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接地按工作频率而采用以下几种接地方式:
- C; E/ m" O+ f- U5 ?3 @1. 单点接地工作频率低(<1MHz)的采用单点接地式(即把整个电路系统中的一个结构点看作接地参考点,所有对地连接都接到这一点上,并设置一个安全接地螺栓),以防两点接地产生共地阻抗的电路性耦合。多个电路的单点接地又分为串连和并联两种,由于串联接地产生共地阻抗的电路性耦合,所以低频电路最好采用并联的单点接地式。为防止工频和其它杂散电流在信号地线上产生干扰,信号地线应与功率地线和机壳地线相绝缘。且只在功率地、机壳地和接往大地的接地线的安全接地螺栓上相连(浮地式除外)
, R6 s* I p) R- z% j: }, S* V
地线的长度与截面的关系为: ) m6 N, Z! C# ]
l* j- C4 Z0 Y
S>0.83L (1) 1 i& @- y3 a4 N. C' Q' |1 p0 k
1 @1 k. I* A- a( N1 l
式中:L——地线的长度,m;
/ v3 U' h/ h0 Y- M
3 y5 [ m6 T6 x- B/ US——地线的截面,mm2。
2 b! d, M, E! n+ K- u% i6 [0 Q$ ?( A/ w4 n, h+ l$ @
2. 多点接地
8 d& i5 L# V) q, F! n* l$ E7 z) S4 ~7 g# |8 Y# {
工作频率高(>30MHz)的采用多点接地式(即在该电路系统中,用一块接地平板代替电路中每部分各自的地回路)。因为接地引线的感抗与频率和长度成正比,工作频率高时将增加共地阻抗,从而将增大共地阻抗产生的电磁干扰,所以要求地线的长度尽量短。采用多点接地时,尽量找最接近的低阻值接地面接地。 # s- o9 [5 \+ {$ U8 i, y9 Z
( H U6 V3 h0 A$ o# j5 j
3. 混合接地工 3 a+ Q1 S* {- a/ D$ B+ x: G
5 O, x$ G: \3 Y U$ G( C4 ~3 A
作频率介于1~30MHz的电路采用混合接地式。当接地线的长度小于工作信号波长的1/20时,采用单点接地式,否则采用多点接地式。
! N/ B/ e9 x/ i/ S7 z9 s. n, h! I; N
4. 浮地浮地式即该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连接。其优点是该电路不受大地电性能的影响;其缺点是该电路易受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使该电路的地电位变动和增加了对模拟电路的感应干扰;由于该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连接,易产生静电积累而导致静电放电,可能造成静电击穿或强烈的干扰。因此,浮地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浮地的绝缘电阻的大小,而且取决于浮地的寄生电容的大小和信号的频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