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mao 于 2016-4-15 21:16 编辑 6 {+ T% c- F! v6 K$ |
% H: k* [# j1 I1 w6 O! K8 F& q" M: @. J- b( X+ b
封面设计的故事
; k2 |" N) e! E' V/ r! x0 b. G8 ?: n" \2 e9 v ]2 e: _
书的封面设计如名片,怎样才能做到第一印象的最好视觉效果、用最少的字反映书本的内容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个过程需要作者积极与出版社良好互动,那种稿投出去后完全由出版社处理的方式明显是“事后不想负责任”的表现。
. U5 x* F% E) e# `' _7 h5 o本书的封面设计过程感觉很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也许对你们以后自己写书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整个过程由于封面在修改过程中,为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因而没有在大圈内公开与大家互动,在小圈子内的互动获益良多。" S4 H1 u z( d7 |" ]
出版社提供的最初封面为2个版本,如下图,左边第一个图实在太高调---“吓坏宝宝”了!右边的设计图颜色不明显且下面的字太多、太小,起不到吸引的作用。
5 B* P4 V/ j" Y) V ?8 p8 u j: R% k
经过对最初稿件优化后,把原来的小字换成几个卖点并在颜色上做了更改,大小还参考了“黄金分割点”比例,优化后如下左图。- g2 H* c v7 u: A( Q
乍看时觉得内容还好,只是感觉卖点的表达不够完美,于是放在自己的小圈子内给大家评论及收集意见,最后初中的廖志华同学实在看不下去,帮助完成了修改。廖同学在华南师范大学读了四年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几下手脚就改好了!, k# U, S( B% ]
一位在华为一线奋战14年的工程师 p3 q9 e2 f, P! B: ~
一个与工作和生活激情相拥的故事
6 h: x# ^0 b/ Y; `/ w5 ~9 I) L* ]一部PCB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史……; K% w2 [' m |/ `5 ?; s
献给不想走太多弯路的你,想成为更好自己的你
$ G9 r1 y* |# H虽过了二十余年,字里行间仿佛还能闻到其在华南师范大学那四年沉淀的“华师鸡汤”味!
$ s& J; x: R" _, t' b: X
改后是不是感觉多了文艺范的成份了?; r# o; M6 }/ Z9 d) i! B& W
同时:依稀那张压塑着一片红色的枫叶、背面用清秀小楷写的“不开心时出去走走,听听风是怎么说的” 小卡片又浮现在眼前,可惜懵懂的少年时期都用心在各种疯狂的恶作剧上了……) \$ M* M$ I; ~- c
对于廖同学详情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我前期文章中的部分描述,关注版主个人微信公共帐号中的历史文章《初中•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在文中图3的右上角。 从我的经历也看出工科生写本小书也不是梦,关键是坚持,希望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心得及经验共享出来,如把写书看成是运作一个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6 f+ B: L! H) }4 L
未完待续...... *更多关于华为一线员工当年鲜为人知的秘密,请关注本月底各大网店即将上架的新书《华为研发14载---那些一起奋斗过的互连岁月》。4 j8 t$ Q2 V8 m% ~1 V
欢迎关注作者公众号:amao_eda365
( R5 Z3 L5 X5 ~; O
7 N) [# \. D/ H) |1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