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J& x7 F" L$ h: O" B' C- t
SSD固态硬盘已经逐渐普及,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可靠性问题依然忧心忡忡,也存在很多误解。事实上,SSD仍然算得上新鲜事物,对于它的很多表现人们依旧缺乏足够深入的认识。
v; A5 s1 P, o最近,Google工程师Raghav Lagisetty、Arif Merchant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Bianca Schroeder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闪存的实际可靠性: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Flash Reliability in Production: The Expected and the Unexpected),得出了一些惊人的结论。
9 U! A" r4 `' D. U! O) @2 u这项研究历时长达6年,覆盖了十多种SSD的品牌,企业级和消费级产品都有,SLC、MLC、TLC三种闪存类型都有,加起来一共跑了几百万天。
3 j( |0 f4 P. W7 Y# J; C$ L3 P1 y, Z; t6 g0 ]: A- [
- ], T- Z3 [& g2 ?主要结论:
6 J5 `' p8 ]) K( d1、不可纠正比特错误率(UBER)这个参数毫无意义,不要理会它。& f2 I$ b) G! N5 _* F2 t
2、好消息:原始比特错误率(RBER)在使用损耗中的增长速度比预期得要慢,而且与UBER后者其他错误无关。" S) G; T, _! Q, ^% G" }2 Y
3、高端的SLC硬盘并不比MLC硬盘更可靠。" H6 ]; |9 ?! @& D
4、坏消息:SSD的故障失败率比机械硬盘低,但是UBER更高。
6 m3 t% {: n9 o4 F, i5、影响SSD可靠性的是其年龄,而不是使用程度。简单地说,一块闲置了两年的SSD还不如一块使用了一年的更靠谱。
3 R, O' Y3 e1 n$ d, @. _3 `6、全新的SSD里也会普遍有坏块。如果一块SSD里有大量坏块,可能会影响其他更多区块,导致芯片损坏。
* x/ |9 A4 L5 ~" {+ D7、30-80% SSD起初就有至少一个坏块,2-7%使用四年后会有至少一个芯片损坏。
4 E( ~; w7 I6 q X( a1 I其中两个结论最为让人吃惊,首先就是第三条。- t6 g) W/ L1 A# N: {2 V
我们知道,NAND闪存分为三种:SLC是单层单元,性能最好,寿命最长,但成本也最高;MLC是双层单元,性能、寿命都适中,是主流首选;TLC是三层单元,成本最低,但是性能和寿命也相对偏低,是如今的热门。
* j# x d$ l# ]7 `, N一般都认为SLC闪存是最好的,企业级SSD普遍都是用它,厂商也会极力宣传多么多么可靠,不过根据Google的研究,SLC、MLC在可靠性上其实差不多。
R( N; E; n4 a# J, R r当然这不代表企业级SLC SSD都是忽悠人,它们都精选了质量更高的芯片,辅以更大的冗余容量比例,以及各种可靠性增强技术,贵是应该的。而根据第五条,不用担心频繁使用SSD会缩短其寿命,闲着不用才会更让其短命。这和很多电子设备其实是一样的。- `: z, }6 _& ~7 i; S2 v
另外,研究中的SSD其实都很耐用,没有一个接近使用极限,即便是3000次写入放大的MLC SSD也毫无问题。
, f( j6 ?2 D1 o至于现在大家很担忧、不少人很鄙视的TLC,该研究因为时间较早并未涉及,但是无论从技术原理还是实际表现上看,TLC闪存的SSD满足日常应用时没有任何问题的,不必多虑。
& R: j2 y: W, b& t' H: @9 D* w总的来说,SSD不可能坚若磐石,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当然任何时候及时注意备份重要数据都是很关键的。! A# ]/ G9 e! o% `9 V3 Y5 C
2 S6 Q C, z1 ]( K
. h9 y/ e: v# r% P#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