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密斯圆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1 1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hz21906 于 2020-1-21 11:18 编辑 8 e0 Y5 `1 R; A; }2 ]

0 Q# F" d' _) W6 G. }# T史密斯圆图 - j9 F7 Y% ?* Z
这个圆图大家一定有点难理解吧?不急!下面一以道来:% e6 U5 j& L* u. z1 V6 \
现在就解答三个问题:
1、是什么?
2、为什么?
3、干什么?
8 t+ _1 H& d8 }, B& h$ w+ U
1、是什么?
该图表是由菲利普·史密斯(Phillip Smith)于1939年发明的,当时他在美国的RCA公司工作。史密斯曾说过,“在我能够使用计算尺的时候,我对以图表方式来表达数学上的关联很有兴趣”。
史密斯图表的基本在于以下的算式。

3 E, w$ z# s8 W% T

8 a( `/ Z% n: H( j
当中的Γ代表其线路的反射系数(reflection coefficient)
即S参数(S-parameter)里的S11,ZL是归一负载值,即ZL / Z0。当中,ZL是线路本身的负载值,Z0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本征阻抗)值,通常会使用50Ω。
简单的说:就是类似于数学用表一样,通过查找,知道反射系数的数值。

) _2 }7 a: R1 E9 n# {' ~" k$ r
2、为什么?
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史密斯先生是怎么想到“史密斯圆图”表示方法的灵感,是怎么来的。5 V% I6 P2 Q1 [0 M
很多同学看史密斯原图,屎记硬背,不得要领,其实没有揣摩,史密斯老先生的创作意图。

4 |4 [; {$ k- B: G# ~
我个人揣测:是不是受到黎曼几何的启发,把一个平面的坐标系,给“掰弯”了。
我在表述这个“掰弯”的过程,你就理解,这个图的含义了。(坐标系可以掰弯、人尽量不要“弯”;如果已经弯了,本人表示祝福)
1 k7 {+ c/ O. a
4 {$ G0 X& L3 t3 n
现在,我就掰弯给你看。
世界地图,其实是一个用平面表示球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掰直”。
史密斯原图,巧妙之处,在于用一个圆形表示一个无穷大的平面。

& [: E4 L. L1 O
2.1、首先,我们先理解“无穷大”的平面。
首先的首先,我们复习一下理想的电阻、电容、电感的阻抗。2 t6 R6 V; j2 P& k! ^! n
) u/ p0 @, B, E7 D# I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际称为电阻,虚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阻抗的单位是欧姆。
1 e2 J% K5 T8 k
R,电阻: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标准式: (理想的电阻就是 实数,不涉及复数的概念)。

/ K1 W8 \; H& W: }  @
如果引入数学中复数的概念,就可以将电阻、电感、电容用相同的形式复阻抗来表示。既:电阻仍然是实数R(复阻抗的实部),电容、电感用虚数表示,分别为:
我们仔细看阻抗公式,它不再是一个实数。它因为电容、电感的存在,它变成了一个复数。
电路中如果只有电阻,只影响幅度变化。
我们通过上图,我们知道,正弦波的幅度发生了变化,同时,相位也发生了变化,同时频率特性也会变化。所以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即需要考虑实部,也需要考虑虚部。
. z* X  i" R4 Z
我们可以在一个复平面里面,以实部为x轴、以虚部为y轴,表示任意一个复数。我们的阻抗,不管多少电阻、电容、电感串联、并联,之后,都可以表示在一个复平面里面。

/ S, h3 X* s! c" {2 c  Q
在 RLC 串联电路中,交流电源电压 U = 220 V,频率 f = 50 Hz,R = 30 Ω,L =445 mH,C =32 mF。

* E  p) |3 g8 j3 ~$ g2 v: n" C8 u$ L! [4 d2 k; B
在上图中,我们看到通过几个矢量的叠加,最终阻抗在复平面中,落在了蓝色的圆点位置。
所以,任意一个阻抗的计算结果,我们都可以放在这个复平面的对应位置。
各种阻抗的情况,组成了这个无穷大的平面。
2.2、反射公式
信号沿传输线向前传播时,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一个瞬态阻抗,这个阻抗可能是传输线本身的,也可能是中途或末端其他元件的。对于信号来说,它不会区分到底是什么,信号所感受到的只有阻抗。如果信号感受到的阻抗是恒定的,那么他就会正常向前传播,只要感受到的阻抗发生变化,不论是什么引起的(可能是中途遇到的电阻,电容,电感,过孔,PCB转角,接插件),信号都会发生反射。

% |2 z& p( t$ H. j* @8 N; Q
钱塘江大潮,就是河道的宽度变化引起了反射,这跟电路中阻抗不连续,导致信号反射,可以类比。反射聚集的能量叠加在一起,引起的过冲。也许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挺形象。
那么有多少被反射回传输线的起点?衡量信号反射量的重要指标是反射系数,表示反射电压和原传输信号电压的比值。
反射系数定义为:
* }. t2 S" ~6 D- j) i
其中:Z0为变化前的阻抗,ZIN为变化后的阻抗。假设PCB线条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传输过程中遇到一个100欧姆的贴片电阻,暂时不考虑寄生电容电感的影响,把电阻看成理想的纯电阻,那么反射系数为:
: @) E* M9 u" U# S$ S8 W0 c
信号有1/3被反射回源端。
如果传输信号的电压是3.3V电压,反射电压就是1.1V。 纯电阻性负载的反射是研究反射现象的基础,阻性负载的变化无非是以下四种情况:阻抗增加有限值、减小有限值、开路(阻抗变为无穷大)、短路(阻抗突然变为0)。
' F' h0 d, y9 s) {1 C
初始电压,是源电压Vs(2V)经过Zs(25欧姆)和传输线阻抗(50欧姆)分压。
Vinitial=1.33V
后续的反射率按照反射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C+ t0 \# q0 l! H0 U: S2 G
源端的反射率,是根据源端阻抗(25欧姆)和传输线阻抗(50欧姆)根据反射系数公式计算为-0.33;
终端的反射率,是根据终端阻抗(无穷大)和传输线阻抗(50欧姆)根据反射系数公式计算为1;
我们按照每次反射的幅度和延时,在最初的脉冲波形上进行叠加就得到了这个波形,这也就是为什么,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完整性不好的原因。
$ W9 Y  q2 D' v/ ]+ d/ m
那么我们做一个重要的假设!
为了减少未知参数的数量,可以固化一个经常出现并且在应用中经常使用的参数。这里Z0 (特性阻抗)通常为常数并且是实数,是常用的归一化标准值,如50Ω、75Ω、100Ω和600Ω。

* L6 S1 n* {' \
假设Z0一定,为50欧姆。(为什么是50欧姆,此处暂时不表;当然也可以做其他假设,便于理解,我们先定死为50Ω)。

0 k8 z( j* y. U: V+ T
那么,根据反射公式,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 `' U8 v# f/ I- \
每一个Zin对应唯一的 “Γ”,反射系数。
我们把对应关系描绘到刚刚我们说的“复平面”。
于是我们可以定义归一化的负载阻抗:
好了,我们在复平面里面,忘记Zin,只记得z(小写)和反射系数“Γ”。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下面我们准备“弯了”
在复平面中,有三个点,反射系数都为1,就是横坐标的无穷大,纵坐标的正负无穷大。历史上的某天,史密斯老先生,如有神助,把黑色线掰弯了,把上图中,三个红色圈标注的点,捏到一起。
. ?8 I% h, Z; O( x' j' w) G5 B
弯了,弯了
虽然,无穷大的平面变成了一个圆,但是,红线还是红线,黑线还是黑线。
同时我们在,原来的复平面中增加三根线,它们也随着平面闭合而弯曲。
黑色的线上的阻抗,有个特点:实部为0;(电阻为0)
红色的线上的阻抗,有个特点:虚部为0;(电感、电容为0)
绿色的线上的阻抗,有个特点:实部为1;(电阻为50欧姆)
紫色的线上的阻抗,有个特点:虚部为-1;
蓝色的线上的阻抗,有个特点:虚部为1;
0 I( v' S6 L1 ^5 S0 u

. ]' B' e! o. K. O8 [
0 G: y2 Q  S& I9 z
线上的阻抗特性,我们是从复平面,平移到史密斯原图的,所以特性跟着颜色走,特性不变。

+ K5 L  d% t0 q. Q- i

! O' V' P* R- {# q2 D9 x+ a. ~
- Y/ \& z# g: D6 [- n0 i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CE_Manager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4-26 15:14
  •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荐
    发表于 2020-1-21 1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lin_fa 于 2020-1-21 14:00 编辑 1 E, t1 {/ A! k: K" @! z
    / w% w7 }$ ]$ c# o- x* P9 a
           提到Smith chart,思绪不由回到2003年刚毕业的日子,先是4月初开始的SARS,还好SARS有板蓝根,最让我忐忑的就是在网络分析仪上的测试;( w3 i: G1 l% t3 x, C, T
           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家A国公司有Buy and Resell的业务,先是Chip attenna,测试除过S21、Isolation等S参数外,还要测试Smith圆图,是有来自Andrew天线公司的小师弟Jerry(刚好今年鼠年)教我和师傅在HP8753E、Agilent E5042B(型号记不准了)实践操作和反复练习的,不管是Chart 还是Polar,个人始终觉得数学领域能将复杂的损耗用如此圆润的图形表达出来的,可能是以为善于工笔画的心思细密的跨学术的人... : v& k% f/ Q$ c* U
           后来基于RF filter、Splitter、Directional coupler、Isolator的设计测试,我花了较长的时间在网络分析仪上,不管是HP的、还是Agilent,甚至样板拉新购一款新的机型,我都要抽时间去摸摸其界面、几端口的连接、数据及波形读取和打印... 以至于后来Pulse北美、爱尔兰客户的工程样板设计及测试,大多数是经过我亲手测试出来的...& w, q0 F' v2 G2 y" X! L  G
    测试3年的时间,听说了设备对未婚人士的辐射后,我转行去做元器件工程师,在面试通过后,又加了一道射频和英语的面试,让我去做RF design,基于辐射的理由,我拒绝了台干的邀请;后来到了Foxconn,包括台干在内的3个工程师,网分不熟的时候,会找我去做示范... * R  @) Q$ z3 y) j9 O- ^; p9 {
           多年后,测试素养带给我的收益,转变成了实验室测试仪器的规划及能力建设,在huawei西研先后亲自主导建了两个实验室(第一个40平、第二个260多平)、接触了多个本地化外协并推动建立的最近物理连接的一家民营半导体外协的框架协议签署和本地化交付的实现。
    - s4 X1 T/ B% ^       这些,大多数是基于Smith圆图的牵线,从手头工作做起,用心学习、踏实实践,相信生活的财米油盐姜醋茶都是付出的副产品;明天要请假了,顺祝大家2020鼠年快乐~9 L6 i5 x. N8 x; k7 y9 Y- C

    点评

    春节愉快!像史密斯图一样甜蜜!用过的人就会有亲切感!  发表于 2020-1-21 16: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9 22:2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