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ooo 发表于 2013-3-21 21:58 & y$ w8 p+ H7 X$ ~9 c
根据你的DDR速率看吧,一般DDR2等长做大pin就可以了。DDR3以上就要考虑封装延迟和负载效应等。否则即使等长 ... * Z) Z9 h& Q* u
个人愚见 : 我觉得还是得首先搞清楚DDR这边走线为何要等长(或者说走线长度相差不能超过多少)?他的Root Cause是到底什么?9 h, M- A: B+ v! c- T0 e0 L; c
5 b4 Z2 o% P/ z) Q走线上的等长,那仅仅是一个经验值(或者是芯片厂商给出的值),不同的设计或者说不同的板子设计都是不同的,至少应该存在差异! 如果真的要死扣等长是 pin-to-pin 等长,还是die-to-die等长 ?我认为应该是 pin-to-pin !!! ' k) ^ ^0 S7 A! q% M
1 j- C- @. Z% ?+ X
“从DDR的IBIS文件来看,不同pin的电感相差较大,估计pin到die的长度都不等”
5 r; j5 T0 `9 X2 R+ P, U7 N O虽然从DDR的IBIS文件来看,不同pin的电感相差较大,但是如果仔细的看DDR/DDR2/DDR3...的IBIS文件,你会发现,相同的总线(例如地址线或者数据线)都是调用同一个Buffer的!!而且相同的总线一般也会调用相同的Package参数。如果调用不同的Package参数,这个要计算不同的参数导致信号输出的时延的差异。 至于pin到die的长度,不是Micron不提供,而是IBIS文件规范里面根本就没有这项参数! + M9 ~$ b. c; b
* Z; V6 d" y3 g* Q" J- @& V* }$ i4 ]/ k这样说吧,你通过DDR的Datasheet给出的参数(这个就是时序的问题),最终计算出,总线之间的时延不能超过 X ps (假如100PS吧),也就是说你的时间裕度是100ps,那么这个100ps * 6in/s(信号在Trace的传输速率)就是走线长度相差不能超过100ps * 6in/s这个长度(最好控制在这个长度以内)!! 这个是Root Cause! 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下次你就不会去问Micron和Xilinx那帮FAE,封装中pin-to-die的长度(Package Length) 。 他即使给了你这个参数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 x" {" ]- v8 ]: A1 c
3 R- c2 A: A- i& a1 V
谢谢 ....
8 `( C0 t- U- H9 h, D: u6 K0 o# N* }" p. J* ^" \/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