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发心得-团队建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15 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于一家互联网产品公司来讲,公司的研发技术团队是使产品规模化,企业得以永续发展的重中之中。那么建设一个高效、稳定、有战斗力的研发团队,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六点来进行研发团队建设。
一、组织架构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确认团队的组织架构应该是第一要务,组织架构取决于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经营导向。对于研发团队而言,主要有三种:产品型、技能型、混合型。
1、产品型
就是将做同一个产品的人员组织到一个团队中。这种组织架构的优点在于同个项目目标的人员处在同一个部门,能够便于大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交流,实现更快的产品交付。但其缺点就是不利于相同技能方向的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甚至会造成很多研发资源的浪费,比如重复开发一些公共模块。产品型组织架构适合新市场快速验证迭代。

2 g- Q) H) r% }5 c+ \/ [% `
8 I% q2 a3 e5 ?1 E1 L; L1 S0 M* w' O3 P
  • 技能型- h6 s8 B  j1 R. W* Q' |
当公司发展有多个项目和模块功能开发,产品型组织架构就不适合了。我们需将不同技能的人员组织到一个团队中,这种组织架构的优点在于团队中专业化程度高,领域专家集中,容易产出更专业的公共/私有业务模块,也更利于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与进步,能够充分利用好开发资源。但其缺点就是不同部门合作开发产品时,若不注重对接工作流程建设,容易造成时间成本的提高,延长项目的开发周期。

* e/ z" v% s0 s6 |% ^5 M1 z& I7 @* f7 Q: _
3、混合型
随着公司的成长,发展到多条事业线,采用混合型研发组织架构较为适合。
每个事业线有自己独立的研发部,而集团总部有共用的研发如有技术平台部、系统质量部、大数据部等。这样的优点,各个事业线研发支撑、开拓更能独立自主灵活,缺点是争夺总部共用研发支撑资源,反应效率会缓慢。
0 Z/ b# ]% |0 t% e! `* k5 d

* ~0 v% o7 O6 I3 B1 U
! ?2 z$ h2 W& g7 ]* _
4、合理的选择组织架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组织架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团队规模来定。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在创业之初公司的研发产品一般都比较少或者就只有一个,并且一般都需要尽快完成上线,以便于配合公司战略的执行。因此我们在选择组织架构时更应该考虑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及团队的配合效率,所以对于创业公司而言选择产品型作为研发团队的组织架构会更加合适。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公司研发产品增多,研发团队规模变大后,此时若仍采用产品型作为部门架构就会显得不够完善。因为当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时,其规模和对外影响力都会剧增,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所以选择技能型组织架构能利于团队在技术层面的提高以及产品层面的优化。
当公司继续发展良好,变成集团公司,有多个事业线,就需要迭代研发组织架构为混合型。在这个过程要做好研发梯队人才的培养,以及跨部门工作流程的建设。
二、人员结构
当团队确认好组织架构后,接下来的就需要进行人员结构的确定了。在人员结构方面,我们认为对于研发团队而言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筛选,一是工作技能,二是阅历经验:
  • 工作技能: e9 B; ]  H/ Q4 h, g
一个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并不是招的人都是一流人才就可以决定的,反而
一群人都是牛人,谁都不服谁,合作上就会内耗出问题,战斗力就下降。如果没有高级人才或只有初级人才,那也不行。要用高级带动初级,中级强力落实任务执行的思路组建研发团队。
在成员的技术能力上,我们无疑是不能放低要求的,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我们不能要求说每位成员都是中级或高级以上的水平,但我们至少要保证1:3:6(分别对应高级:中级:初级)的金字塔配比,这样我们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所保证。
& X5 g: ^- y( h& ^1 |( l; u
  • 阅历经验
    ' y6 k( Z8 q; ?* m3 k6 h
阅历经验也体现为成熟处理事情能力,在团队人员结构的选择上,我们除了要注重工作技能以外,还需要考虑成员的阅历经验搭配。因为由不同阅历经历的人在处理事情和问题时总是会有不同的优点。对于阅历经历丰富的人来说,在日常团队工作上可能更知道如何去配合大家,更成熟稳重,在处理问题上也会有更多的经验去快速定位解决。对于那些阅历相对较少的成员来讲,他们在做事情上往往更具有冲劲激情,所以在阅历经验按老中青搭配上,我们更倾向于3:3:4的比例去组建,因为对于团队而言我们更需要保障团队的协作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执行力。
三、职责分工
当团队确认好组织架构及人员结构后,理论上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展工作了,但是在开始工作前,我们认为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求完成,那就是明确好团队核心成员的职责。因为一个团队如果没有明确好各自的职责,那么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事情没人处理或者出现问题又没人负责的情况发生。
比如:当部门成员职责不明确时,可能会出现部门负责人做了经理该做的事,经理做了组长该做的事情,而组长就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职责该做,从而导致我们的组长可能出现除了开发就无事可做。这样的情况长期发展的话,还会引发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梯队的建设的缺失,从而限制了成员的发展以及部门的人才的流失,所以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分工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一个清晰明了的职责分工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它不仅能保证部门各项事务的有条不絮的处理,同时也能给予部门核心成员锻炼的机会,保证部门人才梯队的建设。
针对于研发部门工作和分工,我们认为归纳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产品需求管理
对于公司来讲,产品需求是结合公司战略、用户诉求、产品目标进行产品规划,构建的解决方案。只有做好产品需求管理,才能有效控制产品优先级和研发进展,降低产品落地的风险。对于研发来讲,其首要任务就是按需求开发产品,那么产品需求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当新成员进入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熟悉产品,这时我们要有一份完整的产品需求文档,那么他的上手时间将会大大减少。同时对于只熟悉某些某块的同时而言这也是了解业务的快捷通道。因此整理好完善的产品需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此块工作由研发管理成员产品经理负责。
2、开发项目管理
对于项目开发而言,我们在工作一般都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人来负责开发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需求的对接与评审,然后跟进情况给出排期,最后跟进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能按时完成。项目管理主要管控的就是开发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块工作由研发管理成员项目经理负责。
  • 系统质量管理, V; P5 l0 R9 y2 e; Q0 M
对于产品而言,我们不仅要保障按时完成开发,同时还要保障其质量。包含上线前的内侧和上线后的bug跟进,以及系统维护。因为一个产品若没有质量保证,那么他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曾有某上市公司早期曾就出现过一次由于一个小bug,没有被测试出来,从而造成了上亿的损失。在产品质量的管控上也是重中之重的职责,此块工作由研发管理成员测试经理负责。
4、技术管理
技术对于研发来讲是根本,一个没有好的技术管理的团队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技术管理的实际操作当中,强调的是技术指向、技术分配和技术监察。此块工作由研发管理成员技术经理负责。
: ^. e  R* B  ?
只有我们对上述几个重要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明确,那么研发团队的基本工作就能够很顺利的开展了。
四、管理骨干班子
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需要有核心指挥思想,灵魂骨干人物。对于一个团队来讲,个人的智慧总是显得单一的,如果所有事情都交由部门负责人去决定和处理,那么做出的结果有时候并不是完美的,所以针对部门来讲组建管理层骨干是有必要的。
1、管理成员班子
管理成员班子一般都是由部门负责人、部门经理组成。其主要职责是针对部门重要事情进行讨论及制定执行方案;如部门目标的确认或围绕讨论如何完成部门目标的相关策略等等内容。同时组建团队的管理成员班子还有以下益处:
a、可以避免部门负责人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出现一些不恰当的选择,最小程度的降低错误决定的出现。
b、管理成员班子一般都会分管部门一项或多项核心事务,如产品需求管理、开发项目管理等等。确保每项核心事务都有一位核心成员负责,方便部门负责人及时了解部门整体状态。
c、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多个人参考和分析问题总是会好些,同时也能减轻部门负责人的压力。
d、由于工作汇报的关系,部门负责人和部门成员间隔了一层,交流一般都较少,所以在某些与成员相关的问题上,经理或组长可能会有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
e、加强人才梯队的培养,对于管理成员来讲,首先这是部门对你的一种认可,可以加强成员个人信心及成就感;其次也可以通过这种培养加强成员的管理能力提升,成为阶梯人才。同时对于部门负责人来讲这也是一种培养接班人的方法,对自己日后升上更高的职位做好基础。
2、骨干成员班子
上面讲了部门管理成员班子,但是对于团队组建上来讲,这是不够的。因为还需发挥团队腰部力量,应该增加成立一个针对于成员的部门骨干班子,人员包含部门管理成员、组长以及一些在部门具有正能量且技能突出的成员组成。这个部门骨干班子的作用主要在于:
a、提高部门负责人对部门骨干成员的影响力,便于任务目标的执行。
b、加强部门氛围的打造,方便正能量的传递。
c、加强部门对优秀成员的重视,提高成员个人自信及成就感,增强成员的荣誉感以及对部门的认可。
d、提升部门腰部力量,为部门人才培养做好梯队建设。
3、打造方式
在管理骨干班子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在口头上告知,应以公司或部门的名义任命和邮件宣贯,以及建立相应的工作群,平时对于一些特殊事情进行传达讨论,适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活动或培训,加强成员的认同感。
五、成员情况
对于团队建设来讲,了解成员情况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因为当我们对成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后不仅能够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沟通,更能在针对成员晋升时有一个合理的判断。所以在针对成员情况这块,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益处:
1、联络感情
了解部门成员的基本情况,更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倘若成员出现某些负面状况时,我们也能及时发现,快速做出补救。比如有些成员有时会因为一些私人问题导致其工作上出现一些纰漏,这时因为我们平时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我们就可以以此为根据跟他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这样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其工作上的问题,同时也能让成员对于部门更有归属感,更利于团队的建设
2、成员晋升评估
对于团队而言,成员晋升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时我们应该以那些依据作为考核标准呢?如果单单只是职级上的晋升,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其工作情况以及个人能力去评价。但是如果是针对于管理层级的晋升呢?这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从其个人能力及工作情况去做绝对依据了,这两点仅仅只能作为考核基础,我们更应该从其个人平时的表现,比如在工作中跟同事的沟通,遇到事情的处理方法,平时表现,个人情况等维度去考量。
3、操作方法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方法:
(1)、首先制表统计,该表主要记录成员工作平时的优差表现。

" T( O9 z& m& w1 h$ r  x' p* V1 A9 t! j. X, X0 N) g9 p0 m- O
  R" R8 M+ K9 |
5 h9 w& J8 c: R2 b0 ]7 \0 W/ \
(2)、其次面谈形式,通过定期组织成员面谈了解其近期工作情况
(3)、再次私下活动形式,通过平时聚会或聊天去了解成员的个人生活状态
六、固定活动
对于一个研发团队来讲,因为其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的成员往往是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去完成工作任务的,且研发小伙伴大部分性格内向,缺乏交流,要给他们创造让小伙伴交流表达的舞台。若不做这些铺垫,部门气氛会显得枯燥无味,影响士气,适当的团队活动就显得是有必要的了。那么对于研发团队来讲一些富有研发特色的活动就会显得别有一番风味了,比如:
1、分享会
对于开发而言,技术总是一个不断进步的东西,且它发展得异常迅速,可能在一两年内都会有巨大的进步,所以适时举办一些技术分享活动是一个很nice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将小伙伴们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去学习,同时也给了这位分享的小伙伴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相互印证,从而不仅分享的聆听的小伙伴有所收获,分享的小伙伴也能有一定的收获。
2、技术座谈会
对于研发团队来讲,产品开发是团队的首要工作,但是有时候在开发产品时会由于时间原因,没有采用最好的技术方案去实现;同时也还可能出现这技术在当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方案,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出现更好的技术去实现它,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技术座谈会的形式,将大家认为对我们的产品由性能或体验上有提高的方案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这样做的得好处,不仅能维护部门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也能对我们打造的产品不断的去完善它,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技术前沿性。
3、优秀代码活动
作为程序猿,我们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撸代码,但是我们自己的代码写得怎么样,自己是无法准确判断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举行此活动,让成员们选取自己觉得优秀的代码拿出来供大家品一品,从而确认从其思路、技术选择、代码规范等等这些环节是否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加以纠正,得到成长,同时这也是给成员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让真正优秀的小伙伴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学习。
4、团建活动
作为团队活动中最常见同时也是大家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对于研发团队而言这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通过周末组织聚餐、爬山、旅游等一些户外团建活动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增进成员间的感情,让整个团队的更加的团结融洽。

  O6 g% U; f/ Z+ F  |% i7 i
针对研发团队而言,活动形式并不仅仅只有以上几种,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团队的情况去合理组织。总之只要是对团队有显著意义的活动我们都可以举办。
七、小结
对于团队建设,我们要根据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经营导向做好组织架构的搭建、通过工作技能和阅历经验筛选人员结构的成员、归纳部门工作事务并对核心成员职责划分、骨干班子的梯队人才培养、以及渲染气氛的部门固定活动举办,夯实这六方面,那么就给提升团队战斗力打下基础了。

' A: |' V& Y  l2 ?1 x
2 P' C9 D! U1 c; J7 v/ Q

: f; b$ g/ ^& m) V; O3 g+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5-15 11:01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确认团队的组织架构应该是第一要务,组织架构取决于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经营导向。对于研发团队而言,主要有三种:产品型、技能型、混合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5-29 02:0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