和发展,势必会成为一个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组织。
密集的知识需要充分分享和复用,从而提升研发工作效率;密集的智力需要交融碰撞产生新知,从而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如果想让这一切发生得更顺畅、更有效,就需要知识管理。
对于研发组织而言,知识管理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如下三点:
一、积累
组织研发能力,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提升的过程,这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持续巨额的研发投入就可以看出。
创业企业可以凭借一两项独创的核心技术进入市场,但要保持优势和持续壮大,在所在产业和领域逐渐建立起深厚的专业和技术储备也是必然选择。
专业和技术,犹如美味的果实,只会在富饶的土壤中生长。对于研发组织来说,这一土壤,是丰富的产品和技术资料、众多知识丰富具备探索精神的研发工程师、开放坦诚的组织氛围和协作环境。
知识管理,通过及时保存和体系化管理各类研发过程和成果资料、激发工程师们开放吸纳和共享知识经验、识别和表彰有价值的知识贡献,打造最有利于专业和技术积累储备的土壤。
华为公司在推行知识管理时,担任Sponsor的轮值CEO徐直军说过:“华为公司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知识管理正是减少经验浪费,打造组织智力资产最有效的武器。
二、赋能
研发工程师团队的能力,是研发组织能力的核心要素,如何快速有效给他们赋能?
行业和市场快速变化发展,研发团队要获取的信息和知识量日渐增多,角色和岗位切换也更加频繁,仅依靠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赋能,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岗位工作及工程师自身成长的要求。
知识管理秉承让员工“做中学,自主学“的观念,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工具、专业方法的引入,通过搜索查找、社区交流、提问答疑、回顾总结、甚至动态推送等方式,扩充员工学习的手段,提升赋能的实时性和效率。
IBM将知识管理与员工培训有效结合,优化学习平台设计思路,融入知识库、社区、问答等多样化应用,有效提升了研发工程师赋能培养的效率和效果。
三、创新
组织的研发能力,最终体现为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知识,如果能透过新产品和技术研发的过程,总结和提炼新知孕育、提出、应用、证实的过程。
形成促进这一过程发生和加速的管理机制、或者说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机制,就能持续和全方位的提升研发组织的创新能力。
日本科技产业界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野中郁次郎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深入松下、本田等企业的研发团队,提取包含知识“内化”“群化”“外化”“组合”过程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
倡导“建立使命““概念显性化”“创造知识场”等理念和方法,致力于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What 研发组织知识管理开展方向和阶段
! G9 }, n# `8 {1 m0 |7 Z
明确了目标和价值,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究竟应该在哪些方向上发力、开展工作呢?针对研发的业务模式和特点,参照标杆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总结为这三个方向和阶段的工作:" V3 }. k' {+ Y5 D& K4 x

  p1 ~2 J: ^& @1、新实现知识共享复用,赋能员工及团队; Q* s! w4 s2 i8 L" e

7 l" x* k# d) Q2 q1 v2 P7 W研发组织知识密集,存在大量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资产,行业标准、外部文献、过程资料、成果资料、技术问题经验、方案设计经验等等。
5 {+ V  F3 P2 A5 Q3 f0 v) g. T/ a, q' t. C. P- y4 A; ], u
这些知识资产,如能充分共享复用,能成为研发工程师们工作时的强大武器。避免重复发明轮子的同时,还能快速提升能力,进而提高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
' [" {1 t* J$ l; U) z& ^1 ?
& v$ P/ v7 ^( s- ]8 D反之如果不能有效复用,则会为已解决的问题耗时耗力,甚至反复试错修正,工程师能力和效率提升慢,给组织和团队也带来巨大的浪费。
4 c; R* o" F, C
) ]  i3 B; L. T2 k2 \微软将这些知识资产,分为公司级资产、领域/团队级资产、个人资产三级,平台侧通过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的知识空间进行管理,业务侧积极推行知识回收,引导员工共享并积极应用已有的知识资产和业务成果。( Y) j% B( [9 m- v' X$ C

9 O& s3 N" @5 @$ D0 P' k8 p而华为研发项目组和业务单元,不仅会回收文档形式的资料和成果,还会通过事后回顾(AAR)等方式,总结经验教训,实现多方面的知识复用。! `" J3 L6 w6 O7 g6 u7 K% V
综上述,分层级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及经验例行回收机制建设、知识共享复用观念传播和工作方式引导,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 T# a  }+ B) n( {; O* P5 e# v' V$ k$ L, d& M
2、借助开放式创新平台工具建设方法引入. l$ Y3 d% F* b3 ^0 {
" m$ E& N! k: n9 `
有了共享和复用的基础,知识管理可以进一步深入到产品/技术研发业务过程中,支撑知识创新。
* u# [- r8 J; i9 B% `  R2 R. y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借助开放式创新等平台工具建设及方法引入,优化完善研发创新的过程,为新的知识加快产生、验证、和应用,提供帮助和输入。
/ n0 z, U3 I6 X7 w8 H- A9 R5 y% u
0 g* b9 z  y! r2 t2 H互联网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很善于借助外部产品社区、用户参与研究等手段,吸收用户的需求和意见,而松下等日本科技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一直坚持让广大员工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他们的用户快速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性的产品。
0 R+ X9 y, w+ U今天,有更多优秀的研发组织,在继承他们做法的同时,在开放式创新道路上进行了更大胆而有效的尝试,苹果和微软的开发者社区、IBM的创意收集和讨论平台JAM、华为的外部产品社区/员工创意收集平台及与产品需求管理的结合机制,都在为企业和顾客创造更多的成果和价值。
% ]* V. d# p' o1 v/ ?$ t
6 Q' n; c1 W& f- \- |) `3、为产业和社会输出知识产品和服务
6 @1 ^' Y/ W; m: E, ^, `
) _9 R8 y0 \* g) R研发组织积累和创造的知识,不仅是有内部价值的组织资产,更是有外部价值的社会财富,面向组织外部,将它们作为知识产品和服务,输出给产业和社会,达到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产业发展的目的,是每一个卓越研发组织的理想和追求。! P8 o& ^; _& p! I( P
' {7 c* S8 o# s6 V1 `
在这一阶段,研发组织开展知识管理的视角需要转身向外,寻求社会和产业发展中的知识改善、与自身知识创新的结合点,将有助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知识,作为专项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输出。7 O, Q% R. X8 \6 W* K* T
# Q! J; d! N: B) l
4 s  K( f8 c! i3 ]5 y' `
IBM、微软、华为、阿里、腾讯、麦肯锡等组织的研究院,通过发布产业指数、提供商业价值研究或技术趋势报告等方式,承担起行业领袖的责任和使命,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
" o% F% ?9 |7 f. U& r" E) F
9 y4 o/ u5 ]4 W( [  {; F2 ]; l
  c) M% h" x& V8 c* E! k& ?How 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的推进方式) u3 d. X" p3 O8 e) [0 ]

  z% N/ z% H- U) l% H+ H, O* q2 Z* A1 b3 @3 ]
上述几个阶段的知识管理工作,在研发组织中要以怎样的方式推进,才能走稳做实,实现目标,并发挥价值。总结服务和帮助的企业推进知识管理的经验教训,得到如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和方式:0 m  X7 H: j2 l( H) p+ v

4 i% Z1 X% W3 s4 y- X( S1 Y从前文能看到,众多标杆研发组织,他们开展知识管理的重点、方案、平台,存在着差异,但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和投入却是共同的。& G+ V5 Y& y/ ]( i' Y
& V+ b* A( c/ T0 }
研发知识管理是知识内容梳理建设、业务和管理优化、平台分析建设的综合性业务,其负责人需要是懂业务、有方法、善沟通的具备综合能力的管理者或专家骨干。$ D1 p$ U) i3 S" u% |$ j: U# A
5 f* Y7 O% H& A9 m( ~# @- ^
微软、IBM、华为这些企业的研发部门,更是有专职的人员和团队在负责推进。4 @; d0 _% R3 X2 j" x4 i& @* Q

2 T, S5 ?* I, v2 O$ }专项项目
) y) B% g! f; j# U
" L/ b+ B2 H4 ~# M+ M- t0 y# q为推动管理者和员工有效参与,提升在组织中的影响力,保障推进进度及效率。
  z& |  k" l( n7 Y& u% p( e8 u
知识管理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前期阶段,需要以专项项目的方式开展,成立正式项目组,制定明确的项目计划安排,对各项任务制定输出件及质量要求
" S6 k7 v8 U( V/ D0 h) N. y% D! E5 L: s' }- H

9 v+ b" e5 j% u% D3 D$ \' a4 a演进平台# H5 K3 `  C, h3 a

/ i: ?: g' H" X: r6 H9 ~8 \  p: O从了解观念、到日常应用、到业务改善,研发团队及员工对知识管理的接受和应用,是一个由浅到深、持续推进的过程。

+ U7 s7 \; F9 J( I而知识共享、开放式创新、对外知识产品及服务等平台,也都是多模块的复合系统,很难在开始阶段,就规划设计一个功能模块和细节体验都全部到位的系统。

4 @$ w- I0 G. k% M6 {1 v9 H这决定了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只能是结合业务的逐步推进,进行迭代开发和演进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例行的用户需求收集和满足机制、及稳定持续的系统开发和运维队伍。/ n* I8 a0 B6 ?8 I; T
( i8 h% A2 c# E; G' q/ L
融合机制6 I) c7 I5 G* l) Y) G6 {1 S
3 _+ ]: r* u( ~7 L
最后,为了提升效果和保障执行,知识管理各项运作机制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与研发业务管理机制和流程融合起来,让研发团队及工程师在业务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开展、顺畅地应用知识管理。1 a2 u/ W% U3 d6 j) W- ~; q: P
& B/ A/ y" y* a/ t9 a. \
这方面华为做出了表率,如在版本回顾会上例行应用事后回顾方法、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实时归档及应用研发资料等,使得知识管理例行开展并获得大范围应用。
$ |4 l: Q6 y1 S8 F; W* y5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6-29 13:4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提升效果和保障执行,知识管理各项运作机制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与研发业务管理机制和流程融合起来,让研发团队及工程师在业务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开展、顺畅地应用知识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6 05:39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