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ytomorrow 于 2019-12-11 19:31 编辑 ' n0 \7 w+ C$ J, `; `
" m1 t' I3 {( l2 `: O注意事项:此以6.0版本为编写的
( w' g. Z, Q& Q ^7 T R所有操作中的命令由上至下,左至右来辩别大概位置
6 }! `5 e5 z4 \1 K9 [* Q6 a
% Z1 k) E5 M5 i所有命令的基本操作:鼠标左键选定,右键是该命令结束或作取消之用。cam350中想用键盘操作的话,基本上都是 alt+(有下划线的字母), V, B! v. g8 r
( T5 n" ]; ^, i4 ?& O) o
EDIT
! s$ y, Y. ?4 j% K9 k" |3 s: P
1 r* `* M; I$ T) ?2 i8 L: f1:undo 就是返回上一步,快捷键为u(CAM35中能有快捷键的命令都可在其所在处能见到,当然你也可以自定义各种命令的快捷键,这在以后的macro里再说吧:),但返回上一步的次数是有限的,大家还是勤点save吧!& }: L( m3 P+ I1 G2 S. A: ~
' V( t: v! q2 r; d- r2:redo 如果你undo用错了,就可以用redo回复,快捷键为ctrl u
3 y0 h! D' b1 Q* u6 L
8 f, S0 h* y% i* u3:Move 移动。选MOVE后,再按A是全选,按I是反选,按W是框选,按C的效果很特别(说明一下,按W的话就是要用鼠标把整个完素都框上才能选中,而按C的话只需选该元素的一小部分就能选上,具体大家试试)什么都不按的话就是单元素选择。在菜单栏下面的选项有部分已变了,现在就解析一下!3 t' `7 j4 o& J4 i
" Y. A1 y* K5 ]7 J8 t( T+ L5 @- M
画面上的直接可视化命令5 ~7 B4 ^# @! D+ H3 A( G
左上$ _: D/ v R0 _5 s, W1 e) u
"数字:数字",,,,这个就是画面上那些小白点的间距(按V就可看到,可自己设置比例,想更改单位跟小数位的话可在settings里面更改,具体以后说,按S就是那个选框工具必须跟着那比例来走)2 c2 m% m P) q$ a: X) N
; U" T' m$ ^5 V i2 n
"L数字"就是设置角度,有0,45,跟90选择,O是快捷键
% X) X5 n5 |# q$ o {! n6 P* A( K" K( ^7 m+ L. I- W) \ E
"Move To Layer"就是移动到其他层) J. n% y* t {* p) t5 s4 w
4 x; r( E9 d- u8 z4 ^* }0 s按着是那些有打勾的地方就是筛选其元素的类型,有draw,flsh,drill,mill等(不同命令是有不同的类型选的,例如有的会有VIA选等)
4 @6 L( q) R2 t2 D2 \6 b
2 |% o& A3 ~) }"Filter"就是筛选元素.这个有点复杂,现慢慢道来~
. ~# K2 X. |% G a9 @$ F1 o按"Filter"后,会有一个新的信息框出来
4 B, K) r& O9 O% D
, S7 `" q5 G) VDdoces:这个是筛选D码,把你所要的D码填上它的号数就可以的,两个以上用逗号隔开,例如:我只想移动15号和20号D码,则是填上" 15,20 " 加负号在号码前面的话就是反选(即除了它之外)例如:" -15,-20 ",就是除了这两种D码全都可选上。, t# E% Q" c3 }, y
& z4 y g2 \4 I5 }! h& OTool References:这个是筛选钻孔,具体操作情形同Ddoces的一样
/ M! F; S9 b! Z: o1 q$ w0 ?, s: e5 S; b$ F
Tab lds:这个,,,我不太熟,我猜大概是关于锣带的,我对锣带的不是很熟,谁可HELP HELP我 8 ]; y) U0 I( _. O- }7 j+ w
+ x, ]) @) O" |接着是下面那些可选项
6 z1 y. d8 O" n; ^Polygon Filter 是筛选多边形
6 E0 ^6 x Z& f/ n# f" @, S: \
Text Filter 是筛选文字
9 r% X. t' h! c4 s0 d: j4 V# I$ \4 p/ e0 s* z0 x
Path Filter 是筛选钻,锣带/ U( ~/ S0 `# W5 e! Z- j
(这3个可能解析得不怎么清楚,还是请大家自己试试具体各项如何吧)
# d% a) C s3 ?
5 N' q! a: s5 i7 p0 M接着按OK或cancel后回到CAM350的主画面
: T* h# n2 n( S/ @7 L
9 K! d4 ~4 Z! A( ]"Filter"旁边的" Prev"功能跟按W的效果差不多,也是框选,但它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记住上一次曾经选过的东东,请活用这功能!
- ?, I% _8 \: n( ^# J/ U Z
/ n$ ~ I/ E! K2 J之后就是"SelectAll"跟按A的全完一样,就是全选啦。. c& z1 c6 B+ e/ s4 z8 q
( W* `% i0 k: n" G5 g R正左边那条工具栏,我想大家都懂看的了,我就不再唠叨。0 u1 n5 G. n; V) M( m) h
' n* T3 x% |4 U. D- j+ G
左下角那"数字:数字"就是X,Y的坐标系数,按下后出现一个很小界面框,X跟Y就是坐标系数(可更改)这是一个能令操作变得更高精度的命令,请多加运用,在旁边的"Abs"是绝对坐标,"Rel"是相对坐标,就算我唠叨一句~4 q9 _+ _# ^) |- D6 F! B% \- L
"Abs"是指以origin为基准,"Rel"则是以你在主画面中最后一次鼠标左键操作为基准。旁边的"AutoPan",,,,我真不知道是有啥用的?_?接着按CLOSE就行,其实不按也行~
+ Z$ H( G Z: q2 \0 Q6 c( ^. j
1 E& P7 y+ W. b1 M坐标系数旁边是单位来的,MM或MILS,想更改单位的话就在菜单"Settings"里改/ a9 o2 B. @! B8 F/ ~. J" K0 I
7 w" O" W$ S6 Q4 ~
单位旁边那信息是关于当前这个命令的,经常看一下的话,可能会惊喜的,因为有很多关于这个命令的提示都可在这看到。
6 |; L+ B7 ^! M; B4 T3 g+ o2 `) k6 |
接着是右下角那Z,S,V,T,H啦~按相应的键盘就是快捷键了。
X% Z# P' {) @1 w5 O% ~- \. `Z,选元素的中心
; B8 H$ K9 T, s, j# ?1 MS,按白点的比例来走(上面有说啦)
4 C0 t5 T* O0 N/ ~) H HV,显示白点(上面也有说啦)
' l3 E; Q# B5 `. P7 ~8 K3 h' s0 a! uT,就是透视功能
7 E+ f% v$ j' i1 _# yH,就是所有同D码的元素都高光显示
6 w/ J8 \$ q- g, _7 j
7 N( Z/ C$ C9 O/ A3 W. V. j, U4.Copy:复制。基本上跟Move差不多一样的用法,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左上角"L数字"旁边,这里只需填上数字,就可复制上多少个,"To Layers"可同时分别复制到不同的层。1 I1 V1 ]6 I! g/ I
! Z: d( i( @2 a3 ~$ m( a5.Delete:删除。基本操作跟"Move"和"Copy"一样( E+ v; n j, T. g* w
* Q6 P, y; V0 Y$ n8 _8 T
6.Rotate:旋转。跟上面的差不多,就只有是角度那里有更多选择,或自己设定都行的
" e& m; p& P, q! P
+ m) ~# G, {: b1 ^. r4 {& v+ G0 E7.Mirror:镜像。也是跟上面的一样,就只有角度那里的命令变成了"Mirror Axis",Vertical是X轴镜像,按下就变成Horizontal是Y轴镜像。
" J5 h( W' I Y9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