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ID效应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8 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   PID效应的发现和成因
& Q5 Z0 |) R* a: m# wPID效应( 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 )全称为电势& w' W# e: R1 X& f! Q: I+ A
诱导衰减。PID直接危害就是大量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 电池表面的钝化效,
9 P2 @" L% t# H从而导致电池片的填充因子、开路电压、短路电流降低,电池组件功率衰减。
  u  X$ C# E: O0 A. }2005年Sunpower公司就发现晶硅N型电池在组件中施加正' Y8 P: [8 \( k, Z9 S* p
高压后存在PID 现象。2008年, Ever green 公司报道了P 型电池组件的PID
% f5 F& p' ^  ^- y/ B$ r. L1 x7 Z7 ^效应。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一个工作了五年的光伏电站,
- b) R* x" b2 u# m3 h组件的输出功率骤降就是因为PID效应引起的。不过近年光伏行业对电池组件的
( L7 c0 f9 I: `- \! zPID  效应还是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德 国测试企业TUV发 布了他们的建议标准:
, N5 Q* `1 T( B. _' ]" qTC82标准化(82/685 / NP) 温度、 湿度、偏置电压、导体,上述参数测试的主要环& ^( Z1 h6 f. ~
境数据。, v" J5 E( V- y+ w7 E; A+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s7 |8 c) J' X  J; t, k, d
* ]; D7 f: Z2 T" a6 ~
. i# ^/ g# M2 c5 _' b9 r" ~9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1-8 18:31 | 只看该作者
解决方案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4 00:1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