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流程的制定:
# G4 j( H! a( o( |9 R5 b5 l; \; Q
+ C, A" N& U# r' s; z0 g) P一般失效分析部门对不同的产品分析都有一个基本的参考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大的方向可以按照流程来走,但由于分析目的,失效模式,分析资源,时间要求等方面的不同,每一步之后的分析方案可能都会不同,需要在每一步完成之后重新评估是否需要修改分析方案,所以失效分析有一个基本的分析逻辑,但没有一个标准流程。经验丰富的失效分析人员会在分析前就有一个大概的分析思路,把可能的风险考虑进去。一半分析流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见下图:
% D% k2 [; E. |& T7 x
/ |- \/ S% h# T9 M第一部分 接收失效件以及非破坏性分析5 l) e) F+ Z/ t, S: P% g. _8 ^# j" s! v
& ?8 z7 l p6 k0 O B( g/ y
这一步是FA 主导的工作,在收到失效分析请求后,确认基本信息是否齐全,尽量完整地收集相关失效背景信息,如果缺少必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请求人或者直接和客户进行了解,这有助于确定失效分析思路,制定失效分析步骤,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分析效率。失效分析请求单的第一部分一般就是这些信息,需要了解的信息有:9 R; x- z6 N. r( R5 @
$ M; o: Q4 s# h3 E/ K. {6 k
产品生产数据(型号,时间,批次,良率),是否为新产品,是否有更改8 v' a& F" U- ?
失效模式与失效特征,失效率,性能,位置,形状,颜色,储存条件等
" M2 }* p% b0 g. j/ h6 G" G0 p产品的失效是系统还是元件,失效发生的工序 (生产,测试,老化,应用等)2 g# d3 r8 m9 z* C
产品的应用平台,应用是否做过升级改版,工艺或材料更换等
1 X. j! I& J2 F" y, w7 C4 q应用环境(温度,湿度,电压,电流,上电,断电,振动等), 是否与环境变化有关
+ u' x3 M9 {, v8 o2 W是否有ESD 防护; W( _' v3 Q* R3 K, x3 \; R+ i: \! Z
在样品的接收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有些样品是对静电敏感的,比如半导体芯片,分立器件等,一定要注意防静电操作,不然有可能引入新的失效模式或者改变失效模式。收到样品后还应在第一时间做好记录和唯一性标识,以免后期搞混。收到样品后需要拍照记录样品当时的状态。
/ j1 U' i; N+ y4 K" D
7 K5 l5 w2 |) Z后续判断分析顺序,流程等,确保不破坏产品或引入新失效机理。通过非破坏性手段鉴别失效模式,确认是否能再现, 然后对前期分析进行总结,判断是否需要破坏分析,有必要的话与技术或质量部门会谈,反馈初步分析验证结果并研究进一步分析方案,或者与客户进行定期沟通。
) B& c4 E) o. ?8 d+ Q
+ a- A' _6 X9 m9 _9 Z通过简单的外观,X摄像等非破坏性分析,1/3 的失效可以得到确认。
8 n) Y8 v9 U$ t& {- u: k) j3 T/ D+ }* e- |7 {3 T) t
第二部分 破坏性分析及结论认定: E+ V4 Z* @$ m3 Z/ v
2 \. }! X$ i$ r: c1 L
这一步由FA与技术等相关部门协作完成,这一步要做:$ d/ P8 D, K: Y* ^& n3 v
' M6 q D; ^6 b
破坏前进行确认:是否遗漏任何证据?(图片,数据,条件,步骤等)
8 S9 F: R* u4 q! E破坏分析的批准:是否需要得到许可才能进行?如客户,或者技术/质量等部门
1 g \$ @! d4 y' V, Z% _确定破坏方式:如机械方式或者化学方式?可能的风险有哪些?
; d# _. n! a, k破坏过程中的记录:对发现的异常及时记录(图片,文字,录像),随时暂停以进行评估
* v5 Z Y2 Y" X" a% M: r失效定位:找到并对失效部位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确定失效机理
7 b- d8 B& W) R' A% c得到合理的结论: 综合分析,最终所有证据能够支持结论" d ~, x8 P; y/ s5 W6 T5 s
: s& }! i8 I$ D- L& x0 k) m( g
1 o2 I' M t7 G$ o' t0 O- g# u2 p. A
失效定位是找到失效原因的基础,不能做失效定位的原因:
! f/ U3 b* A* K, _% N1 f7 l
& P/ G6 c5 j& S% v7 J( g0 \$ l6 J: E产品结构复杂,产品数量少,缺乏经验" F ?- D4 N* g/ `! f9 `7 z
不熟悉产品的设计原理及结构,没有参考产品& t" T# H3 y# D: A* n2 N$ a
缺少或者没有充分利用分析手段,缺少必要步骤或设备- e1 C/ w& P0 {8 Y/ {3 s
分析流程有问题,不合逻辑导致无法确认最初的失效- m9 x2 Q: l3 H5 h) j; _' R
操作者的失误,比如样品丢失,损坏,改变或者引入新的失效机理
. i6 ]' S& L+ g3 C( v$ X" w3 |/ ~第三部分 采取纠正措施
7 ?) y+ B# }5 R7 j) D9 m' k* z3 @( T! B: Q! {8 f
一般是由FA部门支持,其它部门如技术,质量或者工艺等部门来主导整改的实施,这一步要做:
[0 b# z6 D4 I9 O
1 o* n6 m* N" Y/ C! A7 s针对失效分析结论进行确认,并采取纠正措施- ]* t* \5 a w/ K3 P6 D) m
对有效性进行确认,跟踪5 n) G/ D" J+ b* j3 }6 A
/ m. _1 _5 u8 r9 d3 R& V
8 V' K, q+ m' _- L% w
下图是一个电子产品的基本分析流程。4 T" t! g t C0 A& g
* C- {8 y9 I3 s# e1 Q+ R, e
9 d! [' K+ h. V: ~% I8 M9 ?1 p6 r: d/ ?( u2 i1 |!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