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J% E! R$ T8 ]) Z6 f+ c1 e5 D, F
2 U M$ ?$ ]! a. K* J2 ~ 随着电磁兼容学科的发展,其分析方法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常分为三种方法,即问题解决法、规范法和系统法。- K- m8 \8 b' B% |; K' ~1 b0 J, h
1.问题解决法
3 m2 \4 b- r% L$ i) y! ~. | 该方法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早期方法,首先按常规设计建立系统、然后再对现场试验中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设法予以解决。由于系统已安装完工,要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比较困难,此时为了解决问题可能进行大量的拆卸,甚至要重新设计,对于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要严重破坏其图版。因此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非常冒险的方法,而且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但由于这种方法首先能准确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我国,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因此目前还是大量的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 ~& q' x9 s% S+ T7 v" z3 {
2.规范法
0 k* ~, E# P+ y7 Z4 B- o9 o8 D; u 规范法是比问题解决法较为合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按照现行标准所规定的限值来进行计算,使组成系统的每个设备或子系统均符合所规定的标准,该方法可在系统试验前对系统的电磁兼容提供一些预见性。其缺点是:- g0 @4 l) }% P K# x
标准与规范中的极限位是根据最坏情况规定的,这就可能导致设备或子系统的设计过于保守,引起过储备设计。
7 [. W+ c; ^; [2 n+ q/ ^6 f 规范发没有定量的考虑系统的特殊性,这就可能遗留下许多电磁兼容问题在系统试验时才能发现,并需事后解决这些问题。
& Z7 o. _2 n+ a# j8 i 设备或子系统数据与系统性能并不是用固定的方法联系起来,为了符合对设备或子系统的固定要求,导致提高成本来修改设计,但该固定要求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k6 X) I1 v& w9 q3 \6 ]
由上叙所见,规范发的主要缺点在于既有可能过储设计,同时谋求解决的问题又不一定是真正的存在问题。4 G8 k' j% z, L3 K
1 x# I# w" }2 k: K3 v" s4 \ 3.系统法/ n# o. ^& j$ L9 @
系统法是电磁兼容设计的近代方法,它集中了电磁兼容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电磁兼容要求给出最佳工程设计的方法。系统法从设计开始就预测和分析电磁兼性,并在系统设计、制造、组装和试验过程中不断对其电磁兼容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由于系统中相互关系很多,因此用系统法进行电磁兼容性预测时必须用计算机来完成。
) ]4 [, B- r& K- ?4 A5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