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11-21 15:51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公司里有大声嚷嚷的、爱捣乱的人,而高层领导却常会不自觉地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给予优先满足。这样会有什么后果?面对这样的局面又该如何处理?
5 [ q' Q/ y9 @ 公司里有大声嚷嚷的、爱捣乱的人,而高层领导却常会不自觉地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给予优先满足。这样会有什么后果?面对这样的局面又该如何处理?世界经理人博主“无奈”提出的困惑,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并引起了讨论。# D4 P9 Q6 w; K* P! T. R
# B4 G. I8 v! M2 ~5 A- F8 y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不哭的孩子倒得不到关照。这是管理中的一种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却在企业中实事求是地存在,而且还较为普遍。
# G6 c' C) P: o" Z, Y4 F1 x( M9 Y% e- I* ^
9 H' [" @: B( u- o 员工为什么而哭?所谓不平则鸣。 哭是员工对组织强烈不满的表现。正如网友“貔貅•杜鲁克 ”所言,员工的个体反应恰恰就像天平的指针,晃动就是在提示企业的问题,让管理层可以酌情调整。大部分网友都理解并认同这种现象的存在。7 o9 c2 L! Q! B
c s3 G- z: p4 H6 S' d* c8 g 哭既可以是一种传播消极情绪的伤害,还可以是一种传达员工信息的良性诉求。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处理。. g& Q2 f; s$ ]( p
K& S6 M1 z: k' n: t- ~1 T: O
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区分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如同医生区分肿瘤的良性还是恶性一样。而后,管理者才能对症下药。
4 ?2 ] X- }( V/ a+ r+ G
, u, X6 @* W! ^- a2 G 如何区分消极的哭or积极的哭?3 {7 s' e- ~. g( t
0 S) `8 V& `! f7 `1 p, D, T
积极的就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有利于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或经济效益,应该被认真对待。网友“雄鹰展翅”将哭分为三大类,对此做了具体分析:
/ H; v4 y5 f9 u! [4 M) H, s W- m; ]6 e- U R6 T& C$ D
1、为流程不合理、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而哭。
* i7 z5 F% q% d( Q6 _- Q# w0 m& J6 E7 B7 E \
其出发点最终还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的哭应称为合理化建议,它是积极的,应该鼓励和支持。甚至还应对我们的部份流程或责权重新审视,合理修正。
H2 H# k, N% d' K0 X8 G& ]8 z0 }" n- t6 y/ ?
2、为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政治环境而哭。4 D0 [8 l+ h6 \
, t' C% r7 A& z7 k/ S( Z1 {, ^ 这时大部分是属于积极的。如果涉关到改善某个人的工作环境或生产环境的,在知道它的合理性后,作为公司应考虑是否有其他人的情况与之类似,一并考虑在其中,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 P! e3 M6 Z% ?6 M
+ {& q$ F/ q; Z4 S: F [ 3、纯粹为个人私利而哭。这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一般可以置之不利。! c- B; J) b5 w1 ]
d+ X% n0 w* D& J3 ^
管理者的姿态:准确判断 公平对待
+ n3 y$ \- [3 b) t8 F: ]) T7 P
0 }7 m# Y" E( y$ u2 V1 z, I 高层领导往往很喜欢听到一些来源于下面的信息,但“姿势”稍有不对,就会给员工造成“会哭的小孩有糖吃”的假象。要改变它只能从高层自身做起,处理事情真正做到公平合理。
6 c3 d$ a1 {7 R; h% h" d6 r4 J! ^4 |; G) C$ [3 N! ^
•主动管理,将问题扼杀在严重后果发生之前。, c, e7 o9 K! W& J! F& B4 X9 A# B# s
5 c; a+ Q# L+ i6 O' i/ q) R 如果小孩哭了,再给糖,这样的事情多了,会有两种后果:小孩会利用哭索取不该得到的奖赏;小孩会失去积极性。6 s0 p! N$ R* V G4 Q6 M: @
4 b8 p7 V) y) x; b2 F5 Z •准确的判断力,了解真实的情况。8 c( l$ z) R1 O# o4 i- z/ W
: r1 B# @" r2 [' d4 g) q 准确的判断不是天生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考察。这有赖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领导与员工的沟通以及员工内部的团队合作。
) K! |" e* ?$ x8 j
' o% l# t* h q. _3 H0 G$ B# v- \ 如果管理者自身不善于思考,或者说对自己企业内部情况没有做到全面掌控,就会对员工的嚷嚷难以作出评估,无法拿出好的办法。* }9 e& ]$ M8 y0 H, }- C) E5 X
2 A8 C! P T. Q8 l' D% Q •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绩效面前赏罚分明。6 V; D9 e2 r, p8 M" f: u9 [" _# k5 [
8 {2 v8 Y, O0 |1 L" x \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非常理想化的了,但事实往往不尽如意。有很多的领导在遇到“爱哭的孩子”时,为了平息事事端,就丢“一块糖吃”,明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出于个人能力及性格等种种原因,则采用了这种息事宁人的临时方法。网友“zzliuli”指出了领导者常会犯的一个错误。
/ d( p6 F; L. V6 D. ~) a. I+ E! c7 `( W, R. E9 t$ ]
控制和管理好积极的哭闹的下属,可以在给予糖果的同时,相对提高对其的要求。对消极哭闹,可以置之不理,甚至可以旁敲侧击进行警告,再过分一点的话,直接炒掉。& P6 J6 T x' |/ x- q& n7 |, i6 W
& T5 w. n* [& {. W9 S& P
员工的姿态:不是哭出来而应该说出来
. l& b% c! ~7 C9 {9 f K( g: r' p% F$ d U$ v
有能力也要会表现才行。你不哭谁知道你想要呢?你不哭谁知道你想要什么呢?你不哭谁知道你究竟有多想要呢?所以还是要哭。但要注意,会哭的小孩有糖吃,关键在于一个“会”字。 说白了,就是要看人,看事,看火候还要看方法。
5 f/ E9 V) Y* g) u1 j& O% J- w6 W3 W! w9 i; [# U" ^) A1 c+ y
看人——哭要找对人。这个人要能为你传达心意或者能直接拍板做决定。0 {* n9 X6 b* u9 C. K. q
& V" G9 [+ T3 i; x, A 看事——不为一己私利而哭。
5 N8 N0 O; A/ t: R8 M; d9 T( Y. L5 ^ \8 R) ]
看火候——事前哭好过事后哭。毕竟,“事后诸葛亮”不招人待见。; z9 o% y1 [ J! C
, q" |7 G6 n3 K& C& q& y
看方法——最好是说出来,而不是哭出来。语气决定表达的整体腔调。有话好好说,尽量不大声嚷嚷,不捣乱。
$ T3 [% J2 Y9 f) ? _9 s* k; H H8 Q7 t7 [8 d$ \4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