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项目得到市场和总公司(内部创业机制)的认可,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搭建一支团队(由于总公司是传统公司,我们董事长想让我搭建一支不同文化的互联网团队,所以只给了我一个自己带的技术实习生,这点我挺佩服我们董事长和自己的魄力,哈哈),有些人可以通过过往广阔的人脉或者充裕的资金尽快搭建一支明星团队。但是我想大部分创业者会面临和我一样的困境,跨行业、或者身处二线城市、初始资金要极其节省才能适应投资环境的限制…… 我所经历的团队搭建是: - 14年12月开始搭建研发团队:这支团队的搭建主要是靠自己的技术人脉和影响力,我那时更多的是承担项目经理和研发工程师的双重角色,产品设计虽然不专业,但是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主。我记得那时我们几个人为了短期推出产品和攻克一个核心技术壁垒,几乎每晚都工作至夜里9点到10点,但是非常充实快乐。
- 15年2月开始搭建销售团队:我们的产品形态是2B2C的链条,而且模式重,所以不能依靠2C轻产品的互联网推广模式,需要销售团队的执行推广。
- 15年3月正式有了产品团队:完善迭代产品功能,更多的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价值。
- 15年10月有了综合管理团队:负责团队的行政、财务对接等。
- 15年底组建了市场团队:之前销售渠道可以依赖总公司的部分资源,随着市场布局的扩大,需要有自己的市场策划与推广力量。
- 16年末开始组建运营团队:平台已经搭建比较完善,用户量也有了大幅增长,开始流量变现的尝试。
- U" y* Y- d% B. P: |
虽然从一开始我心底就有过一个清晰的团队规划,但是并没有考虑应该优先引入哪类人才或者搭建哪个团队更为科学,只是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发现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或者有合适的人就要,其实这种团队搭建流程出了严重的问题,自然与我的经验和职业经历有关,另外对我来说有种命中注定般的幸运,每每到最缺哪个方向时总是有合适的人补上来,虽谈不上完美,但是总可以维持团队的正常运转。所以我总有一种庆幸的感觉,不知是命数对我们的眷顾,还是时势造英雄。 但从这件事上我得到的更多是教训和后怕: - 比如优先成型的研发团队,除去技术攻关,开发的产品均是在浅显的模仿竞品,在研发团队付出很大精力研发出产品后,销售去向客户推销时却发现自己的产品并不适应市场,只好改版,不仅增加了研发成本也会打击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 产品团队能较好的规划并主导研发出产品后,销售去找客户,虽然他们非常辛苦,但是市场的开拓速度却很慢。因为缺了一支能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能把产品推广出去、能做好客户服务的市场团队。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不仅可以对产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合理的销售政策的制定也非常重要,市场余量、竞争对手的政策及市场覆盖率…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指标。如果市场做好了推广,销售人员就从当初的点对点的去找客户,变成了点对面的去覆盖客户,可以把主动找客户反转至客户主动找我们。
- 综合管理团队貌似不重要,因为处理的均是一些琐事。但是其实这是一支服务内部的团队,可以为业务线的同事分担更多琐事要耗费的精力和坏心情,而且一个团队的团建活动,办公环境布置安排……也可以极大的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凝聚力。
6 D* l1 K3 n4 Z' I2 d
总结下来我们搭建团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 - 没有清晰认识到一个互联网公司完整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和具体岗位的定位是什么,造成团队规划的盲目和随意性;建议大家从拉勾网看看招聘职位的方向,具体岗位职责。
- 没有清晰认识到企业商业模式的价值链。这幅图可以说明问题5 {7 G: O# @/ ?; f5 u! D
- 过于考虑节省人力成本?其实事倍功半更加浪费成本,还会让你在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界失去机会,要有先人后事的思想。
" v/ v- ]' [* Z: n6 l
最后想分享一句,你永远不可能搭建一支完美的团队,只有不停的完善你的团队和让你的团队成员成长,用人不要想着完美,取人之长,但是团队一定要补短板。 : `; f- K" }; I/ l* P!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