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工具方面,汽车安全气囊、车身平稳控制,或者高铁上的一些安全监测都会用到MEMS。
医疗方面,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过去非常依赖医生精准的手术技术,现在用一些非常小的MEMS传感器,可以对手术路径做引导,让一些不是那么专业的医生依然可以做专业的手术。
1.1 位置服务的10大应用场景
2019年10月底、11月初时,中国移动投入了3亿多元,购置了4千多个基站,这些基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手机通信的基站,而是用来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的。
为什么中国移动要提供这种位置服务?因为现在5G时代正在到来,可以真正通过5G技术实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之后,还需要知道“物”的准确位置。下图列出了公认的需要高精度定位的10大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手机定位等。
![]()
1.2 弥补卫星导航的不足
我国的北斗三号卫星在2020年可以完成全球布局,也会为国内利用北斗实现高精度位置服务的市场带来井喷式的发展。这和MEMS有什么相关性呢?实际上,海量的需求连到网络里需要位置的信息,是离不开惯性导航的,因为以下5方面会带来很大的定位精度的误差。
1)现在北斗三号卫星的误差精度大约是2.5~5 m的精度,这对很多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假如这时连着1个岔路口,导航有可能指引出错误的方向。因此,一定需要一些辅助的手段来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
2)俗话说:做卫星导航是靠天吃饭的,因为卫星在外太空把信号传过回来,首先要穿过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会有一定的折射误差,因此手机及高精度的接收机都会收到一定的噪音。
3)能通过卫星来定位,是因为我们准确地知道了卫星的位置,但是卫星也有轨道误差。
4)在理论情况下,各种手机或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卫星传回来的信号。但很多人生活在城市峡谷里——不仅接收到卫星直接传回来的信号,还有卫星信号打在建筑物上再折射回来的信号,它们会产生多路径的效应。
5)一些场景没有卫星信号。例如汽车开进隧道或室内停车场。这对于现在非常火爆的自动驾驶概念是个挑战,因为自动车行驶到隧道里,不能驶出车道线,一般行业要求精度不超过20 cm,这时候只能靠惯导了。惯导利用了MEMS技术。
1.3 MEMS惯导是定位安全的最后一到屏障
也许有人认为有点危言耸听,例如车进入了隧道,还有很多其它技术,例如还有视觉和雷达的技术都是可以用的。但是有两点理由。
1)所有的其它技术都非常依赖于外部的环境。例如卫星导航必须得能看到卫星,才能利用卫星导航。关于雷达,由于雾霾等空气质量的影响,雷达有可能失效。关于视觉,也和人眼一样,以隧道场景为例,假如白天外面非常明亮,从一个很亮的环境忽然行驶到很暗的环境里,就像人眼会瞬间致盲一样,这时候视觉也提供不了准确的位置判断。还有在强光下,人会看不清东西,视觉也一样。所以视觉受到太多的环境影响,包括车载里程计,车载路面打滑怎么办?它们都太依靠外部的环境下。只有惯导IMU(惯性测量单元),不依赖于任何的外部环境。
2)在做导航定位的时候,感觉导航更新较慢,例如车速开得很快的时候,到一个路口,开过去了才说岔路右转。这是因为很多卫星导航或者视觉更新速度太慢了,例如卫星导航,一般是1 s更新1次,现在最快可以做到几十Hz,即1 s更新几十次。对于高端的应用,涉及到国防安全的应用,尽管最多可达几百Hz级,仍远远达不到连续导航的水平。连续导航至少需要做到几ms级,这是ADI IMU可以轻松做到的。
不过,IMU也并非十全十美,取决于多长时间,例如进入隧道了,在其它传感器都失效的情况下,希望车不出车道线20 cm的精度,要依靠IMU 10 s、1 h都能做得到吗?这时,依赖IMU的时间越长,需要选择的传感器的精度就要越高,这意味着在做传感器融合的时候,并不是传感器越多越好,而不考虑传感器的性能。如果选择不当,可能拿来的都是一些无用的数据,无法实现精准的定位。
1)芯片式的IMU——ADIS1650X
ADI的IMU主要为了实现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能提供准确的输出,这种极端的环境包括高低温的变化、颠簸的路面等。
下图是ADI IMU的发展路线图。截至2019年11月,ADI已经发布了器件级大小的IMU——ADIS1650X,满足了高精度,而且性价比高,体积小,适合海量市场。
ADIS1650X系列和过去大的模块级IMU没有区别,例如里面有传感器、信号调理,有各种各样的温度补偿校准等。
2)振动抑制特性的重要性
市场上同类友商只有一两家,相比它们,ADI IMU里所用的内核传感器的振动抑制特性好。这意味着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检测车的转动角度、航向偏移多少,或者飞机航向角、俯仰角偏了多少,行驶/飞行了多少米及速度。但问题是:尽管正常情况下飞机转向能检测角度,但有一点非常致命的是很多传感器分辨不出传感器的输出是由转动引起的还是振动引起的,通常振动抑制特性有2个参数:振动整流误差,线性加速度。在有振动情况下的平滑输出,减去没有振动下的平滑输出。经过理想滤波器之后,它的滤波误差是非0的。
非0意味着什么?例如无人机应用,为什么农用无人机或行业内的无人机,99%以上是用ADI的IMU?当然,很多消费级的无人机,例如掌上无人机,没有用ADI的IMU,主要出于成本、体积的考量。
农业洒药的无人机之所以选择ADI的IMU,主要因为ADI IMU的振动抑制特性好,该指标决定了无人机是否可以很好地悬停,以提高悬停洒药或航拍的稳定性。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一些千八百元的航空无人机也没有飘,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实际上,这类航空无人机做了复杂的减振处理,但减振材料,诸如橡胶飞一段时间会发热,使减振材料会迅速老化,影响减振效果,因此需要操控手不停地控制它,也许操作手认为是自己不是专业的飞手导致控制不好,实际上是里面的IMU选得不合适。
ADI最新系列的ADIS 1650X虽然体积小,但依然在内部采用了差分结构,做到了非常好的振动抑制特性,可用于无人机、农业拖拉机、自动驾驶汽车等。汽车为何要用IMU?因为即使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也会感到颠簸,只要有颠簸存在就会有误差的引入,就会关注振动抑制特性这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