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ILINX 65nm下一代 Virtex FPGA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11-19 16:0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19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今天举行的 Globalpress 2006 全球电子峰会上,可编程逻辑解决方案全球领先供应商及 FPGA 发明厂商赛灵思公司 (Xilinx)展示了其 65nm 工艺新一代 Virtex™ FPGA 系列中的首款器件。Virtex™FPGA 系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 FPGA 系列,累计销售收入已超过 40 亿美元。: P, u* e8 ^& e2 {& X3 g

    : w7 q1 |6 {- k& `" v- Y" Z1 S“赛灵思通过创新和向下一代工艺节点积极推进等一系列措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优的性能、容量、功耗和成本优势,”赛灵思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 CEO Wim Roelandts 说。“我们在 2004 年推出的 90nm Virtex-4 系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系列是业界第一款基于三极栅氧化层技术的器件,它采用了三种栅氧化层类型,以便能够在整个器件上选择性地优化性能、功耗和操作电压。我们的下一代 65nm 器件将延续这一创新水平。”+ a/ d. B/ [, \% G; e

    . P1 j% u3 w  v8 K  f* V& e“我们的双代工战略继续获得收效,使我们能够优先采用前沿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赛灵思副总裁兼高级产品部总经理 Erich Goetting 说。“在11 层金属层的 CMOS工艺中 使用第二代三极栅氧化层技术,确保了我们的 FPGA 在密度、性能和低功耗方面继续领先。随着我们向镍硅化物 (nickel-silicide)和 栅堆叠结构自对准技术 (gate-stack self aligned technology)的发展,并在所有金属电介质之间采用全低 k,向 65nm 工艺的迁移在所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好处,特别是在性能和功耗方面。从晶圆加工角度来看,东芝和 UMC的组合可以支持 300mm/65nm 晶圆片生产,每月产量可超过 15,000 晶圆片。”9 O! f7 n2 R( Q5 s  O! T( J
    3 X3 H( R2 i" ]$ B0 a: O! B
    赛灵思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凭借 Virtex-II 产品系列推出业界第一款平台 FPGA,为嵌入硬 IP 提供了一种支持的结构。下一代 Virtex-II PRO 产品利用这一技术嵌入了 IBM PowerPC™ 和多千兆位收发器,成为高速串行通信、DSP嵌入式处理器应用领域的转折点。而随着Virtex-4 系列的推出,通过引入 ASMBL 架构,在同一系列中提供针对逻辑、DSP 和嵌入式处理应用领域优化的多种平台,平台 FPGA 的概念被提升到新的水平。
    $ c, Y1 D( n) J# l1 K
    9 T7 _+ }0 m/ {0 t+ o赛灵思下一代 Virtex 平台将继续基于这一强大基础而构建,为客户提供在 65nm 工艺节点上重复利用现有知识产权和设计知识的自然迁移途径。通过与成百上千的客户紧密合作,赛灵思已将此新系列设计成可以满足高性能系统要求,同时又能实现设计时间及系统成本目标。
    7 N- u( x$ m3 ~) z6 n5 R: r. E& \* s4 F% ~! J) r3 n# D6 f
    一些特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已在今年初收到早期试用软件 (early access software),以开始对下一代 Virtex FPGA 进行评估和设计。 “Mercury 正通过使用早期试用设计工具,在应用下一代 Virtex FPGA的多个方面取得进展,”Mercury Computer Systems 公司咨询工程师兼技术官 Shep Siegel 说。“即使是在这种早期阶段,工艺的优势、结构的发展和工具的成熟这三者的结合,已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结果。”5 I5 l5 y2 M3 e7 v: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3-19 16:35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我们向镍硅化物 (nickel-silicide)和 栅堆叠结构自对准技术 (gate-stack self aligned technology)的发展,并在所有金属电介质之间采用全低 k,向 65nm 工艺的迁移在所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好处,特别是在性能和功耗方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0 11:2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