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lexwang 于 2020-4-27 11:06 编辑 1 t9 E) O; h, J# {# B7 ~7 V& F
3 X. _' q0 L ^! g+ r* G
电子是如何发现的?爸爸,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4 f) p9 u3 s0 Y9 P- T0 n
EDA365原创 作者:小D
0 s; Q/ F! o( u* A- I6 ] s% ~
% C* N# U, d" k& F/ @$ Q! S 8 f% N0 N/ ]: h' m( Q/ H# n9 ~
9 W1 U0 B* F8 J# A. . .
u2 c, ]2 c+ F" e
" D$ }+ y' Q( {" k* L... x8 G; }! k" K0 P9 k5 U5 }8 r
一切都开始于2600多年以前 一位被称作“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g Miletus)的古希腊人 被认为是第一个观察到我们今天称作“电现象”的人
& Z3 o& n1 s$ I& t, R' Z9 k
6 r9 x& p: x9 f8 W
( ?% }, B7 B+ w+ b- q; j" r; @他发现当琥珀被毛皮摩擦后,可以吸附草屑 用泰勒斯的话来说,琥珀就叫做电子(electron) 自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人们所了解的全部电学
2 j& M* M0 p$ y+ P在人们对琥珀的特性进行新的研究之前 自然界一直等待了2200多年 一位十七世纪的英国科学家 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 发现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 其他一些材质也能表现出和琥珀相同的吸附性质 & ]2 x U( J- {; d/ v0 H
5 E& l! p# A+ q8 ~
+ A% c! O" X% h7 e+ H
他还发现这些材质能吸附稻草以外的物质 吉尔伯特依照希腊语中的琥珀来命名 这些具有琥珀性质的物质 他把他们叫做“带电体”
! A1 H. }5 `9 u3 m, O3 G: n3 k40年以后,在英国诺维奇附近 托马斯·布朗爵士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他没有找到任何不同于威廉·吉尔伯特的发现
( Q) b, s2 x1 s ]7 }
" D* N8 I- F5 z& x9 r7 t在布朗爵士看来,当你用布摩擦水晶 水晶就变成了一个带电体 就像我们说弹性体 都具有弹性的性质 带电体都具有电动的性质
3 [4 h! y" ~* i% A18世纪法国的物理学家 查尔斯·杜费(Charles du Fay)是下一个有着重要新发现的人 他几乎发现了所有的物质,除了金属和液体 其他物体经过加热和摩擦都能成为带电体
! K; |# w3 K% n5 z8 y; \9 H
. D6 A- o2 D: Q: d- ]1 a$ p0 y8 Q另外,他发现当两个带电体彼此接近 他们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基于这项额外的信息 杜费发现带电体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别 任何两个来自相同类别的物质总是互相排斥 而两个来自不同类别的物质总是互相吸引
1 @$ |6 b* M9 u/ E+ q8 \. i尽管有这些新发现 杜费对物理的诠释还是被历史所遗忘了 相反,一位富有魅力的美国年轻人创建的词汇 却被我们牢记且沿用至今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听说了在欧洲进行的研究工作 并开始了自己的有趣实验 他很快学会了如何制造在去电时产生大量火花的电子装置
1 I- w* T' i* }& ~# J2 ^6 T8 x/ p4 `' n" c* O( ?5 c
富兰克林喜欢搞恶作剧 他经常用这些装置来吓唬他的朋友们 在设计出了更高效能的装置后 他把积电和去电作用比喻成枪弹上膛和开火 没过多久,富兰克林和其他人就发现可以把武器和恶作剧联系在一起 富兰克林继续打比方 把这个组合比喻成军舰上的大炮
1 q! h1 ~7 q1 U2 ?3 }& b0 e. a0 w7 D ^, e6 ]7 b- _
军舰甲板上的大炮可以几个炮筒同时开炮 同样的,带电炮台也能够同时放电并产生巨大的火花 这项新技术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闪电云是不是就是一个硕大的带电炮台?” 5 B( |; R8 ~9 ]" E: U
富兰克林的解释如下 他假设有一种被他称作“电流体”(electrical fluid)的物质
6 m6 ?; Z9 h0 u6 F
' F! w* R1 [% P- F5 ^当一个人去摩擦一根玻璃试管 这样的摩擦或充电引起了电流体的流动 或者说电流从人移动到了玻璃 这就导致人和试管都变成了“带电的” 通常,如果人站在地上 他们的电流体将会回归正常 这是与地球电场进行交换的结果
8 U8 }5 A( e1 ?9 q3 W就像富兰克林所说的那样 站在类似蜡块的东西上可以隔绝这样的流动 他认为当一个物体带过量电流就是正电体 而电流过少的则为负电体 当物体接触或者相互靠近,电流就可以在它们之间互相流动 直到他们达到一个平衡 两个物体间的电流差越大,电流可以跳跃的距离就越大 从而导致在空中产生火花 而物体的材质在冲电过程中决定了电流体是增加还是减少 这就是杜费的两个带电类别 “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就是这个原因 & x" g ~# g5 C7 ]! ]% G. \' v
7 }) b& u) O% y2 i2 y" h
在接下来的150年 富兰克林的理论被应用于发展更多的理论和发现 这些都沿用了他所创建的词汇 这项科学调查不仅带动了科技的进步 而且最终使科学家们能够深入研究电流体本身
; H( z! g! t2 M& M t8 X1897年, 在英国剑桥工作的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J.Thomson) 发现了电流体实际是由物理学家乔治·史东尼(George Stoney) 命名为电子(electrons)的微小粒子组成 $ [) \7 ?$ _% C3 M+ }8 K: F7 F
1 L& R( U+ G" U) ?
于是我们回到了故事的开头 古希腊文的琥珀
) W+ ^% n! Q. v6 k7 y3 x" j7 h& I6 `6 x$ J9 G. a y8 P
用泰勒斯的话来说,琥珀就叫做电子(electron) 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 b( l; d+ |4 O9 S V, G8 f3 H2 B这些电子被发现是按照富兰克林假设的、反方向流动 也就是说,正电体并不携带过量电流,而是缺少电子
% H+ J: C8 v( W S" L$ h; o( _+ f8 f3 f
与其对整个理论推倒重建 出于对常规和惯例的考虑 人们决定还是保留富兰克林的词汇 这种做法在肯定了电子的发现的同时 还保留了富兰克林的电子流动理论 将其重命名为“常规电流” ! h" _" G7 e A7 ?4 {+ f m
1 y+ ~2 E* c& g, t( |$ z/ K" i* Z电子变成了电流三文鱼 沿着常规电流这条深邃不羁的河流逆流而上 许多不了解这些概念的由来的人 难免会感到困惑 ...
$ w) o5 P0 @4 ~( Y( p! o1 f/ g5 L& J6 A
. . .
) }- O b7 N: q1 L
8 o: q" n7 M- J3 _8 @; Q& I$ K. g6 _; T* U' q2 t9 V
! A! F9 ^3 H5 [/ Q
+ k, P& @9 O2 V& ]# F, O0 f' M6 D; [. L# Z0 t
9 w- D" A E$ T: |/ e; T& _3 E9 `8 j7 B' y2 C" j; S" g* ] Y7 ~
4 f( U1 w3 W8 x/ B8 o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a0 x# d7 Q, l9 d& z( E! ?. y$ L$ O, `, w8 p- O, p2 ~2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