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看看如何提高电机电流采集电路抗干扰能力 ; N0 x1 ?8 w( y1 g/ [: s
6 M6 Q% A, v" v# S电机相电流的采样对于FOC控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设计电机控制电路时,为了能够准确的采样到电机绕组中的电流值,需要提高电流采集的抗干扰能力。那么如何保证我们的设计是合理的,小编带大家探讨下电机电流采集电路的三个基本要素。
5 o/ F+ _$ N/ a* {+ K& C) j9 ]/ ]% d7 u
8 ~$ c; i O* ~. \# v一、引言2 p0 Z) ?* d" N6 e
由于电机的宽范围调速以电机自身不能获得理想的正弦气隙磁场,导致在系统控制时采样的相电流含有不规则的高次谐波和随机干扰,再加上电流采样电路的不稳定性和A/D转换单元偏差的存在,更是加大了及高速特性,加上实际采样到的电流误差。
; ?# [% ~. U# Q( T) X众所周知,电流的采样对电机矢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电流采样方式主要有3种。
2 c0 x* B* E& V6 [# c4 E/ W! y* x. A" r( d2 L8 x
0 p7 i* O" E m; o2 F" ]
表1.1 电流采样方式
4 P# V Y+ p# h( U/ K! K! B1 B4 U& E/ y- u3 l- h6 ?0 B! {0 U* w3 L' ]
对于大部分电机应用,采用双电阻相电流采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小编这里重点和大家探讨下双电阻方式下,如何提高相电流采样的抗干扰能力。
( u* r w. A: n; D0 N2 P# u2 h6 x7 X" |( l! N* L
二、抗干扰设计. g: z7 h) E1 U. A5 P
1、采样电阻
8 k" W4 U. Z# J3 S7 d0 P
- Y& u8 A ?. l( e" }. v采样电阻是基本的电阻元器件,同时其参数的选择对采样精确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i4 n. @' \8 m: e: {" S) X9 F$ t; B, h' b+ `
电机控制器对电机的其中两相电流通过采样电阻进行采样,如图1所示,从采样电阻上获取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压偏置和放大,输入到微处理器的A/D单元,从而得到其中两相电流,再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三相电流矢量和为0,推算出第三相的电流的值。: V7 g1 p% W2 k1 `0 D3 a3 g1 }8 o
& ?1 `: { d6 e! c8 l* u, d7 [6 S! U, d- t, K
图1 双电阻采样 G% _/ ~ X3 L- U% E
: a, _; G( h [对于320V供电空调压缩机,电机内阻0.2Ω,如果采样电阻合适,则对回路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采样电阻的阻值过大,会引起电压的损耗,使能量效率变低,较大的阻值会使负载电压发生偏移,产生电磁干扰,产生系统对噪声敏感的问题。当确定好阻值后还需要考虑电阻的稳定性能和阻值误差。
! X7 _. Q+ o. p6 w# k% y) w0 i9 g0 v: \2 h% Z* U
2、运放设计/ e! M& G5 u' \ s8 M
3 A) z0 |4 ]- N4 e9 i在电机的电路设计过程中需着重考虑运放电路的设计,下面为相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说明。本文中采用的是ON公司的NCV20034汽车级运放芯片,拥有高达7MHz的增益带宽,集成4路独立运放于一身。/ i, m- p9 P, Q* ` R
: X% R: |* k4 D
运放芯片本身对共模干扰有抵抗作用,而在差模干扰的抵抗作用稍弱,所以设计的时候要着重提高差分线上的差模抗干扰能力。如图2所示,C2电容就是为了提高抗差模干扰能力。差分线上的电阻(R34、R35)和反馈电阻(R39)应使用高精度的电阻,使得理论计算得到的参数是准确可靠的。然后与运放的输出连接的AD口引脚上并连一个RC电路滤掉高次谐波干扰和随机脉冲干扰,从而提升抗干扰能力。* n" e$ j9 n' k% g7 y0 A2 a
" h3 G/ @6 W: q, a4 Q" {+ A) o) m
8 _2 P' o) S) e1 a: j, a图2电流测量
; k3 b6 n+ T/ G2 P& `" S* [
1 U7 k( }' r" K! w: y+ b! l7 W3、PCB布置. W5 K: o# V9 ?
0 d. ?2 H6 h+ Y
为了能够准确的采样电流,应将运放芯片在PCB上的位置尽量靠近采样电阻,同时又要使运放芯片不能远离mcu,运放的地和MCU的地应该尽量靠拢。如图3所示,采样电阻(R98、R99、R100)两端走差分线到运放的同相和反相端口,差分线应等距并且尽量短,以避免其他的干扰产生。压缩机涉及到高压和低压部分,在布局电流地的时候,应使大电流地和小电流地能很好的单点隔离。3 v& c2 i- T4 ~% T- N# w
4 B2 k2 v6 B/ M+ v) f
% T' o* d) U; x# p2 M4 ?, d9 h' K; X
图3运放差分走线 $ `5 l$ X# Z4 @2 W; I6 Z+ G! p
2 c$ x- u6 F" J6 _( |* l" Q! a8 C
以上经过硬件滤波后,如图4所示,3相电流波形得到显著的优化。6 L0 _' ]1 E* t. u
% x5 C; J! N3 E: D, Y" d+ w- u4 p; r. Q6 }% t, b; x4 J
图4三相电流波形 # E/ @+ O* R% Y- f# t1 ?" l" h
/ ~. n: V+ i/ p, _/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