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接下来会如何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7-31 15:4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22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经济不好,金融、房地产、消费估计都会歇菜了,继而影响就业市场,影响大家的生活。那么接下来经济究竟会如何走?3 N: P. v0 z) f' M- G5 i
    如今国内的疫情基本上得到较好的控制,大家的生活逐步恢复到正常(口罩暂时估计很难摘掉)。现在大家最关心是对经济会不会走好?因为经济不好,金融、房地产、消费估计都会歇菜了,继而影响就业市场,影响大家的生活。那么接下来经济究竟会如何走?1 m# K" p% ~- d3 p' l* Z8 g8 }
    : I1 ]% C8 B0 t5 x" G* Q. _7 @5 Q/ z  ?
    01、一季度大幅下跌,二季度会反弹?
    & ]2 d# o5 `  o; b0 r" f( M疫情对一季度的经济冲击很大,国内GDP大幅下跌6.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短时间来看,疫情对于服务业和消费的影响比较深远,很难全力以赴的恢复经济。二季度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目前来看,全国范围已经基本全面复工了,消费也开始有所回暖。0 N- T! L& D% y! h. ^

    # Z4 r+ w  X1 z* x% C: h* j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就是第二产业的影响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国内第二产业的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需求和很多关键零部件在国外,订单的取消和国外经济的停摆,有可能对国内的第二产业继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Z- u3 _" j5 S4 u

    & Q: ~1 ~3 x4 F1 v! J1 p0 A* d疫情过来,经济究竟会如何走?其实国内最近的参照是2003年的非典之后的经济走势。但这次真的问题在于疫情在全球范围何时结束,更积极的预判,我认为如果全球性的疫情过去,国内的经济还是会强势复苏,反弹的程度不会亚于2003年的非典。
    ' f) n; B* f4 l% g
    # i5 f6 P8 B0 V$ g图一、2003年非典之后国内的GDP增长率
    0 z' V; j# v7 ^- J/ A' U8 i9 w# m6 X2 L8 D( b
    图一、2003年非典之后国内的GDP增长率
    ; l9 T0 Y+ ]6 F# {% ]  T8 n3 Z) ?5 s数据来源:choice+ A8 v+ \5 g0 w
    为什么会有乐观的预判?7 o+ p% l6 |, n' u4 n. O
    , ?3 C5 k) g# F
    原本在宽松道路上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也许加速,其实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整体市场的预期是中国会慢慢走向货币宽松之路。但是由于2009年“4万亿”的后遗症,加之本届央行比较克制,“放水”的力度比较慢。我判断,受这次疫情的影响,为了尽快促进经济发展,央行的“降息降准”力度不会太小。而且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一些风声,诸如说不要有当年“四万亿”的阴影之类的言论。
    8 i9 |1 g* Z: w& v( }7 K1 n
    : w/ b8 y$ U% }" a' G0 q7 [# g
    " n1 }8 e0 u2 Q% S3 ]# E0 `7 q; P7 B02、证券市场短期会跌,中长期企稳回升& x  Z7 L- G- i3 ^
    去年写了几篇文章,阐述中国股市会逐渐走出牛市的原因。核心的要点我提炼一下:一是整体利率水平下降会导致金融产品的估值水平抬升;二是优秀上市公司的利润会继续增长;三是证券市场制度的改革,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将会把更多的优秀公司留在市场上。
    9 g6 Z: t; ^. g: E$ `% a& U6 k8 W' f7 s2 i7 R* i
    那么这次疫情是否会中断牛市?( B5 r" \2 u" C0 i* l  z
    $ @0 A, w7 ~, X1 l
    我认为绝对不会,除非你对中国的经济彻底没有信心了。但话说回来,你对这个国家都没信心,那还做什么投资?
    2 S/ C# a, V5 ]( Z' s% T' n, a& W: B( q1 x' h1 y8 Q
    一季度经济已经歇菜,相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肯定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只是不同行业影响力度不一样,首先影响最大是零售业(大跌的时候,好公司何尝不是建仓的好机会?),像服务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整体市场估值认知还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利润下降引起的下跌很正常。因此股市短期下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8 t1 U# K5 g2 d$ a
    9 e3 c9 l4 G2 s
    但是对于下跌也不必过于恐惧。如果“降息降准”如期而至,整体大类资产的市场要求回报率就降低,很快会传导到资本市场,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会提升,从而对冲利润减少的影响,所以股市在“降息降准”后会逐步企稳回升。而随着经济逐渐回复,企业利润回升,中国股市将会重新回到牛市的通道上来。8 E/ ~* A  _3 U$ t. J
    ' a5 ~, u( `: ?
    原本认为国内在一季度基本上可以控制疫情,在二季度之后,A股有望重新不如上升通道。但是由于国外疫情的蔓延,这个时间会继续延长,拐点很有可能就是全球疫情的基本结束。3 R" v, [+ c7 E7 {" m

    # S( L3 C& Y: D, `  |# f. Q) v. d: m. y# n/ p- Q, \
    03、消费意识改变或加速消费升级
    ! l8 V) S: t6 Y$ Z% u6 k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来看,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后,消费升级会明显加速。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万亿元,理论上说也会进入一个消费升级的快速通道上。当然,是否能够完成快速升级,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消费能力,二是消费意识。
    $ E  p  k5 u/ F& L! h  Y5 [" X) Y, B( G* V$ J& }" ]& T0 J7 F
    首先说消费能力。我认为中国居民整体购买力还是很强的,每年海外购买团不知道买了多少奢侈品回来了,消费能力完全没有问题。沿海发达地区喜欢海购,这部分人的购买能力已经有所展现,下一步是挖掘内陆城市的消费潜力。/ X: k# R5 }# v7 [/ U+ t/ [

    8 W/ e' e5 d" [- f其次是消费意识。汶川大地震后三年,成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很快(2009-2011年分别为20.2%、24%、18.2%),这其实也是重大灾难对局部居民消费意识改变一个案例。
    % X/ u! t" ^7 s2 h; ]# _+ S7 u: ~$ H! L4 f
    图二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b- O0 `: A- W数据来源:choice+ A" M; Y- f$ Z% s8 g8 q( v9 z$ g0 [7 V
    而这次肺炎疫情殃及全国,也会让更多人认识到“命”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认知会潜意识改变消费行为,增加更多的自我消费,对于消费升级具有催化剂的作用。: p$ H2 V# W6 S4 ?- i
    * x' G+ ^$ }6 p; y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写文章认为消费反弹不会来到,他主要理由是疫情导致大家不稳定和不安全感加强,继而不敢消费。实际上,我觉得会恰恰相反,疫情会改变大家的消费观这是上文讲的一个观点。我觉得还有几个观点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7 c7 Q# C* L' Y/ h8 o% Z  D! \; P5 S
    一是全球性的“放水”使得更多人认识到钱越来越不“值钱”,现金的购买力在持续下降,这一方面会激发大家投资保值的需求,一方面也会使得大家更愿意去消费。
    . `) z) S+ Z" k! _  y  U% s) @2 F9 K9 F# T' x
    二是大家愿意去消费,其实是有两个基本前提: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疫情的影响使得大家有些不安全,但是这个会随着疫情的减弱、复工的正常,不安全感逐渐就消失了。另外,国内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加上这次疫情政府的表现使得民众更有信心。
    . S" X) G  |6 u! s" v1 F; ]  u5 y" K6 c/ M, }) \
    8 O( K& ~* o8 c5 T. l9 l2 b1 C
    04、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聚集,房价坚挺/ W& S6 D5 e( i9 W' c, T) U
    整体来看,国内房地产的基本面在恶化。这次疫情对于高周转的房企影响很大,高周转行业追求就是“高速”,而这一耽搁就是一个季度,对于某些来说,都可以完成“拿地-建设-销售”的过程了,耽搁几个月对于高周转房企的现金流将造成极大的冲击,是否能度过难关要看政府和银行是否愿意救他们。
    3 x/ N+ J3 v0 @! B) N5 s. A% R! M5 c% R! K4 ^, G& u
    长期来看,或许会有一个新的影响。房价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是城市,而大家去选择一个城市,首先会看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是否能创造更多的岗位,其次会看教育、医疗能水平,再次会看城市治理水平。这次疫情充分体现了大城市在城市治理、医疗资源方面的优势,这会不会使得大家将这些因素的权重提升,会不会导致人口继续向一二线大城市聚集?/ {% J* z1 V4 H/ S1 n; J3 T

    % ]6 Q8 p# ?% `* X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人口继续向一二线城市聚集,大城市高房价的问题也许在短时间还是难以解决。回归那句话,大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仍是值得配置的资产。5 z; g- L9 _* n: D; E

    5 Q7 b9 d4 u0 j" s5 O# V" Y! Q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4 15: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0-5-22 10:46 | 只看该作者
    疫情过来,经济究竟会如何走?其实国内最近的参照是2003年的非典之后的经济走势。但这次真的问题在于疫情在全球范围何时结束,更积极的预判,我认为如果全球性的疫情过去,国内的经济还是会强势复苏,反弹的程度不会亚于2003年的非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8 13: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