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耐压、高容值的电容器一般通过电解电容或者薄膜电容来实现,其体积一般较大。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耐压、高容量的电容器的小型化进展还是十分有限。3 c8 h0 C n! a1 }
$ t' N" V+ x- j9 v% C
当前取得的进展主要在高耐压方面,但是很难同时兼顾高容量;或者是达到高容量但是电压一般小于50V.电源行业,一些应用需要高耐压、高容量的电容器,例如在开关电源中作输入输出滤波,储能,尖峰吸收,DC-DC转换,直流阻隔,电压倍乘等等,此外,在一些应用中,尺寸和重量非常重要,需要小体积的电子元器件。
3 b# b7 n8 p, `9 Y7 ~1 C$ p" ]6 V3 d$ i# n# P' c
为了同时获取高耐压和高容量,业界常见的做法是依据DSCC 87106/88011和MIL-PRF-49470的规范将多个陶瓷电容器叠加在一起,这种做法占据空间较大且较重,并且价格昂贵。因此,业内一直存在着对更轻、更小的高耐压、高容量的电容器的需求。" \0 D1 f3 x b- g
) P" p4 W S% {3 F+ n过往技术局限2 i. }/ X. x8 M" q( |/ y& ]
/ ]8 [. p: }7 m' ^9 C# p# t
失效模式决定了设计上的局限,而多种失效模式的存在也限制了中、高耐压电容器的容值提升。有些失效模式是外在的,如机械应力或热应力导致的断裂,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探讨内在失效模式,这在制造商的管控范围之内。
% W" x H4 E& o: `* N- B$ Q
! n# c1 Q$ G$ _. E7 C9 w多层陶瓷电容器在设计上的限制因素,随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早期多层陶瓷电容器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电介质材料本身的点缺陷和杂质,这些因素影响了材料的质量和纯度,如图1,从而限制了电容器内部层数的上限和每层厚度的最小值。7 D, X+ j' T/ N8 j6 o8 d) \; q( z
4 x& _* i E+ x/ w
7 {8 u1 X; U7 x" s8 Y/ K5 {: P
图1 污染瑕疵
& K/ Y% n4 z. S: P2 O- N% K1 N5 p
/ V: _" H8 O' B$ ^& e7 }/ |随着电介质材料本身质量的提高和操作流程的改进,限制因素转变为电介质材料本身的强度,而该因素一旦得到了解决,我们本可以预期制造出更大更厚的电容器,而不必担心产生介质击穿或点失效,如图2.
/ D& z9 |$ Z' j) p
) h! x5 C' x& X4 V8 _) w7 s
, d$ C7 J$ G# B- l. l5 g5 _( \3 l
图2 介质击穿3 T4 L0 O% t" x+ v
2 f, [) o- e9 |* b- U8 G: p可是一种新的失效模式出现了,我们称之为压电应力断裂,通常指压电效应或者电致伸缩现象,如图3所示。这种失效模式迄今为止仍是多层陶瓷电容制造所面临的限制因素。它影响大多数的钛酸钡二类(Class II介质,并限制了1210以上尺寸、200V以上耐压的陶瓷电容器的容值范围)。# E0 Z' b. _1 S e9 p2 ^! K
5 F' T6 k! R. n+ I( D! X. S
如图3所示,断裂通常沿着一层或两层介质层贯穿整个电容的中部。大多数的解决方案是将多个电容器通过添加引脚进行叠加,从而在给定尺寸下提高容值,但这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花费较多成本,并会产生可靠性问题。另外的解决方案使用特殊电介质配方,但同时以牺牲介电常数作为代价,并影响最终可获得的容值大小。
( k: B7 x* k) q6 u; ~$ x l; U* P
% N0 u" P% Y# n
) S6 U4 M5 R) L! e' T) [图3 压电效应应力断裂失效% L# U% Q. i( e
& K( d# Y7 G8 u- n2 }5 P4 L
4 X: p0 q6 O+ y; R4 ?9 H0 z+ q7 u图4 X7R多层陶瓷电容在直流偏压下的形变
" r- W( ]3 C6 p0 v& u! w$ |* r: S8 [# Z. z- ?7 l
解决方案* P) I# f( b2 I+ H; P
/ a$ D" Q6 c9 G( {- yStackiCapTM是一种应对压电失效限制的独石电容解决方案。其应用的专利技术GB Pat./EP2013/061918创新性地在电容器内部加入了一层压力缓冲层,使得该电容器既可展现出多个叠加电容的性能,同时在制造和加工流程上又具备单个电容器的优点。
+ g/ f6 ~5 a3 C- a# R
4 K7 d3 r8 V0 ?3 U+ @) }
4 }/ ?$ Y$ j/ h* o+ R图5 StackiCap
! A5 I }0 i# Z3 i& _
0 c: n) ^; L$ j3 h" t压力缓冲层使用现成的材料系统组合,并经过标准的制造流程。压力缓冲层加在机械应力最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从而缓解由于压电形变而带来的机械应力。依据目前为止的实验,压力缓冲层可以将多层电容器在内部分成2段、3段或4段,从而大幅缓解内部形变带来的机械应力,同时通过FlexiCap柔性端头技术释放端头上的机械应力,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将多个电容器进行叠加了,我们也就不需要再给电容器组装引脚,从而方便标准化的卷带包装以及自动化贴装。
+ n+ `- f. C. H, x4 _8 V3 D1 L9 F! I ?3 H4 r! F$ k; L- }
* U+ v& r5 W; V5 U( s, y
“海绵”状压力缓冲层的截面(SEM显微图)
0 d4 T) J/ I5 L$ E3 p/ a
- X* ]( E+ V& g/ w; c1 N0 m$ ]0 p+ ?小型化) Y: F9 a5 C9 W+ e' j7 [* V
7 L; J# V$ Z9 T; Z在大幅提高容值的同时,StackiCapTM可实现元件尺寸的显着缩小。以下图片直观地展现了StackiCapTM的优越性。
& E I T4 y& @* D* K( |图7显示了已经研发的StackiCapTM的各规格产品尺寸:1812,2220,2225和3640.图8显示了最多5颗电容叠加的引脚电容组件,单个电容尺寸为2225,3640,5550和8060.图9和图10显示了单个StackiCapTM电容器所能取代的电容组件。一个极端的例子是8060,1kV,470nF的电容如今可被单颗2220,1kV,470nF的StackiCapTM替代;3640,1kV,180nF的电容如今可被单颗1812,1kV,180nF的StackiCapTM替代,体积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和1/7.
: z( L) }2 Y0 y0 [8 g& m3 q: }- L8 G; m8 [2 D d- f
2 t5 g* D; s7 i! }; s8 m图7 尺寸从1812到3640的StackiCap
# S/ `$ N; g |) c
; ~& |5 H$ _2 @8 B# _- q
" R* G+ G! | v" H# p* r S% x图8 五颗电容堆叠的电容组件最大尺寸8060! g" B8 i& C5 w
* ^. Q# d; Z/ y8 `% G K' i
5 J) |9 ]5 v( M" e( G
图9 一个2220 500v StackiCap 和三个2225 500v 堆叠电容对比8 p# Y- \2 f1 P% L! }
0 o5 K! | p6 P2 E! R
# W' r0 s+ b2 w2 @$ I. y2 P
图101 p( Z7 t) W e; n, @+ ]: h
# M( q, |0 H5 x# D: c8 Z' p$ m可靠性测试认证0 Y k. h4 j" z# E/ X1 n7 I
% h3 S+ n ~* I/ {- c; a
StackiCap已通过如下可靠性测试:" L5 {# a1 I! n8 }+ p6 d0 y
, I- y% @/ |1 _9 q2 g(1)寿命测试。StackiCap系列电容在125℃,1倍或1.5倍的额定电压下持续工作1000小时。( I' b: u% W$ t5 ^+ p. P. N: ]
3 W2 V- G7 ~# c7 ~% J% W(2)85/85测试。StackiCap系列电容在85℃/85%RH条件下持续工作168小时。5 K, L$ r W' Z# l. |) Z# d) J
- d. T. d1 z2 K1 F(3)弯板测试。StackiCap系列电容被安装在Syfer/Knowles的测试用PCB上进行弯板测试,以评估元件的机械性能 0 N6 y4 H; T/ F. j6 d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