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很多人问我,作为商业顾问,你平时都是怎么给企业做咨询的,有没有什么方法论?
4 h6 T' A' ^# L2 g: F9 A& l7 w. ], Y$ H+ h5 E# v
我说,商业顾问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建模能力”。我有庞大的兵器库,有了这些“金刚钻”,我才敢揽下那些“瓷器活”。2 z+ Q, ^! }+ v8 W- G* r
7 \' s1 G& N, U9 {- f J) z5 m其中有一个模型,应用场景特别广泛,也特别好用——企业生命周期模型。
" P5 W6 y1 x' e b& D% x, o8 J
) ~+ `) I2 G. v# a2 f0 w1 i这个模型,把企业分为三个时期: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状态和挑战。4 Z- |. a: n" I7 ` _" r/ z. ~6 y, [
# ?9 w* ~3 w# `, t2 N: x我想这也许是所有创业者、管理者、企业家都用得上的一个模型,它揭示了你已经走过的一部分道路,和终将要去到的未来。5 {" `2 c2 S8 S! N
3 V5 [( P& F3 O3 [$ ^9 Z6 H5 \
今天我把这个模型的精华分享给你。6 H$ s4 B! O! ~* q0 ^" K
$ }9 t. O0 A d0 r, Y. M企业生命周期模型5 m3 n& X4 S: e1 J& ?
— 1 —
8 `8 a% W* ?5 y$ r* K5 o) j3 @创业期2 W. T; @6 K. L3 S% F
创业是个九十九死一生的游戏,很多人梦想成为功成名就的“一将”,但最后都变成无人问津的“万骨枯”。
: ~& f% S( \( g- q4 N7 ?; m; Z4 S! `
面对艰难的未来,怎么办?
: U o% _' S# m2 s, [& C" _) u a+ Z2 m0 S& f
我特别喜欢雷军的一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m- |( S1 [% K, z
* k- a/ H. v, S, S7 H8 x3 B; n4 V
这句话很多创业者并不真的理解,甚至还会“鄙视”战略。
8 n- J6 a. l( A6 R6 ~- d9 M" B" H1 @: I- l4 t) j0 v% K+ r6 E
因为我每次提到时,都有人不同意,有些还会站起来大声驳斥我:
3 A+ s% j0 N% V4 W+ r
2 w& E4 c$ l" ~( }" d: u0 K我哪里有什么战略,我唯一的战略就是不断试错,就是杀,杀出一条血路来!“血海无涯苦作舟”!5 \8 h9 h) B5 g S+ u" r3 {; n
3 {) D8 {! B- x6 o) a
他告诉我,创业最大的战斗力是一腔热血,最大的失败叫半途而废。
& h K# |! V: |( I) c! K) O3 s+ A, x, S9 w2 ]( R
我只能战战兢兢说,我同意“努力”“勤奋”“坚持”对创业期的重要性,但这可能不是唯一重要,甚至不是最重要的。2 K x6 ~+ v K; c# M
2 v, L E2 N. m+ e9 j创业者没有一个不努力的。
) }+ `. q0 n* E0 o4 n
" Q8 x# [, `7 U$ z努力应该是每个创业者的基本功,勤奋是你能上牌桌的基本条件,但是坚持不能保证让你一直留在牌桌。7 _3 a7 e' _8 A8 V2 w8 i4 r
; d7 v. n. V% m因为那些失败者,可能同样坚持。他们为了创业,卖房、卖车,你能说不坚持吗?你甚至会说,他们输就输在太固执。- q" n* J7 x: {1 g4 u% K
- S2 H, Z4 G% X4 S$ E7 |3 F可为什么成功了就叫坚持,失败了就叫固执呢?9 m5 k7 Y" K3 m3 z. s
* q# S1 ^1 i! o" u& \' c% B我说你很幸运,你一路狂奔,艰难地跑了出来,你是商业世界里的幸存者。但是你的看法,可能只是幸存者的偏见。& b4 S4 V' l# X
( K* m& u5 n9 d: K* M---
3 C, M1 u- P% S% X% K$ E6 A4 B; K既然努力不是最重要,那什么最重要?& U6 }. f; e/ ^2 A9 s
1 X4 r! W2 G* l- t
我说原因你未必同意,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人成功是因为运气。在牌局里想赢,需要一点运气。+ Y1 E% @4 O1 e3 f ^- G* l+ [5 w
/ P1 w. T( r2 Y2 b" @: J9 j$ c* H8 @过去40年,运气总是站在我们这边。
+ i1 \! b, M5 U! T/ r5 p5 w
- @* i' Y5 z4 N1 x0 T经济的高速增长、巨大的人口红利、旺盛的消费需求、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浪潮……4 F, _' J, L" P' U7 n: I
3 V7 F/ D7 ^4 D& J' P8 K. j一波又一波红利砸中我们,催生一批又一批家喻户晓的企业。比如海尔,比如万科,比如阿里腾讯……/ f- Z! k. a! S7 e2 w/ O" n4 o
6 `; G) g$ e. j, G) M6 e# q既然运气那么重要,那还需要战略干什么?* T2 A! E( L0 a/ a4 M, j% z
; k6 \7 o6 _4 s! j: ^
因为以后不一定有那么多好运气。经济下行、需求放缓、互联网流量增速见顶……假如运气不站在我们这边,怎么办?
7 ~& V! C& a( l/ f' l0 f* B9 \. z3 K
用战略,对冲运气。7 ?& X3 b% \7 H
$ x* h9 `1 M9 g/ G g
想象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以前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是坦途,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桥上有布满深深浅浅的坑,一不小心哐当就摔下去了。
9 F2 v0 R x; p, T! A& _1 f8 c$ \. e l" M( k3 h; Y
那你说,掉到水里,那我就游过去吧。可是水里同样有大大小小的暗礁,稍不留神就撞毁了。
! S1 \8 R( ]/ g u/ c. n- r5 y2 e5 m5 s/ A
所以战略是探照灯,是灯塔。你能看得清晰一点,能避开一点,成功的概率就提高一点。
" C9 R7 N/ v% U6 [
, d' X1 q. f y8 ?9 { I这是战略的价值。2 Z; u6 P5 @% ]5 x! a6 f8 g/ H
) N1 A/ a$ K" {
所以在创业期,我不管是做咨询,还是看项目,都特别重视战略思维和能力。3 I9 O* e- N4 d
2 p+ K, [4 \2 \
创业期需要一腔热血,也需要一些运气。战略,就是拿来管理运气的。8 I6 |7 }/ K V0 {2 L! \
; j2 a2 x$ |( g' ^8 V) w' d— 2 —. h# E1 U( ~) U3 z% J! e
成熟期
" ~( d) y! Y0 f假如你创业成功了,我祝贺你。9 n; _* T: U5 ?& \! W" z
8 b; r8 O9 G1 \/ x; [* q! d6 N但是,有天你会发现,你慢慢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3 }/ C, ^6 C) X# Q+ I. E' C
2 P4 W9 O8 F; `2 ~* z, I& ~创业期的时候,可能只有十几人,有什么问题吃顿火锅就好了,如果不行,就两顿。
. h8 t& P4 H3 h; {$ N2 {6 l' M5 |* w1 h. [$ f
可是当公司越来越大,你会意识到:唉,火锅真吃不完了,一个人真是管不过来。6 Q& X, S: C( y1 d' Y0 k+ v
0 r. ?9 }. `+ b; @
在成熟期,我特别喜欢孙正耀的一句话:中国民营企业,强化职业化管理能力的时机到了。+ o. J1 m6 N2 Z( H
8 k u4 m! E9 l7 D
强化管理,有三件事情听起来特别“讨厌”,但是特别重要:层级化、战略流程化、流程工具化。 Q$ I1 i4 T4 U: |% O4 ?2 G+ l
5 @4 @. B/ a6 b4 y8 E1 h/ n" |* I
--- T( D; I V) ]9 G4 E. W' y
第一,层级化。
! V3 z% b) F4 K) T0 `
( r6 p0 ^$ Q# Y% B0 z为什么一定要层级化?因为公司在成熟期,需要管更多的人。
9 [: v9 O: F1 [! c7 O- }7 M) b& u. F+ L: y( m, n/ T: {) s
什么意思?
6 K' D' }! ?0 {" g9 B+ V2 H U0 V, E' Y' T/ l9 V- y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你就会明白了:
- j2 [' @8 ]& e
' U, O5 i" Q/ ]3 i; Z% a假如你是CEO,原来管着6个总监,6个总监每人又管6个员工,那么三级管理的最大管理空间是,1+6+6*6=43人。) y6 ?! y3 I& E
& ]! X. m0 N; `& V% O! N
但是公司大了,如果你还想扁平化,那你就必须管更多人。假设每个人下面都管10个人,那么最大管理空间是,1+10+10*10=111人。7 b$ ?9 W+ c* k. [
0 P1 k5 q& @+ n0 D- l- a8 J/ r你说管6个和管10个有什么区别?! k& N. e9 ^$ M1 q8 W
/ r9 H4 D; B; @* h区别在于你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思考和工作。每个月和员工一次谈话,你是每5天谈一个,还是每3天谈一个?) V( X" b) ~. Z% V
- r) ]6 S$ \4 J6 M9 Y7 z如果你管30个人呢?你每天都要和员工谈话。
( F) s" S( O/ d+ W* C9 d8 ]) z) c% p
如果你管100个人呢?根本不可能管得过来。) }' s) i- P: o, [- F- z$ v
; u; I2 M) j7 m( m8 l2 I3 ^+ S+ Y$ E所以公司大了,人多了,只能增加层级。这很“讨厌”,但必须这么做。
; b$ P, \3 ^" K6 A8 S8 z: g- ~8 O# }& r5 z$ I
---
1 Z+ G* c7 t: F, H, Z第二,战略流程化。. g7 t& ^! X0 {( ?
$ y# {+ V& {+ |* z0 t层级化,就够了吗?9 v1 \& D G' [
3 q$ X5 v. K W% I5 G6 t/ U当然不够。
- |) ^$ _7 u4 w3 F) l+ V* N+ c3 H6 F
创业期是不断地冲,不断地试,效率低点没关系,重要的是把路找出来。可是成熟期,意味这条路已经走通了。
1 J5 [/ A" O4 D& o( F. C" E" d
6 ~- ?+ |( ]6 x# @0 Y而且,竞争对手可能也陆陆续续走通这条路。所以,你要用“流程化”提高效率。
8 v3 A- a$ d0 g
6 d( ]" ~2 u) C1 |什么是流程化?1 s% d- d9 F7 w
/ d5 x- [: @8 j0 L4 \- r简单来说,就是拆解“一件事情为什么能成”,把经验方法沉淀为流程步骤。) R; K- F' h' @- O, ]( E1 K: ~
) i1 ^9 M' l$ w$ e' H( }比如一个销售,如何从0到1,签下一个客户?
* M2 r" R. E9 ?% H6 D k5 t7 Z
比如一个客服,收到投诉后,如何安抚情绪,解决问题?. k8 C8 P: [* m) Z. b
& E4 z2 X6 Q' K7 T- ^5 d: P
比如一个研发,用怎样的格式和规范写代码,协作成本最低?
5 I, x: u8 `5 O% f9 `! ?) x) s
' R( ?. q! y- c' E你过去为了实现目标,不断摸索,弯弯绕绕可能走了20步。现在变成流程,看看能不能变成17步、15步,让其他人照着走,也能走到终点,而且还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g( T/ p6 {" |+ x1 C
& n1 r- O1 h! b6 u n) \
所以,流程化在公司里有很多很多形式,比如Check list,比如《销售话术》,比如《产品经理工作手册》……
: L+ h" e) [! m, c' }3 L
+ a" A8 e+ b4 K: L; {/ l" [' e这些完成xx工作的七个步骤,八个方法,听起来也很“讨厌”,但是也必须做。
# ~. |9 L8 ^$ L8 {+ N" o- o/ A/ K
! T, z! L2 i5 A7 j. b1 P$ ^+ P; o公司是铁打的营盘,员工流水的兵,如果没有这些,万一流水的兵走了,能力也被带走了,公司也就要垮了。
. n3 F4 ]( M8 y8 s8 F
: P' e( F6 t$ _* w m, [0 C---9 O9 r Q6 D+ ^6 m( p
第三,流程工具化。
) Q. q9 h# k/ ?" p3 J) t9 {) w, _5 `* Q; n7 x5 p
但是,但是,战略流程化就够了吗?4 i- J3 A0 _* r8 m4 p' O/ t9 t
* x$ w& S2 K b+ S/ r0 |: A
还是不够。$ R6 f5 {9 F& Q j* X
$ }# s" J, |& F/ h4 o7 L, d4 Y n
因为总有人会逾越流程,总有人会悄悄绕过流程。$ W7 N: e8 T6 N! S* T h1 H
+ h1 [- [- S" B" ]怎么办?3 k% N" K: q7 J9 Y4 C
2 q, a$ e" _* P. ]3 P
用工具。
% U' E I/ |' ^$ V2 H5 F8 x. I0 b0 W9 u' N& _
比如管理销售,许多公司会引入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7 V# [$ H( d, O* Z
: ~$ L1 N# [) W: N2 y9 A. `: Q见面记录、会议纪要、客户联系方式等等信息,都要上传系统。4 t' U! z0 v9 t! [
+ @8 |) n# Z4 n5 U1 G
这样既能保证销售按照流程做事,也能确保客户资源属于公司。. B; Q1 z( u0 y4 k. I; p8 ^
; S7 L. R; t+ L所以到了成熟期,ERP,CRM,OA等等工具,你可能都要用起来。用工具,确保流程的执行。
7 @4 t+ j2 i9 v, P* m
2 z J$ `- Y) c那这些工具用起来不适应怎么办?# f4 B5 H. J+ h8 }% y) i
- L3 `( u7 A5 M0 C5 m" j! g华为早年从IBM引入IPD的开发流程,大家也不适应。" F' u3 |/ M+ d6 k0 {* K s, ^3 G! \
* g0 X: H5 s! x5 V7 @9 }) [任正非说了一句话: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 n1 h$ X) T7 z% W
# e" E. I0 v+ x. c---6 p+ b. p2 ~& R# H% J4 E
所以在成熟期,管理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从“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过渡到“向管理要效益”。8 o; \3 j1 }/ @1 C9 Q
4 F7 I8 t2 ~, ^* t
大了之后,你会发现创业期的许多管理方法都是抖机灵,小聪明。你要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2 K3 X& k$ x" g6 M9 W4 b
/ V; i$ ~3 L2 }, G) j我们会怀念创业期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歃血为盟,但是这就相当于一个人长大后,对自己童年的缅怀。0 t+ P4 j& C& L4 g
) P8 a+ c. q$ w# L也许你会“讨厌”这种样子,但这是成长的代价。2 {9 m# o* O! J+ Y& p- Z6 u
1 G' ?" r" w( ?, L1 |
冗余,是健壮的成本。复杂,是成熟的代价。
6 Y& }, o8 S; g) o+ q4 c5 H- Z8 p. y) c' O; O) W
— 3 —
7 S8 l$ A, C1 ?& k转型期9 f6 {. h0 u. M# O) g7 m0 h% O7 A
企业到了成熟期,就意味着成功,能一直基业长青,永续经营吗?
9 u2 N0 u8 {2 @/ I/ X) G" _
2 {1 h, m1 ~+ M" j0 F. e/ D不是。9 d% z7 F7 T, Q p) s8 I7 j
$ l1 e# j( _! a Y+ p' i很多企业这辈子只能成功一次,转型成功一定是小概率事件。如果都能成功,那么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应该是管仲控股或者商鞅投资集团。
; W4 `6 N; X* V% Z$ }
* A' [8 @5 k5 p$ x这个时期,我特别喜欢任正非说的一句话:
3 V! ?5 q8 O+ [4 o& O( t3 [( W6 e' w2 `2 {
我们公司为什么缺少系统性思维?因为是从小的游击战打过来的,提拔的都是务实的人,没有对务虚的人给予肯定,我们要转换,慢慢从人力资源机制中也要形成培养战略家、思想家的土壤。
" T* P4 _: l/ _ x2 y9 X. U5 K$ B2 w7 |; V0 Y _; F
创业期注重战略,成熟期注重管理,到了转型期,又是注重战略。转型,就是第二次创业。成功,进入下一个成熟期;失败,就是衰退。
. p3 W0 T7 \6 P1 q, R/ R f9 Z( Q& n0 `9 C1 G4 g2 a# T5 x: @
那转型期该怎么办?方法论是什么?; @$ b7 K; L0 ?4 x" r% i+ l
! L- U7 P7 z( L/ R% W' s! z
---
& R2 @, v! w: X2 J+ r我们说,企业就像人一样,人也想长生不老。
8 s. Z! r0 M; T$ t* D9 L9 t6 t/ a* p; _- l# u
人为了基因能够延续,会怎么做?; q$ R5 n8 q! O$ E
+ D- j; T7 s) \3 r! i2 O' J- @
生孩子。而且在壮年的时候生孩子,给孩子最好的资源,用自己的年富力强陪伴孩子成长。3 Z8 H! f( P7 x8 {5 j# e
' {- i7 P( r: @& P4 S公司也想延续“基因”,怎么办?% z. n# N% {7 M& b: T& r* W1 \
+ j* Y; T/ D: D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理解什么是公司的“基因”。其实所谓“基因”,拆解开来,有三个东西“价值观、流程、资源”。理解这三个东西,才理解为什么转型之难,理解要怎么转型。
7 ?/ d+ K# p& j0 I" h2 c. g) ^! X3 ~# }6 X
首先是价值观。价值观会随着成功次数变多而固化。“什么都会错,这肯定不会错”……但是真的不会错吗?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就是今天转型的绊脚石。8 q8 K/ J3 O0 U! ~5 v5 P
: d, l8 w1 ?/ v! I3 R8 t0 u( H. q
郭士纳带领IBM转型时,大家已经习惯一台机器卖几百万。他却说:我需要能为1万美元也欢呼雀跃的团队。8 k& |: @! S, ^8 e* Y
2 ]3 a+ n) S( t
然后是流程。流程被优化后,所有重大转型和变革,都是对原有流程的挑战,导致效率降低,引起组织不适。
; J' \& {% ?! h: {1 f- [+ j# X' I9 K4 o4 i
所以,组织机器会尝试杀死低效的尝试。但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低效是创新的代价。
" @, [, \5 I4 }) @/ L: A
, q9 r2 |+ I8 F4 R1 \% c# z最后是资源。转型从A到B,一开始有人欢欣鼓舞,可是转着转着,A突然意识到,原来转型成功,是以干掉我为代价啊?他会立刻从转型的推动力,变成转型的阻力。
* a8 c) }2 {3 Z; @ D, _% ]2 D9 `1 m; s8 Q! s6 W( {% X" k0 A
所以,企业内部转型很难,很难。
# g# E& a3 r) K, \. E9 x2 I5 K
所以,企业转型也可以考虑用“生儿育女”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一味追求母体的迭代进化。! x4 h7 U, A' m
5 C* W) B# [$ Q
那具体怎么做呢?
5 f9 ]$ O6 v X$ p* }9 f0 k; O+ `- I$ x' W) T* Y5 P
忘记、借用和学习。( a+ V7 Y) X( t9 b& _
' z6 k; F& y: Z9 G6 {) l/ y8 s: A---
' e7 i$ a( ~9 E7 a什么是“忘记”?
1 @ X+ L- N7 d1 F; [1 H# R6 [' J6 i( J" \& n% E4 ?
就是生完下一代,让子公司不带任何记忆来到世界上。
0 L$ A8 g# B- M8 f' V u, z
. A" ~5 `; { p1 }# U% j孩子们只有从零开始理解和建构世界,才有可能和你不一样。
: R; H2 F% n+ ~+ l h6 s0 ?) C
& [& ?* l- l7 {7 |# S3 p所以,子公司要“忘记”。千万不要母公司的管控体系,比如人力资源系统、法务系统……这会带去母公司的价值观。而我们刚刚说到,价值观很容易固化。1 F3 ]3 n& n t" u/ u# V3 n! e* B& L3 Z
. r( A b# f/ @( [. K比如说科技金融的创新:9 I' U5 b: `% s6 @
. j1 d5 z2 e R9 j' c0 ?传统银行会说:这哪里是什么创新,不过是在国家没监管的前提下干一些违法勾当而已。
8 Z; H, y; q8 s
3 Q! c2 n9 R; C- x科技金融会说:你们老朽、腐败、低效。哪里懂什么风险管理?你们就是把人家200万的房子拿来抵押,然后借给另一个人100万,这有什么风险?
d. X+ R' p, @2 K) l9 a+ Q- K+ v& P, ?/ |0 H
你试试没有抵押,能不能把钱借出去,还能把钱收回来。
3 f" [1 Z- [" T$ f2 j( S4 m, A
b" S% O+ Y) E谁对呢?& z2 ~ U# H9 m. `, C
% E' y" \1 ~8 ~$ w3 N5 P) d
不能讨论,这是会打架的。老派的价值观,也无法接受年轻人们的想法。
" ^/ W: x' w9 r9 U2 X6 z! P
`. J- n6 G8 e% i; F所以企业生儿育女时,要“忘记”。
7 j0 L3 j7 N3 z% t$ q$ W2 o
& Y) ~& q! _/ ?6 D/ T/ z---
4 z/ [; A0 N, X$ g6 Y S* a什么是“借用”?
5 T" ~4 [8 t4 }
2 p3 O* p* \( a+ h7 ]生了孩子,父母要养吧。子公司总得借用一些母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吧。9 g' {/ J( v% h2 D5 |# V
1 y F0 ]' w: I u8 ?* y0 K1 T
很多人说这个简单,其实这点最难。
) N) @8 m" \5 c1 v0 t# K' W
( Y; P2 g I7 j0 _5 \! j2 W想想那些历史剧宫斗剧,为什么儿子总要篡位,父亲竟然会干掉自己儿子?- G7 G! S& j$ P9 \+ u) e4 D! `/ L
% Q' [$ h, h7 v3 \5 W) A6 \# E
因为儿子当不上皇帝啊。父皇40岁,身强体壮,看样子还能再干40年。
+ Y# ~ D P, q: |$ g* K8 \ b+ U2 n9 f7 i* N; ~* Q
可那个时候,他80岁,我都60岁了,还当什么皇帝啊。 @& b" w; C2 e7 {6 Y* d8 }
; T- \9 h W; p, ?+ p( R& `" P$ ^所以太子动异心,皇帝废太子。儿子兄弟叔伯之间,就一直杀来杀去。& w1 P ~; x+ r7 J2 m
$ u, h z8 B0 ?% f% c# f因为利益太大了。谁也不愿意放手。8 z2 e4 E% s* U+ g
! x; P3 l( Z9 U) \4 K1 ~
公司也一样。2 z4 T% o. c/ _
# v0 d( Z8 J4 o( o, w
比如某家公司想要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可是发现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A7 _* r1 m- _+ U5 ~! H
" [0 {+ P- h# _: F$ M/ f
线上涨6亿,线下可能亏60亿,你愿意丢掉这块利益吗?你还有胆量和魄力把公司资源“借用”给转型的新业务吗?
# d3 \. @7 \$ ]/ _( a' W# q5 ?( u( v) z4 M& i) T4 H
这是惊心动魄的战略选择,但是想要生儿育女,就要让孩子在你的资源养育下不断成长。
' y) _# x* x" ?$ K0 \% G3 c0 L) w& G
3 Q, a s( H/ ~---
; M2 o% M7 k0 I2 r( ^, [什么是“学习”?
+ M+ Q+ k5 ?! w: d) @5 [
) Y& l: a& {2 Z8 \就是这些子公司会与外界接触,学习吸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流程、打法。
/ d- B$ R7 p f9 ^ @4 b) \; W9 Z7 R8 V1 H' W/ \/ y6 {/ _
这些东西,可能和父母原有的那套格格不入,孩子长大时,什么都不听你的。+ g2 k( e8 z7 U& s& R+ ^; W
) u0 q8 |9 d1 G7 ^& Q
这个时候,你不要郁闷,你只需要静静看着,给予支持。看看哪个儿女最后可以成功。
1 J& V0 J7 Z, ?) ~. p, \! ]1 J3 x: q
你要做的,就是提醒自己,我可能什么都教不了,我只能安安静静做好那顿饭。8 Y( X$ c- B. F" T. V! i
" }' K3 j/ C- j/ f [! n
---" J# |2 J) @- h9 V8 N/ b1 H& D9 l
所以,企业转型,是第二次创业。可以考虑用“生儿育女”的方式来延续基因。用“忘记、借用和学习”的方法,来提高转型成功的概率。, [6 R" O9 Z$ O5 h% q" N
+ P( S$ y1 ], A( O要知道,我们讨论企业转型,讨论企业基因,不是为了解释死,而是为了寻求生。5 L( m# _' I! x% S! X, g
* [7 @) X* e/ Q# q% m# X* ?最后的话5 x+ V$ m/ R4 n# S3 Q" I- C
$ Z4 D' a/ K: j' ^
这就是“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精华。企业分为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每个时期的重点不一样。
5 U: L+ c, A& g$ R- v
+ y/ W0 a9 n! ^0 |& }6 K, w9 a创业期注重战略,成熟期注重管理,转型期是第二次创业,又回到战略。
4 j1 {6 U/ J: I" l& q+ M, A, m" [! Z$ N) J( W
这个模型其实提醒我们,要给企业加上一条“时间轴”,用更动态全面的眼光看待世界,明白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战略思考和管理手段,然后在每个阶段,坚决地执行。
' b+ f' X+ m D: E4 ]6 B( {0 z$ p5 V; e$ {0 [1 U6 Y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完整经历过三个阶段的企业家。但大部分人,成长于第一阶段,成就于第二阶段,衰败于第三阶段。
% N" b5 \9 h0 Y* n6 B/ M8 t9 I) }- N" t
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你打算怎么做?3 L0 N6 Y/ n7 p: K+ g4 Y M' d
1 R, Q! D& ~# a$ I
我祝愿你,能够快速成长,走向成熟,顺利转型,不断成功。3 M0 ]1 F; P$ Y- c! u5 u; A# l/ M0 U
( [7 `( Z8 m! R, q. E/ f( l8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