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振动就像弹簧;晶体的振动频率和石英晶体的面积、厚度、切割取向等有关。
1 L# V/ {$ S" V F0 d6 X. D( _2 t: ^) q, v1 n
● 越长的抖得越慢
- Q/ ~" O5 i' R0 R; n/ e
● 越粗的抖得越慢
+ u; _" Y+ S/ e p/ `
● 越软的抖得越慢
$ c$ Y/ Y3 @7 h1 P
* ^& W9 k7 ` c) O( D. `
不过太短太细太硬的抖不起来。
2 H8 l7 b. C2 j
! ^3 u1 N# U" }0 F晶振是机械振动,具有机械振动的特征:形状、几何尺寸、质量等,决定振动频率。
. @/ j& J( ]6 R6 ]1 g& U) ]; x/ z0 t晶振普遍由石英材质或者陶瓷材质加上内部的晶片组合而成,而晶振的频率大小取决于晶片的厚度影响。首先,在制作工艺来讲,晶片大小以及晶片厚薄与晶振的频率密切相关,一般来讲,石英晶振的频率越高,需要的石英晶片越薄。比如40MHz的石英晶体所需的晶片厚度是41.75微米,這樣的厚度還算可以做到,但100MHz的石英晶体,所需的晶片厚度则是16.7微米。即使厚度可做到但損耗非常高,製成成品後輕輕一跌晶片就碎裂。所以一般在高频的晶体就要采用三次泛音、五次泛音、七次泛音的技术来达到了。比如基频为20MHz的晶体,五次泛音之后就可以得到100MHz的晶体。一般以经验来讲,40MHz以下基本都是基频晶振,而40MHz以上,则是泛音晶振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有源晶振频率基本都算高频的,并且成本也相对比较贵,有源晶振的成本除了内部晶片较薄以外,再就是自身有加一个振荡片。
1 o& _( @9 S; h' f
' ?+ \6 {9 M o那么基频晶振和泛音晶振在使用上又会有什么不用了。两者在使用上肯定是有区别的,比如基频的晶体,只需要接入适当的电容就可以工作,而泛音晶振则需要电感和电容配合使用才可振出泛音频率,否则就只能振出基频了。
; H6 _% T! o% ]1 U, y
# g; m5 m* I0 z/ ^- m泛音晶振简介: 石英晶振是采用石英晶片制成的,而不同频率的石英晶振对应的石英晶片的大小、厚薄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石英晶振的频率越高,需要的石英晶片越薄。比如40MHz的石英晶体所需的晶片厚度是41.75微米,這樣的厚度還算可以做到,但100MHz的石英晶体,所需的晶片厚度则是16.7微米。即使厚度可做到但損耗非常高,製成成品後輕輕一跌晶片就碎裂。所以一般在高频的晶体就要采用三次泛音、五次泛音、七次泛音的技术来达到了。
2 Q' Q' ^( v v( O
* F, d0 |7 ^( F8 k; _. V3 D比如基频为20MHz的晶体,五次泛音之后就可以得到100MHz的晶体。一般以经验来讲,40MHz以下基本都是基频晶振,而40MHz以上,则是泛音晶振了。
0 Q. D6 R8 R- v% {7 V$ A
/ a2 X, K" k- z1 _* ]7 i两者在用法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比如基频的晶体,只需要接入适当的电容就可以工作,而泛音晶体则需要电感与电容配合使用才可振出泛音频率,否则就只能振出基频了。
6 w, Z5 U5 {# M. g2 h. W/ g. ` S/ @2 K* {7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