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管理] 如何管理好研发团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21 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I7 \4 T. X. M第一、几个基本的工作准则+ j& b4 _2 c2 h  _% c' T

' M& \- u: n; P5 V/ [一、 组织协同,避免缺乏组织,让事情放任自流,一盘散沙,这是产品日常管理责任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 x- G, S% c% _7 E5 T

( q- O9 i1 A$ z$ \8 j0 d9 \% H二、 难点问题即时支援攻克,避免员工工作粘滞影响进度。5 n, `$ o- b+ r7 y
9 o# v: y8 M1 A- b3 [. A& M! K$ |
三、 经验不断总结并标准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工作。
1 c# |0 C" y3 N& Q
; w: x: a. a% j, ^四、 立项严谨,避免折腾。
& D0 O$ {0 E9 Q6 l# n$ _0 u) U$ o1 c( g
五、 我们需要一支有原则的队伍,“我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个工作,你必须何时提供这个东西给我,有问题请你和你的上司商量,这个问题请尽快办!”避免老好人、避免漫无目的、避免无原则,到头来才说是别人没按时给你。! b7 U0 n/ [* k5 g9 Q0 O9 Z3 B, a* i
  ?$ k% Y6 E8 p' t5 f
六、 有困难立即找上级协助解决,面谈、打电话、邮件都可以。
* V- q& [  m! j' R0 \1 w7 |) X: F* t; E: P/ h
七、 “举手制”——变更必须沟通协调,避免不沟通导致的失误和损失,我们就像一架奔跑的四马拉的战车,任何一匹马要改变方向或者速度,都会带来其余三匹马的问题。
, k5 Q+ A9 Q. V9 J' C' u; E& h5 l" \) e
八、 我们必须是一个全能型的精灵,我们处在一个高度讲求效率和快速反应的行业里,反应要快,要能坚持。
& [8 O$ ]9 E) u# \( S4 @' t" }$ D/ W1 W- L8 Z, i
九、 产品风险大,必须严谨、再严谨,防呆、放错、多方验证必须是每个工程师的基本认识。
7 O$ M" u) ^+ k( c2 V. {& P; K! r3 }4 ]* @& K: N+ O4 I* d% t# @
十、 “我们是一伙的”——我们还处在需要快速成长的阶段,我们的产品积累不够,产品线不完善,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客户的各种需求,应客户需求进行开发的事情较多,一边沟通了解、一边设计、一边生产,交货时间紧迫。这类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是一个高度讲求效率、高度讲求沟通协调,高度讲求工作质量、高度讲求一次就尽力把事情做好的组织。
, W6 L! Z  X+ G* k( D" n/ d5 F/ N' l/ h1 o6 p8 F# S$ h
十一、 持续改善提高,不断完善和总结。+ o0 Z- [3 }. `4 i2 O4 {
5 ~; J7 E4 ]8 [) R$ E4 |; Q2 D
第二、组织协同的重要性:: L2 f- F. J: N& \
: L+ y( e5 [2 e8 d& J
1、什么是组织协同,就是需要安排什么人做?何时完成?谁的工作会影响谁?出现问题该如何沟通和解决?每个人上下游关系是谁?有问题时该即时和谁沟通?有困难时该找谁?
0 }, M) F  y( [* O) Q. E( R- s
+ k1 p, d9 p3 O, @4 ]3 [  l2、谁来组织?怎样组织?没有有效组织就无法谈协同。
0 Z  S* v" W0 G- b/ [( S& B
) n% G9 ]# u9 B$ v; W5 g谁来组织,是一切的关键。& [' y2 T5 A# {! r+ D, z
; C# U: e7 P& Y9 b' a* p" N
为说清楚这个问题,我先讲几个基本逻辑:
1 F% n4 D0 b! }. D; t  b
( r$ B: u5 c) Q9 s& R/ w; q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m. i8 U" ], k' G( T
⑵、沟通事情,问直接当事人,问最了解情况的人最快。
- q/ ?7 z. e7 X3 X7 |' k⑶、我们是一个更强调服务的企业,为什么?我们只有用自己真诚的服务打动客户,这就必然导致我们不能教条,必须灵活。
' L6 V9 X) i. |⑷、技术难度高,专家型特点突出。0 ]9 J9 j2 S: w2 U  @- O7 ?

8 Q0 W4 R' D" F  P3 o' Z2 h! e6 W正是这几个基本逻辑,导致我们的信息分散,管理难度大,为什么?该怎样解决?——决策重心下移,加强沟通和检查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 O( a$ U& t$ S8 k" e  X
3 `; k2 \8 m2 Y①、产品日常管理责任人是各类项目、任务分解落实的组织者
1 R$ ~; f0 F2 M6 N②、部门管理人员是各类项目任务落实到本部门具体人员时的保障完成者,是任务、项目仅仅分配到本部门的工作分解落实者。
6 ?+ C) e! [- n& F7 J; F2 F. S③、所有干部是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工作按时完成的促进者、保障者、教练、检查着、引导者、指导者。  n5 m% U1 i! r" O7 ?
④、研发管理办:" J0 x$ Z/ g) G! Y7 q
% A" `+ M9 F6 x  q5 e
A、所有交到研发管理办的工作计划的系统推进者,各产品日常管理责任人或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把各自组织落实分解的跨部门协同工作推进计划可以交由研发管理办组织检查推进,每天督促检查的工作量大,仅仅依靠部门推进的难度大,这时就可以交由研发管理办按各部门提供的工作计划推进检查,研发管理办必须把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任务交待者。/ I/ F, b. g: y7 i$ o% k+ z
2 f$ [+ R- z  [' C, V9 P" {0 w# G
B、各类任务、项目汇集成一张总计划,把运行在研发部门的全部任务和项目汇制一张全局运行图,《研发总计划》可以看到各个任务、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和进展情况,以及各类资源的运用情况。
# y  L+ \. v# X7 i+ `1 ^8 B
0 B3 ]' ~' a7 p. {. }+ s: JC、研发人员任务分布分析,也就是资源运用情况分析,可以分析出每个人的任务情况,工作量是否过于集中在某几个人,他们的工作量过大时该如何支援?$ p( y( @2 D' A7 ?
" b0 }' n% m. K7 a4 @- S, W, T% k
D、PM专员:研发还没完全量产或者说没正式转产的产品系统跟进者,是研发和生产的衔接者,研发与生产混合阶段的计划执行推进检查者,运作差异即时发现者,系统监控这一阶段的运行情况并即时上报信息给决策人员。没有正式量产或者说没正式转生产,代表着研发可能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加强研发和生产、采购等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PM专员必须强化这方面的沟通组织和总结经验,因为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快速反应要求更多。研发投产申请流经PM,PM会根据投产申请编制推进计划跟进,并将意外事情及时反馈给当事人,把重大事情汇报领导。- C* _* V6 O2 P8 ~. b
3、计划即时跟进检查和组织调整
; i: ^1 f5 E, T' X2 L一边研发一边投产的项目,往往会出现计划没有变化快,前一天刚协调好的工作计划,可能第二天就又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可能存在的因素是研发设计没能按时完成、追加设计、修改设计、某些物料采购周期太长、生产估计不足、品质出现异常等,面对这类问题该怎样解决?——加强沟通,即时把变化信息反馈给工作组织者,几个基本原则必须把握:
" y, A1 j  L/ A$ X% b$ U/ P⑴、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完成时间,这是一种工作承诺,遵守承诺是一种好品格。4 j+ j9 c5 T2 B. H* p8 M
⑵、上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尽力了,加班加点都无法按时完成的,必须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即时反馈给工作组织者,工作组织者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下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必须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一起解释,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并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该怎样设法抢回耽误的时间。
" |* H3 Y* l* Y$ g: l9 F7 J⑶、绝对禁止不沟通,时间耽误了,必须立即组织沟通,必须立即举手,不沟通会导致全盘皆输,这必须是每个管理人员时时要牢记的教训。, ]5 r4 J) N1 U/ }& t* m* c: Y
⑷、兵败仅仅是因为我们被突破了一个点后麻木的放任自流,不立即在第二个节点立即组织阻击,绝对禁止随意把耽误的时间往后推移,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必须设立一道道防线,第一道突破了,我们就必须和第二道的工作人员研究防止第二道防线被突破,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坚韧的精神体现,我们坚持了,收获的不仅仅是某项工作的成功,更多的是收获了一种坚毅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对我们的人生都大有帮助。" q8 M1 N) ^! F% d: }& ?2 g
& {- G( v; [4 l# u. {2 `

# t9 V. }2 v3 k9 Q4 B6 b0 T9 l" g! D8 Z9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5-21 14:34 | 只看该作者
兵败仅仅是因为我们被突破了一个点后麻木的放任自流* |8 @! Y* y& B; G' a" g7 s: h/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6 04:5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