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3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子行业里,技术能力强就一定要往管理岗发展么? | 版主采访(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9 15:05
  • 签到天数: 33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1 1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lexwang 于 2020-4-28 09:53 编辑
    + i) T, g5 @1 M3 D$ D# q$ z3 b, V# S% c+ ^9 i$ p
    电子行业里,技术能力强就一定要往管理岗发展么? | 版主采访(七)

    7 t1 b/ [! x. M1 g# |8 B7 Z) b
    EDA365原创   作者:巢妹

    ( C7 d5 `, s  L7 t- E2 p5 ~* d3 B5 @% q( \
    ●●● 往期版主采访 ●●●
    & M" f+ n8 u  \( R9 o5 d
    ' U$ D3 B4 j9 ?% Y. A4 I# F8 D: E2 `
    # q8 e& g% {6 P; e
    如果重新来过,你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选择一个冷门但是自己却很喜欢的专业、知道路途坎坷却义无反顾的投入到电子行业……

    ) \6 F. v0 w. Q' r2 M( P
    每一段成长都是痛并快乐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刻骨铭心的,回首过往,有多少曾经在你心口烙下深深的印记?也许是因为项目的不顺熬夜加班、也许是前进道路上的彷徨时分、又或者是实现理想的欣喜若狂……

    - m* }! w; S$ v, M# v5 G
    曾经熬过的岁月,或喜或悲,但终究已成为过往,化作一缕缕青烟萦绕在记忆这本画册里,成为生命中或深或浅的经历,但也是因为这些经历,让我们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接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 g/ n! k% {7 ]2 [
    : [. ], D, B5 w, ]  ^9 O
    - o( N+ I0 I7 l0 Z' Y- Q
    戴振兴老师
    EDA365论坛特邀版主
    原华为可靠性设计奠基人
    - A% _1 b. f  l0 z1 T# @% F

    9 w5 [% K+ S5 @$ @( W1 O  e
    我的职业历程在专业上一直没有变过,是一个相对比较窄的专业——可靠性。
    9 ?4 o( [$ L; s- Y0 R( N
    有些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专业,也不清楚可靠性是做什么的,但我在这一行已经干了30余年。现在发挥余热,做这方面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同时也可以对自己以往的技术积累做一个总结。

    0 M2 h6 q7 P, n! B8 p; x
    ; E$ Y, r0 N. G& K5 y* ?

    " M/ Z1 e7 ]; {8 ]
    % w% b% t! Z5 J/ V
    我学的专业并不是可靠性,可靠性引入我们国家的时间不长,那时候大学都没有这个专业,就是现在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非常少。

    2 Z' ^1 Y' W- F4 _5 W" _
    那时各单位按上级统一要求,抽调部分人参加可靠性知识的培训,完成后就成为首批可靠性专职从业人员了。
    ( {' V/ T! N! d4 y, v/ D# {
    进华为之前,我在一家航空仪表厂从事可靠性工作,后来进了华为,可靠性从零做起。因产品的差异,可靠性知识的更新与扩展,一路走来都是边学边干,一直没有离开这个领域。
    / B* p- M9 L% @( m2 g1 E! i1 M
    # f+ C1 b1 y1 h

    / S- ~# B$ K  q$ t; ?* Y! [
    1、您在从业过程中的话,有没有想过放弃这个专业?
    ! p6 d) G- C% K+ d$ M! A
    有。实际上从内地单位出来到深圳找工作,那时候就想放弃掉这个专业。原因是可靠性理论与技术当时在国内刚开始普及,从国外引进以后,在国内处于水土不服状态,很多工作是没法开展的。
    8 ]9 f) w. n7 Q( v! u
    比如可靠性设计和产品设计实际上是脱节的,所以最早从事可靠性专职岗位的人,很多都转了岗,我坚守的时间算是比较长的,所以当时去深圳找工作也想着换一个方向。
    7 m( }/ o- k/ T
    , V+ T5 `2 S# e- x4 s$ S( z9 p
    ! p6 G: }) ~8 V
    * l1 `4 g) T- F6 n3 S
    在深圳找工作期间,发现报纸上登的招聘广告居然有招可靠性设计岗位的,那时华为的名气没有现在这么大,自己也不清楚华为是做什么的,想着有份工作先干着,先解决生存问题,以后有合适的工作再换。经过近一天的面试,非常幸运的被录用了,就这样进了华为。
    * f1 t7 t6 X7 E. Q) t2 |$ `
    华为对这个岗位的需求主要来自客户的需求,运行商对程控交换机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10年系统中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 P4 N+ c  ]) |) y( p& j; F
    进入华为后,一切从零开始,从可靠性评估到可靠性试验,再推广到产品研发前端的可靠性设计,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壮大,这一块也跟着快速发展壮大,虽然工作压力较大,但成就感也非常强,再加上薪酬待遇在行业中有优势,所以就一直做下去了。

    & h, l/ s8 n) h1 A( Y

    3 B% T; U* j& y5 z- Z6 H. N: N: b3 k1 B/ o. W2 S+ t) r

    : m. c# Q+ t( Y
    2、根据您这么多年的经验来谈,在电子硬件行业里面发展,怎样做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技能?
    - p; J1 F. h! ]/ y: w- w2 l
    学习,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

    ; }6 _& L) X# Q, c% f" i8 }7 D* F. h: L6 ?. M: `" b

    - Y& r9 S: \- ~# b: [/ y6 K  _- q
    在大学里大家都会选一个专业,但走进社会后,很多人从事的工作并非是自己的专业,因此学习能力是求职与适应新岗位的首要能力,很多人都是边学边干,但如果缺乏学习能力,就很难去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压力也会非常大。
    ! b' R. q# f1 u
    8 L# _& N, o4 y" C0 E, L% g: P

    . u, ^  d9 W& {9 o' c+ k# u4 Z+ j0 \( w8 s8 z- r" K8 t! G5 f
    学习能力是界定一个人以后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而不是他原来所学的专业,校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通过对基础理论及方法的掌握,来形成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 W1 X) ~7 L. b6 G  u7 V: R

    $ n7 N3 t: o7 L# H
    8 ~: Q0 N2 j0 j& Y; i! d
    9 m: z5 }' D& @" {; {
    如果你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发展很快,很多东西也是需要你不断去学习,那么随着公司这个平台的扩大,你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而不是被淘汰。
    3、您平时通过什么途径去学习呢?
    4 H: d8 L$ F' g. T
    每个人习惯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人喜欢听别人讲,有的人喜欢自己看书,有的人喜欢讨论交流,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谈不上哪种方式好或差,我个人的习惯是自学。

    : W9 t: C; u" q5 P) P3 u) ^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习的方式也更加多样,比如各种网络视频课、在线交流等,如果是入门的学习,我比较推荐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新的知识,如果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单纯的依赖视频课、在线交流等,可能会受到限制。

    ( A: H2 n5 R8 e  W6 {3 h. |
    ' _+ p+ B+ f$ A
    + p" Z# J4 z- O

    ! l: g6 u4 p" R4 f7 J3 C  ^" L/ [
    学习是一个过程,随着知识的积累,需要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你要了解一些前沿的技术,可以去听业界相关专家的讲座,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把握该领域最新的技术与发展方向,还能扩大自己的视野。
    2 r) s8 M( Y8 t2 f
    9 s8 l4 \4 }( {* G! @, O2 r

    * @, P  Q  F- b! z' Z( r
    4、从技术岗走向管理岗的适应期,大概需要多久?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6 G& C, m% w* M& [
    技术线和管理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路径,不是说你技术能力强了就一定要走向管理岗,很多技术大牛并不擅长做管理工作。
    6 {1 v4 y" U8 i9 h1 X& W

    * e/ k" Q! ~/ _* ?6 C
    2 `& r* `% V- G1 g2 ~5 w' h  v. B' m
    技术工作比较单纯,更多是跟物打交道,而做管理主要是跟人打交道,人很复杂,想要把管理工作做好并不容易。所以我并不认为,从事技术的人就一定要转向管理岗位。
    ' C9 }8 f$ c8 o1 F. `3 Y
    但有些人有这方面的潜质,那么他朝着管理岗位发展,可能会如鱼得水。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可能就在技术线一直走下去了,技术线有技术线的晋级通道,管理层有管理层的晋级通道。

      ?- `( U6 p) N# l( ^
    比如技术线的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首席等等,同样会有良好的发展。
    - Y: \) ~5 e! w+ n; T: A1 i

    - M. v3 T/ w- j1 g4 I/ P
    7 [8 F5 p. W( }2 B
    $ V" j2 Q1 J/ l& H
    管理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计划与控制的技巧,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创建良好的组织氛围等方面的能力。如果你喜欢与人打交道,并且情商较高,可能适合转向管理岗位。
    - Y3 X! m, T, }
    管理也是技术活,但更多的是艺术,并不是说钻研一些管理类书籍,自己就具备了管理技能。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是因时、因势、因人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 j5 q9 ^! \2 _' W
    ' [5 V; L) I& m1 {

    4 Y! A7 p$ k  Q- ^# B3 [+ y, ?. z; a. Q  F; S& U
    我自己学的专业就是管理,并且较长时期都在管理岗位,但我仍旧认为自己更适合做技术工作,所以也一直没放弃在技术方面的钻研。转向管理岗位的人毕竟是少数,在不清楚自己喜欢或擅长做什么的情况下,可以先去尝试,投入其中,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

    8 J! A, r3 p9 K1 {; ~/ L! u/ o) l
    ( }, v( I- m  ?0 E% |1 [

    / T) W* |0 d% c# d( |
    5 Q/ y6 @2 b: v6 D$ ?( _, |7 ]4 c& a
    5、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什么坑,可以通过您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提前告知给大家?
    + R9 @- l) i0 B  g* w) \! F
    有一门比较时髦的课叫做《职业规划》,这个东西我觉得误导了很多人。
    + w6 G, Q% i) M( L/ C& I
    我们选择什么职业?在职业轨道上如何走?并不是仅仅有良好的个人意愿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达成的,外部因素占据了很大比重,而这些外部因素是自己无法掌控的。

    8 m0 ]9 ?5 A1 w5 W! `& |$ [8 S. {# s

    8 z4 [7 ]. f4 d. g7 m7 r
    - Y* E3 q: Y$ ]9 m' b. |+ {1 z
    + n0 z/ `' Y* Z& x3 U- M7 B, Q% }: q  N
    找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第一要务应该是生存吧?首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而不是理想职业的问题,除非你有强大的经济后援。
    + k; F2 i- N' t: t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既没有背景也没有靠山,毕业后也没有生活来源,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你要先有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你可能既不熟悉,也不喜欢,但为了生存,硬着头皮也要先接下来。
    4 d; o7 L: {: }/ ]  @: l4 T) j
    : E( ^/ V* Q( ~% m, M
    ' L, o  L& Z+ d: g1 Q4 y3 Z
      M+ o& |6 }1 M3 G4 D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是不是应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实际上天生就对某些工作有兴趣的人也不多,多数人是因为好奇,5分钟热度,尝试后很快兴趣就没了,看看你周边有几个人能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长久坚持?绝大部分专家都是熬出来的,苦行僧般的修行,而不是天赋异禀。
    9 O! F/ ^9 N8 H
    一个人的职业历程是跌跌撞撞走过后回望时的总结,很难预设。

    8 N, `% E1 j8 ^) {  X* w7 ~
    $ Y  H( Q: O0 E5 F4 Z% E9 a
    6、对一些刚刚毕业的人来说,未来是非常迷茫的,甚至说工作两三年的人,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也还是依然迷茫,这种情况,老师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5 ]$ }1 V: u6 d+ u: \: N7 y# v

    # R9 k5 C8 B6 k& k4 n4 q! h9 `: b2 g9 R  X

    1 L/ {) v4 Q$ R
    我觉得刚毕业衡量一个工作是否适合你有两点:
    6 `: \, M; c2 W7 K; I- U1 R% E

    4 ?) L; y3 S# [( ^2 |4 e% H# \3 P5 r/ ^1 u5 C* ^' J# {
    5 G, K5 b9 G3 p: L2 s, i
    一个是薪酬是否满意?能否支撑你基本的生活开销,这是前提。如果一个你很感兴趣但是工资很低的工作,恐怕你也不愿意去做。
    $ l; Z1 H0 I7 s9 i$ k# h
    另外一个是这份工作你做的开心不开心?但是开心不开心实际上是一个不好衡量的东西,因为大多数工作都不会让人开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当你理解了人性弱点、职场中的江湖,能够平和对待,就不会再迷茫了,至少不会总是沮丧了。

    , T* S/ B  S) ~) H3 q( _. i+ ]
    另一个角度看,职场不是象牙塔,它可以让你了解真实的社会,困惑多、压力大,才能促使你成长,磨练你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技能,而不是轻言放弃。幻想是不是换一个工作这些问题就没有了?实际上很难,每家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 v8 ~* O+ m/ N% C1 X" l
    如果轻易放弃,以往的技术、人脉等积累也都归零,需要重新开始。除非你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各种利害关系后做出的重新选择,或者再不离开就要严重抑郁了,那就选择离开。
    # T  r1 S& L! k

    0 |7 F0 U( ~( G8 g. r/ B2 K- K/ R7 s2 ]) j7 T

    & C% v9 v7 N  c% J
    未来只能憧憬,无法预见。不同年龄,不同的工作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让你困惑,这恰恰证明你在成长。
    1 {1 Q& U+ g7 `& B* Y/ r
    要承认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是平凡的一生,从最初的改变世界,改变社会,改变他人,到最后发现只能改变自己。降低预期,知足常乐。
    9 e. R9 T' x4 l8 `
    . y% ^4 p4 b5 B0 _" S) i1 c9 G
    7、第一份工作考虑发展的话,去一线城市比较好,还是去二线城市?
    $ j9 o: i! j, A: B( P# o1 C8 ?

    . C2 W+ R. f# ?4 G6 a/ X& L0 x
    , a: f% L" Y1 |% I; I
    3 C- _0 A$ _& T2 {
    首先你要考虑的是去一线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 ?& @: Y; w  ~7 Q4 k5 |3 w5 E
    改革开放初期,百万人才去特区,但当时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很落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空白,连现在三线、四线城市的水平都没有,一到春节就是一座空城,并不是现在归入的一线城市。那时深圳的就业机会非常多,各种人才缺口巨大,给出的薪酬待遇比内地高很多。
    $ r$ |1 k/ @3 s4 `
    丢掉铁饭碗去深圳找工作的人发现,在深圳干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内地的半年甚至一年。农村出来的打工仔、打工妹,一个月的收入能支撑自己农村家庭一年的生活。
    $ E6 c/ X4 {/ n. [
    ( d4 z4 V" a: H! n
    + G. M0 z  H  h1 `3 |& u" ~& S: t" A8 i

    6 u2 g+ l; T& A5 U+ X$ b
    深圳的吸引力就是一片淘金热土,大家是去淘金的。有些人可能不愿承认,认为自己去热土闯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生存都困难,如何去实现理想?理想是一件奢侈品。
    & y+ @$ D0 B; U2 I4 G# U0 n2 K
    现在要不要去一线城市发展?从薪酬角度看,一线城市的优势已经没有了。比如深圳与西安,同一家企业的同岗位工作,在收入上一般只相差20-30%,甚至更少。但在房租、吃饭等方面的开销至少高出一倍,考虑以后安家购房,房价已经高出3-5倍,所以多出的一些收入是抵消不了增加的开销的。

    % G( \1 i( w; W" A0 b4 n: {6 S
    我认识的一些人,因为起薪高一些跑去深圳工作,生活开销一直不够用,需要父母寄钱补贴,这样去一线城市的意义就没有了。

    ( K* N7 B0 D# w$ Q; W
    父母养育你那么多年,如今都工作了,不仅不能给家里贡献,反倒继续要家里贴钱,与当初大家南下去深圳打工的目的完全相反。
    ( A" b1 }- d7 y/ y: n

    0 a) u7 _& q# u) K5 L* w) F7 |0 P* T/ W" v  y2 H
    : Q; H5 b1 J) W
    现在一线城市的优势就是就业机会多些,可选择的范围广些。由于网络的普及,在资讯获取、学习新技能、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已经没有地域鸿沟,不一定非去一线城市才能获取。

    " D! h- x- Q: o. ~1 _
    1 F: U4 a1 r) N' A/ F' t$ F0 m* V

    * @$ t2 }/ K! L2 r# ]1 w0 o. X/ g, l1 |
    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好?我觉得不应该以几线城市来划分,可以考虑这么几点:一是有适合的就业机会,能找到工作;二是环境好,适宜生活;三是房价收入比低。毕竟提高生活品质,才是我们的本源目标。

    ) z* R3 h3 |# x3 F" P" }3 T' I

    0 f. @9 g. N/ E2 H7 o
    8、就业这么多年中,老师有没有比较深刻的一些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给到现在的年轻人一些启发。
    * ]3 o# l3 }2 i! V. g; Q$ k2 N
    当你回头去看自己的职业历程时,很多事情都会印象深刻,比如在万人瞩目下登台领总裁大奖;比如在标准讨论会上占据了绝对话语权;比如周边亲朋好友对你工作的羡慕……

    6 v& H: n6 e7 H2 q2 s4 K
    同样深刻的还有另一面,比如加班到凌晨2-3点,在大街上茫然四顾,找不到回家的出租车;比如因工作爆发的剧烈争吵,可以到掀桌子的程度;比如在出租屋中与老鼠、蟑螂、蚊子、蚂蚁为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群饥饿的蚂蚁趁你沉睡搬走了脚指头上的一块肉,醒来后看着一小块红红的肉坑,奇怪为什么不流血……

    + ]$ a1 o! F- N1 {6 G
    我是60后,那时候的人还是比较能吃苦,也比较节俭、顾家,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也比较强,这可能是现在年轻人缺少的。
    0 o/ {) k, W+ [2 x1 u2 c

    : Q, ^* H, a, T& A* Z) N9 C( }. N: f/ I$ s% p9 l5 F8 _

    9 R, {- C  r  p5 R
    有人说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我比较认可。无论是痛苦还是喜悦,过后看都会归于平静,但会满满的占据你的记忆,让你的人生充实、丰厚,也让你的心智更加成熟,将来不会因虚度而后悔。
      t& T+ r' a$ J& m, T( q# G
    $ N) G! r: m! _
    0 b: r) N; I# I: _- J. c

    ( b% V0 k( b/ ?: o* o$ o
    - s1 _7 b; O# E  j8 t3 _9 o
    9、现在大环境下,国产替代化的话题相对比较热,那么它会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机遇?

    0 v1 @6 B  v3 ?6 {1 q8 D, ?, i
    应该说是一个机遇。凡事皆有利弊,贸易战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关键器件、EDA设计工具、操作系统等,基本都被国外垄断。被卡压后,可以重新去规划、布局,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将国内的短板补起来。
    2 S. H' r) t2 h
    ) i* E: T- J3 g" g. R
    ! r% e" ~5 k9 X

    / z9 ]3 ?# \$ k1 A+ ?! g, p* e! Z) Q/ C* q/ h
    10、结尾
    + p. K7 U! ]* J2 K' Y8 t' S, X
    对于硬件人来说,所谓的兴致、所谓的成就感以及多年的积累,都是苦熬熬出来的,所以不要害怕当下的苦、坚持就对了!

    & b- @; u6 @/ e+ ^* ~% ?
    / o. Z- s, n' {) v6 q

    # N8 n! ~5 _/ r& f% I0 w9 d- s! j/ j& o/ @
    老师们现如今的满腹经验以及社会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很长时间的苦熬和受挫积累而来的。

    % P' p, H% \. y- C6 G* Y8 ?3 J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区,保持前行的姿态,在一步步的积累中成长壮大,二十年亦或者是三十年后,或许就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8 S! v; D, t5 q6 P( N+ r, a" U4 e% F

    " O8 e% ]1 B& U1 v+ u% w
    # |' K9 _, x/ i# M$ s3 u! s9 `
    9 b5 L+ y/ O4 p9 X# V9 Z" U  r2 p; n

    % y, y, G+ d/ W
    & j6 ^% m+ m0 v5 V7 S
    出品丨EDA365
    原创作者丨巢妹
    插画绘制君君
    9 w- D" A  E$ T: |/ e; T& _3 E9 `8 j7 B' y2 C" j; S" g* ]  Y7 ~
    6 y8 H# u7 X! t8 J8 b7 w: [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Z$ E4 A0 x2 Y1 B- L! y! N

    7.jpg (25.55 KB, 下载次数: 3)

    7.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4-28 15: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不一定去管理岗,主要是你喜欢什么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0-5-6 10:26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0-6-7 20:31 | 只看该作者
    有需要电子元器件的吗 QQ2033304340

    “来自电巢APP”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1-10 15:4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发表于 2020-7-1 20: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5 01:33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