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说说我做layout的心得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拍砖。
8 B% ^) W: }+ c8 q g# A) I+ e7 ^1 T$ X8 j
首先拿到一块板子,首先应该熟悉一下他的大概架构,线号是怎么流的,分为哪几个模块
4 N/ V t n2 M
& N7 j) Y* m0 O; T做stackup,一般没有BGA的板子,需要特殊关照的线不多的话,只要零件摆的下,做4层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正反2面走线,一层电源,一层地,优选参考地的走线层。个人觉得走线层数应该取决于BGA走线或者是critical bus的要求,在多层板,地和电源的安排也是很有学问的,电源要靠地降低阻抗。关于电源的阻抗,又会涉及到你所选芯片的电压tolorence,然后确定电源的阻抗,根据电源的阻抗再确定电容的大小和个数。如果需要用更多板层,可以根据要求安排层面和走线,具体我就不说了,说了也不是很专业@~@,再就是考虑阻抗控制走线的问题了,这个要跟板厂商量,当然你要有一个轮廓。
2 a4 s. R% K( A! W0 T5 O' e+ W, b N. T! b. [( F
各模块应该放在哪些地方,主要考虑因素为线号走向,机构定位,辐射,散热 H( p- t/ j4 d4 Z8 w
3 [/ A- L5 q) F6 @考虑电源分布,有多少电源,分别给哪些模块供电,分别需要多大的电流,在电源上画一个大概的分割,电源部分的布局根据分割的部分布局,感觉电源这块挺重要的,无论怎样你都会给一个完整的平面做地,但是电源一般是要分割的,就会产生跨moat的问题,所以平面分割除了考虑模块供电的因素外,还要考虑重要信号线的走线。切的时候记得电源要顺着信号线切,电源部分布局主要考虑的是电源的散热问题,最好摆在正面,因为热空气都是向上升的吗@~@' O/ f7 G$ I2 I$ ~# d; x
6 U: F) Z9 Y6 Q& R ]7 r
开始摆零件了,这个没什么好说了,大概的东西都定下来了,只要按照线路摆小零件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decupling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接地阻抗要小* x- [9 f" J0 y' _; D) f4 d
; ]+ w0 v2 Q, P1 R u
然后就是拉线了,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要遵循一些基本就OK了,这个线拉时间长的人都知道。直角,dangline line,orphan via,阻抗突变长度,线宽对电流的要求。这边可能大家不怎么注意的是出pin的时候线与pad形成的夹角很多都是锐角,不过貌似加泪滴以后没有这个问题,可惜这个习惯形成就很难改了@~@
1 M! z) q' ^( Z6 X! q6 E/ o2 r$ h
后面的东西就比较程式化了:清DRC,调文字,加测点(貌似很多没有),出gerber了,美好的一天,: l! R$ L# ~5 @. @8 e
: W o; @) J2 e7 l, U, K0 m; F+ n说说我的困惑吧
7 D/ V+ W a! R" c, s& s# E1 S# P) O O1 r% c Y+ d5 j
对于信号这块我还只是纸上谈兵的新人, X$ ?- u/ B, f6 r( T8 s
+ O2 X1 [- j6 h0 u' X+ r' B0 `
板级的EMC是怎么控制的,有没有什么量化的方法,必须要通过硬件测试获得答案吗,如果关于EMC的所有rule我都遵守了,但是还是不通过测试,我该怎么找原因,
1 d( w Y6 ^ m, L9 @+ ?3 e# n- c3 Z R, M& C7 N# h4 @
同样关于SI的问题,软件仿真我也OK了,但是实际会跑错,排除制版偶然因素,会有这种情况吗,那该怎么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