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导言:记得经常听到有些人说:“管理知其然没用,而在于实践”,通常我会委婉地提醒他也许陷入了扭曲的全有全无思维中,这种思维导致人们看问题非黑即白,中间没有灰色地带。而且我发现说这类话的往往是管理做的还“不错”,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轻视的“实践派”(泥腿子)。确实,“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但很多人低估管理理论的价值,只是因为它们在字面上是和“理论化”相关,而不是和实际相关,但是事实上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的,实践又可以提升理论,进而形成发展成长的正循环。
现在提及管理究竟是什么?虽然做了多年管理,阅读了很多管理类经典书籍,参加了很多管理课程和培训,反而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混沌状态,发现无法回答。先推荐大家看一些非常好的书籍,德鲁克先生的两本书《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组织相关的《组织行为学》《第五项修炼》,有关领导力的《领导梯队》......我想通过这些理论可以先让你对何为管理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另外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在我管理技能成长最快的日子里,我们的集团总裁言传身教予我的一些管理感悟和之后我在公司进行管理变革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我的管理生涯轨迹大致是:产品&&研发项目经理(2年)——产品&&研发经理/架构师(2.5年)——事业部总裁/子公司总经理(3年),在做产品研发管理的几年里,主要是靠技术能力服众,对产品有一定的洞察力,而且有敏捷思想和流程的引导,再加上和一群单纯、线性思维的程序猿们共事,并没有体会到过多管理的压力。直到做子公司总经理时才对管理有了别样的体会,但同时也有了快速全面的成长。 记得集团总裁在决定我带队伍时,意味深长的对我说管理中很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以后在带队伍时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记住两点就可以化解绝大部分的问题。第一、能够委屈自己;第二、用真诚沟通来解决问题。我也一直谨记着这两点,其中真诚沟通对于职场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缓解冲突和矛盾的利器,除非遇到人品极其不正的那类人,其实这种人也是要强势清除出团队的对象。但是对于“委屈”这一点我的理解却经历了一些波折,提及委屈往往我们会认为当受了不该受的责难要忍,当被误解时也不进行辩解叫做委屈。但是一次深刻的经历却让我对委屈一词有了新的理解。 在起初带团队的半年里,由于自己研发出身,对营销方向不专业、识人用人也很表面,提拔了一位能说会道、为人处世看似很到位的销售同事做营销管理。但慢慢发现他对我个人以及决策越来越不尊重,内部管理也很专制,曾多次私下窜连或威胁同事消极应对执行工作......,对此我都是用“忍”来解决,因为我认为这也是委屈的一种。直到一次因为战略问题我们产生了本质的矛盾,在我和一位与他持不同观点的营销同事通过一个月的密集出差后发现我们的渠道管理及销售实际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市场前景很好时,回到公司时发现他已经说服一众管理者和同事认为市场前景已经没有了,要换战略方向。我还记得当时我和那位营销同事在团队核心决策会议上面临的一众反对,最后我强势的支持了这位营销同事,这件事发生后团队面临了分裂的危险,也传到了集团总裁那里,他很严肃的批评了我,我这时才把近半年来自己忍受的“委屈”全说出来,我觉得自己做到了承受委屈,但是他却回答说:能承受委屈不是自己无端的忍耐,这是懦弱,也会造成团队信息的不对称和摇摆不定。他所说的委屈是让一个人能逆着自己的性格做事,比如我性格过于刚直,但是需要把自己的棱角磨平;比如我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但是需要突破自己的性格局限;比如我更喜欢做技术做产品,但是需要淡化这些把主要心思放在战略和管理上。对一个人最大的委屈就是让他逆着自己的性格做人,让他做本不喜欢或不愿意做的事情,现在作为一个企业的带头人,要对整个企业负责,而不再是一个仅仅对自己负责的自然人,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他所说的委屈的含义。(这次危机的后记:虽然这次决策造成了团队的分裂和一些团队人员的流失,却奠定了我们今后的团结一致和业绩爆发。那位被大家逼得大哭的营销同事后来也成为了我们的营销总监,而且带领着营销团队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佳绩)。 如果上面这个经历让我践行着“委屈”不断的完善着自己,那么下面这个经历又让我明白了要利用“人性”成就他人和自己。2017年的我们已经进入了行业的前列,各种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且总公司也给我们提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压力下我的脾气也越来急躁,工作作风也越来越强势,甚至我潜移默化的在违背自己最初建立团队时提倡的那种民主和开放。突然一天集团总裁找我去聊天,问我现在怎么回事,有几位管理人员投诉我脾气暴躁,专制。我狠狠的回答说,那是因为他们还不足够优秀,不够付出,为了达成业绩指标我会换掉任何执行不力或者对任务心存拒绝的人。他并没有批评我,只是给我说他当时创业时和几位并不十分优秀的伙伴一起群策群力、互相尊重,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坚持和和谐才有了彼此今天的成就。后面的一天中午我们一起吃饭时他又给我讲到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要根据“人性”去管理和设计制度,去实现自己和他人的双重目标,而不是粗暴的强压。“悟”就是在这么一瞬间,我之后一直在努力管控自己的情绪,慢慢的身心感觉越来越好,工作也顺畅了,基于人性的制度也在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设计中。
以上是一些印象深刻的领悟。另外在自己这三年的管理生涯中,总公司引入的很多优秀咨询公司的方案和培训也让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升不少,比如组织设计战略、用人战略、人力盘点和及时面谈、优秀的绩效考核、薪资制度、绩效面谈、绩效复盘、IPD管理思想...... 管理提升之路和人生之路一样,只要坚持“学习、历练、反省”,就一定可以走出康庄大道。 : U; O- D8 Z0 P+ Y7 X: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