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种单片机模拟串口方法介绍7 \6 e9 o' S" X- x" C
8 v& J; Z/ U; ?3 i5 g5 f. O2 w
& ?8 z: V9 M- m# a& u. ~$ \. A模拟串口就是利用51的两个输入输出引脚如P1.0和P1.1,置1或0分别代表高低电平,也就是串口通信中所说的位,如起始位用低电平,则将其置0,停止位为高电平,则将其置1,各种数据位和校验位则根据情况置1或置0。至于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说到底只是每位电平持续的时间,波特率越高,持续的时间越短。如波特率为9600BPS,即每一位传送时间为1000ms/9600=0.104ms,即位与位之间的延时为为0.104毫秒。单片机的延时是通过执行若干条指令来达到目的的,因为每条指令为1-3个指令周期,可即是通过若干个指令周期来进行延时的,单片机常用11.0592M的的晶振,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个奇怪数字的来历。用此频率则每个指令周期的时间为(12/11.0592)us,那么波特率为9600BPS每位要间融多少个指令周期呢? 指令周期s=(1000000/9600)/(12/11.0592)=96,刚好为一整数,如果为4800BPS则为96x2=192,如为19200BPS则为48,别的波特率就不算了,都刚好为整数个指令周期,妙吧。至于 别的晶振频率大家自已去算吧。 现在就以11.0592M的晶振为例,谈谈三种模拟串口的方法。 方法一:延时法 & ~9 S e6 X6 K) |# S/ M7 t y2 i3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