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4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耕硬件11年,遇到瓶颈是转行还是继续坚持?丨版主采访(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9 15:05
  • 签到天数: 33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2 18: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lexwang 于 2020-4-28 09:56 编辑 8 c# \2 O! X0 W" F9 K

    ! k( a7 R5 \* o- F7 v) ?5 w
    深耕硬件11年,遇到瓶颈是转行还是继续坚持?丨版主采访(二)
    EDA365原创   作者:巢妹
    2 _9 I/ S) v9 A% s
    人生海海,我们总会面临很多选择,有的关于生活,有的关于事业,也有的,关于梦想。
    2 f0 S* q9 q. z) ?/ v
    既然是“选择”,一旦做出行动,就要承担起选择带来的后果。
    + I  Y% K2 ], F5 ]2 b+ N; H2 t( S' E; k" a
    于是,站在那些选择面前,我们或年少轻狂,或小心翼翼,或踌躇满志,或举步不前……都多希望有个人告诉你: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哪一种才是最优解?9 n/ B; `* t# N7 {: h
    8 e& }1 z- {4 s  D3 @! E$ C. A
    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守株待兔、伺机而动的猎人,但很少有成竹在胸、信誓旦旦的预言家。3 u% q6 j' Y& r7 A2 O& ?+ P

    & K8 E! B( [7 g- I1 E关于那些还没有做出选择的未来,你都知道答案么:' T: q' E  E/ C5 u. }: K
    # @3 n! t$ @6 S. G, _
    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是选稳定的大企业还是有挑战性的创业公司?
    " X/ m2 K0 Z* h. m0 t
    8 _" s$ U6 t2 V& Q2 }电子硬件行业来说,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8 W: H9 k7 k6 D7 a: Z9 Q9 d
    . T' q& f) z0 X! e$ R* z& yPCB基础薄弱的自己,是应该闭门自学还是参加培训?
    1 p9 h+ ~$ V2 n# X7 @9 u- H5 w& |; ~6 h7 ~* f; ?4 P+ t1 M
    在一个岗位待久了,是继续深究技术还是转为管理?
    * z; ]0 i& m) ~" s! f  q6 {* v7 p# D. q
    扎根layout已经11年了,遇到瓶颈是转行还是继续坚持?
    ' H' l# t( c. k7 d6 a7 N$ V) X" o2 ]5 ^

    1 Y; n5 u' y) w& t; c既然预知不了未来的路,也无法确定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选择是否正确。不如看看从事PCB互连设计20年的老师是怎么选择的,也许你能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自己的答案。: @- P0 I% ~" Q9 Q4 y: y2 L
    ; t$ h, q( T  \4 [- e( x4 t* K: r

    & u$ M7 ]5 k1 d/ Z
    . j* H6 i5 H* c2 `

    / P) j9 j8 G! f0 m1 H
    本期嘉宾
    8 x( `% w% @4 X" E+ n" P7 H$ s
    EDA365特邀版主
    杜正阔老师

    1 B% r: \) y; \; g; h$ q9 }8 |- h: b9 D" F7 c
    * T" Z3 M: |7 ^, @; R4 @" T1 m, E
    大家好,我是杜正阔,从事 PCB 互连设计将近20年了。& Y  B# z) T  l4 u5 B; q1 |1 g

    . t- x! H# h  z9 B9 o; G
    , F8 J: T3 o  p5 ?, z" l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时,是有过转行念头的。因为我本人并不是电子专业出身,而是学计算机的。, P; ?! K- O+ b0 A5 v6 z# I+ ~! W
    ; P7 k- ]- E1 ~( K! S5 u& ^& F6 c

    7 a; \: ]7 z9 X当初找工作时,算是阴差阳错、误打误撞进入了PCB行业。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现状和自己预想的并不一样,是有过换工作的念头。; R  ^) [& j% _

    5 @$ e2 s7 |( v4 `# F+ Q记得那几年软件行业刚在国内兴起,计算机专业也有编程基础,就想转去软件行业,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4 Y! y: |, U# u. t
    4 D9 h% Z+ m. i9 B% d$ X, E% |
    ' C3 Z  i. O1 Y* j4 z
    % ~7 j, l* t7 r) {  ~0 \
    所以就一直深耕于PCB行业,慢慢的发现这行也挺有意思的,可以研发出很多新的东西,好像逐渐融入了这个行业,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也挖掘到了它的魅力,并深深的爱上了它。
    $ O; @' D1 @: `7 }+ Z2 Y
    - B% O! W2 d0 |& P! e, i. D$ ]
    * e+ X7 V! [) p' L. Y
    所谓的 “兴趣点” ,也许是自己坚持多年的法宝,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2 d4 H9 i! y, ^& l
    1 z$ R/ X1 h( M" V- G3 u首先,一个原本无序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非常漂亮有趣的作品,这样的成就感是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
    : y$ ~8 M  J7 \1 X/ G# b2 V0 K* r$ O" `
    4 ~1 q+ O7 _1 C9 f/ d+ C
    ) M8 u; M2 E% s1 C) L, A* t
    其次,软件工具的二次开发,这其实也是编程,能够提高设计效率。
      [/ Q* V8 n2 R' r
    9 N+ U3 \4 c# u, c( g3 a另外,行业中一些较专业的内容,在产品当中是怎么体现的呢?或者说当产品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去解决?5 j) f% [6 d! ^8 A( ?( U& _
    ' b7 w; S# v7 ?8 n. y4 s
    这些问题你都会想要去寻找答案,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提高阅历和经验的过程,而做硬件研发主要是靠经验的积累。技能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遇到一个问题,我懂你不懂,我为你讲一遍之后你懂了,我也会觉得非常满足。
    # E+ {" \, u8 K" R2 e, z3 F: L% i% h/ D6 C1 b6 j0 \/ s9 x

    # t; D9 ^- ?- k; X" Z2 a: E  x$ N  Z, n
    % j9 G, L6 k* n- K4 Q0 `9 N+ X1)去创业型公司还是大企?9 a+ y" n5 u' o# r
    + [$ H& u3 s# f5 G0 D7 X& b( s4 Z
    @小黄啊   22岁  微电子专业应届生
    * X; I/ t. F  S. u: e; g) y杜老师~我今年刚毕业,最近在找工作,想问下PCB互连这一行,第一份工作的薪资一般是多少?我是选择去有挑战性的创业公司呢?还是去稳定的大企业?/ o) t. H% h% }# M, {" q
    & v0 f! k( C/ Z6 S
    无论哪个岗位,既然是刚进入社会的职场新人,首先心里要明确一点:钱不是唯一目的。
    / M6 l) m$ l4 ]1 K2 y9 Q, [. t# W9 b$ Y# D4 h0 w0 S( a
    . p9 g2 h1 I# [4 p" {
    刚毕业的头几年,工资能够支撑你相对愉快的生活就可以了,不必有太高的追求。因为在这个阶段,工资只是维持生活,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未来的发展,不要因小失大。
    " e& P& v; J, v! G# {* C; c3 ^) x
    8 r0 A: R- t: k, l& m

    ' A0 p- I4 x! W/ w创业型公司和大公司,这两类各有各的特点。
    % `" m7 A) n3 F8 a5 k2 p4 \7 G
    " h( ]7 o" q2 s& `( ^

    0 j) H3 }( G/ a; S" t9 r2 ~大公司的体制、流程、岗位等,都已经较为明确和完善了,其岗位和工作内容也有明显的边界。在能力提升上,有机会让你在某一个知识点上面挖的更深,可能几年下来,就有机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0 `0 y7 A1 X( I  l0 Q

    6 |( I! s  m) S9 I. u( h6 ^3 b

    * c2 t! e! o# m反观创业型公司,工作内容和边界相对而言是比较模糊的。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希望你是多面手,需要你什么都会做。这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也是个锻炼的机会。
    6 }- R6 F& a% f3 u
    为什么说是机会呢?这种创业型公司,一般会有人带你,甚至是比较厉害的人,你可以请教和学习,这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横向发展是非常有利。7 B$ |1 T. }$ % Y) W2 `, z+ \" S5 |5 Z

    0 {  |1 i4 I1 n+ f+ K4 \

      }# G3 |7 ~2 [6 Z那要问是大公司好还是创业型公司好?其实是看你适合什么样的类型。! P  Z' h  b- z' V5 R
    1 L3 \: N9 Y  I' f2 x

    ; O# [5 M/ y9 }" |1 ]( F* J7 O若你喜欢做技术研究,喜欢技术,适合在某一板块深耕,那你就去大公司。大公司会让你在某一岗位上做的非常精细。
    , b2 N' t- ~4 F' H& L& z; D) J& }6 E1 w1 C
    若你是管理型,擅长统筹。那你就去创业型公司。创业型公司的事情多而杂,而且是多维度不是单维度的,对于综合能力的要求会很高,需要你有统筹规划各方面人和事的能力。
    . _* K7 v7 D4 A  [! |2 ~+ I! d" n
    + `1 B: P7 A; E4 {. |当然,并不是说大公司就不适合管理型人才,只是机会不太容易把握。. s' z7 b7 g+ l
    8 g/ [# s: |5 F( G- O
    凡事不是特定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 v1 d9 L6 k8 F" v" r( B: {$ b6 U" I" {4 p# m  _: T9 [
    回到这位同学身上,若有机会,当然可以先选择去大公司历练一下。+ s% k; v/ `6 F' b6 i
    # {) G1 g0 J; s) l% N7 I
    但进一步考虑,如果你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大企业是很难呆得下去的。因为它对人的束缚性非常强,对员工的执行力要求很高。8 ~" V$ g* X/ X* Q1 E

    1 N7 l9 f* ^" J9 A! e5 T/ E- A

    - D4 z1 r, K6 |' X/ A不过如果自己觉得机会难得,非要去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待的时间没有必要太长。因为大公司的流程很规范,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执行力很强。若是待的时间长了,你的性格、想法和激情就很容易被消磨掉,就会变成所谓的“老油条”。3 M& K: t7 y4 N& A
    : M5 k' x. S- L, J$ i

    . @7 F  q) o' W& V+ y0 w7 v创业型公司反而更适合有想法的人,你可以学到很多,不论是经营管理方面,还是市场开发方面,或者专业技能等,都可以接触得到。而大公司是不太提倡跨界的,你是技术岗位的,就只能做技术类工作。所以相对而言,会单一一些。0 A) w5 E; ?* B% f

    ! d5 L0 H2 ^0 H从能力提升的宽度上来说,大公司所收获的是狭窄的。但是从深度上来说,却是非常有利的,在某一个技术点上,或工作内容本身,你可以做的很专业,也就意味着这个技术点的知识可以有很多很多,适合单点突破。
    : ~2 B! a& E* t2 `* r% `; f* q% {& I
    ! g/ P: m$ @! U/ |. j

    2 A4 S6 j. }, k% t两种类型的公司各有特点也各有优势。- s9 R" h: v$ N. s! n
    ; S; z. {) C# C9 I  Y/ \
    大公司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进的公司平台好一点,那起点就会高一些。
    * `5 f8 V7 T2 w" @4 i& H% A
    : r& Q$ u3 {: i4 B% j0 [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吧。
    $ Q/ B6 e* M+ S2 P/ p, E2 o
    2 V  j8 V. d. [* r" h9 O$ g

    ) c7 _4 n2 J) _: [2 K% d5 a- o2)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 o' t: E( W7 S2 V5 \% B1 N+ c8 J5 F
    @圈圈   25岁  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2 o+ C* [: l' }5 D; A5 Y
    杜老师~我刚读完研究生,我听说刚进社会,要先去大企业镀一层金,这样简历上会好看一点,以后跳槽也有优势一些,这种观点对吗?
    & J3 @! F5 |2 N. |% S
    1 i1 k8 b" f$ a7 C9 x& n

      `: x0 n' f$ z' K1 C0 e9 d确实可以这么说。这也就类似于以前经常会提到的一个问题: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 U) y0 N% @8 B5 Y
    : Z- _( n+ Z: g/ s
    : W/ S' ?% j6 A7 k
    学历高是一个敲门砖,就相当于背景好也是一个敲门砖。+ g9 g$ @. T2 N6 _5 B
    & h( S( D7 h' X4 a5 p- n$ K' h
    在同等情况下,相比其他竞争者,背景好的竞争力更强一点;面试的时候,被录用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o4 z$ U& c$ v) b4 H
    / _8 X7 k$ e# r
    但这并不代表好的背景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所谓重点大学也有“草包”。即使有大公司的背景,但是真实能力并不匹配,这样的人迟早会现出原形。) b! o2 {7 U4 `4 W

    * h! Y" i$ |- S7 [

    9 j8 }' a) B* `% s+ v
    * x  ?/ k4 i0 L: m2 N8 v, [# N3
    . E8 `, }3 }* d0 f9 j. h
    6 o; u) X- X( j- j" `闭门自学还是参加培训?
    ; p; L5 l2 }& \: c, v3 [2 ^5 u
    & s' a3 w' u* C8 ?, d0 y+ }) @0 Q
    & U$ S! u; Y/ ?( ~3 L8 g# U* d3 ?9 i@刘工  30岁  工作8年.- U/ u8 R( Q2 ~; [9 ~
    我已经参加工作八年了,但是这几年还一直在生产线折腾,从事的也是比较基础的工作,想学画PCB板,但是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我要怎么办?  U: v* j2 {( p1 V" D
    " f+ a/ E8 m( w3 t' C3 U! R7 l
    所有靠经验做事的工种,单靠闭门自学,是很难有长远的发展的。
    & C; i% D+ K( U
    % k  }' D0 {, }4 O5 T一种较为省力的方法是:你找的工作是有老师、前辈、或者资深员工给予指导的。$ a" q. m' ^& c8 i- e

    ) G* V8 ~# y2 o" v7 X# O另一种是参加培训班,培训老师把你领进门,帮你解决方法论的问题,但是无法解决系统性问题。! `, Z2 J5 J# v: u: G
    & j9 [2 h0 \% ^: p; R. d4 _3 K5 Y
    ; F) r* @0 ~7 k6 v
    具体到某一个项目,甚至到实际的产品或技术点上,是会有一些环境要求的,培训中学到的东西没办法生搬硬套。而刚进入行业的人又不具备这样的平衡能力,所以实践起来会觉得举步维艰。4 a- e# r0 o3 p

    0 M" N- N: k6 e1 C% U所以,靠经验做事的工种,一定要有人带,或者公司给你机会去试错。在错误和问题当中成长,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7 }+ \2 B2 R7 _! x4 {8 E/ t  r( {, {
    9 I+ B- a: s: g同时,要明确的一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他的工作时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工作时间长并不一定代表能力高。6 v* d  M$ T" |/ ?- u+ A$ w' Q
    ) W1 f9 H* z9 _6 t: a3 U0 ?, X
    也许前面几年确实是在成长,但之后的工作则是一直在重复性劳动而已,这不叫成长,这叫原地踏步。4 M5 _; X7 r9 x0 V3 q
    ; s% @/ l4 K" R' x! w
    8 a4 c1 _/ B$ |# I2 Z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现状也是如此的:当自己的工作时长和学到的技能不成正比时,就会产生来自年龄的压力,内心会开始迷茫和慌乱。: E8 [7 p3 l3 @. t6 v& P' K. `

    % h! V, z7 C; u* @那怎么调整这种心理状态呢?" `& C. w7 }% [" f! j( T) K
    ( b3 j2 H# v7 o3 G/ [- S
    8 D' \& i! t5 O. v( F# X8 {$ g4 M
    问问你自己,做这份工作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成长?& }3 e' V8 r* r  T1 ~. ~) S$ I1 t' w
    0 d1 _4 A: v% r7 t% e8 @$ B
    为了挣钱,那可能工作本身就是无趣的;为了成长,对收入的要求就要适当降低,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多数的现实往往是:工资也不高,成长也很缓慢。: g2 W. N  z# ]7 h

      l" W6 {- P6 y- e
    6 ]0 g0 @* \8 Z& `9 g1 g8 S! l; L9 t
    4)深耕技术还是转管理?
    3 G- L9 ~% s3 Q' s6 H
    ; @5 W& E* ?& `, g8 |# e: M- @. I# }0 L# G4 f) I
    @小闫   27岁  工作5年
    ( }/ |  E( c1 Y6 f! q想问下老师,从技术走向管理要多长的适应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要有哪些能力储备?4 {  d0 o8 k8 e, o* o

    / W0 ~* J5 C( i& c3 H3 I首先,没有情商的人不要做管理。情商,受个人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共同影响。花费时间努力学习也许能提高,但本质上很难改变。5 O. F) V# b: p4 i

    ( G% e* U5 Q% ~
    其次,所谓的技术转管理,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管理,并不是领导和被领导层面。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分管事是管人,一个跟技术有关,一个跟人情交往有关。
    3 z$ R9 V/ p' Y6 A
      H( T8 h: |1 N# V5 Q" s0 V, g; V人的思想很奇怪,旁人很难左右,所以要想做管理的话,你的情商要高,情商高才有可能改变下面做事的人的思想,而事情本身是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的。+ B0 a4 S9 f( x( C# R# x; n
    9 u# \  n; U6 ]3 K' z: ?" q5 W
    / N0 o! Y/ K& p( F9 X  ^3 i
    举个例子,拿pcb互连设计来说,内容要怎么做?流程是怎样的?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通常是较为固定的。
    ' t; F5 d7 y% Y: r2 q# Z
    " j7 i. b# C6 m  i6 e3 s! j# d/ E9 {所以就事情本身来讲,这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反倒是做事的人难以“管理”。8 F6 s, x6 d/ \- w7 d
    9 r: G# b$ i' O9 y" m2 F
    那要问这个过程得花多长时间呢?这个不好界定。若是合适的人,刚好有个晋升机会,再加上情商较高,并且愿意学习管理的相关知识,最后花上一两年时间,管理一个小团队还是可以的。* m3 Q# s$ X. }: e+ w
    # A* c% E* S+ R3 ]" c
    关于知识储备方面,既然是技术管理,那必须对完成工作有关的技术有所了解,对无关紧要的细节无需关注太多。9 n1 o" E, P4 w$ X* ^1 R
    ' A) o1 F, ?% d' b, m  f% \& \

    2 A9 E$ ^/ t. V9 @: K比如新技术或周边的技术跟目前的项目有关,作为管理人必须有所了解,起码要听过,最好能见过。至于怎么做出,则不用过多关注。
    & l5 Y% P, E/ q8 S  }' p3 _7 [$ k
    ! m, O0 Y; C5 S, d) N越往上走,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 Y8 E$ Y* w( s: w% B
    , w2 N* I2 Z3 @1 e

    % W* b1 g1 \' O4 R
    + d$ r# W# A- }# A% Y5)继续坚持还是转行?) K# [, x! r5 k9 j+ n
    5 H! o: M9 N, s: a2 U3 h

    9 U$ u4 S. Q2 {! O4 C@peter   34岁  工作11年; E* q4 t/ D5 \) P& G
    一直从事layout,在这行扎根了11年,做过主板、服务器等。但是现在遇到了瓶颈期,想转硬件,下一步该怎么走?
    + p+ l/ l) n: \& q+ @$ V3 u9 ~* n
    " A0 A" z4 Z8 l) x9 }) q* b. B2 z, B# Q# k7 U7 S$ M
    我以前说过 “PCB是一个梦想的舞台”,是因为PCB涉及的维度很多,比如说SI/PI、RF、电源、散热、成本、生产等,所以这些方面都要有所涉猎。
    8 b$ b% Q1 i0 q  r: T1 A/ Q+ Q4 I8 ?% B1 [  P/ i
    ) j8 a0 z8 Z8 V! H; ~
    这位同学在工作经验相对丰富一些,但仅仅也是集中在 layout 本身。至于上面提到的相关,有没有横向的发散学习呢?这个是很关键的。
    1 q6 H# v& m5 R+ C5 P  T. y6 K) L7 N# h* j1 c: J" S- w- x, t
    layout 在一些大公司有专门的岗位,在某些创业公司,只是硬件研发的一个环节,并非有专门的岗位人员。做过服务器、主板等产品的人,应该知道这对岗位人员的要求会更高。1 F% I1 O$ {  h
    4 ^+ V0 ^6 J2 W3 ?6 \, A/ g4 J+ z
    由于高端产品的硬件原理比较复杂,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反倒是小产品,比如平板电脑、VR眼镜、智能手表等,在硬件要求上相对简单,所以如果是转这种产品的硬件,相对会容易一些。
    " o' U! i8 f6 T; d% i# z& [
    2 C  [( q+ P' d7 o4 }" nPCB这一行,纵向来讲,上到硬件原理,下到生产制造。横向来讲,SI/PI、电源、EMC等。4 s# w3 v! w# y

    2 @3 ^+ d, r! y0 \& y' n7 M

    ' A8 f% c" k7 N* Y: }! W所以 PCB 要转其他方向都有可能,就看你在做PCB的过程中储备了什么?同时能遇到什么样的机会?
    . X" Y1 X( J) `, A9 D5 A+ E# ^/ y$ A$ S9 D% \1 `
    例如在做PCB的同时,储备了EMC方面的技能会,刚好又出现这样的机会,这样转行的话就容易一些。
    4 T; D' K- h! I/ Z  l& f2 [6 X2 c
    3 |% n9 v2 |: U3 r
    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另一面就是可能会走到一个比较窄的胡同。走向一个更细的细分领域。7 h! z& G2 I$ x6 ]6 ~# @
    3 N" x+ W( h" V/ w
    当然,并不是不建议转行,每个人要看准合适的方向。
    ! t9 I2 Y& y7 h, ?0 X/ j  J9 w/ T0 m/ a) ?* b1 U
    例如想转SI的话,PCB的要求比做SI的要低,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储备SI的相关技能;其次有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再次,转去做SI之后,关注自己的能力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然,SI门槛高一些,收入一般也会比PCB更高。
    7 {6 b% A! N" [' r# a# p2 N9 v3 C0 _* E* t5 K
    - B6 @; D/ d: S: o) p
    )7 d3 ~- [( i! o
    - i" E, o8 F! @5 ~0 K
    最后,说点我想说的心里话。5 B5 w3 |0 d* I# D" M; q3 o" K
    8 X& q( g& W# G+ U

    : d1 D: @$ Y5 a9 m每个人,在没有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之前,先确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自己喜欢、感兴趣,并且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那是最好的。" U: }) C* @3 A$ j/ [
    # i2 t, u+ {5 \9 s: G- {6 [
    但是我们都清楚,很多时候现实并不是这么刚刚好。所以,若能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虽说不一定感兴趣,但在后面工作中会慢慢发现乐趣,也是可以的。0 K- \  L4 _0 m

    ' w$ d5 g2 M/ v( U; `6 R) u
    每个岗位都有它的特点和类型,要先评估自己,擅长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然后再去选择做什么。( H  H  i& o# `9 P# H2 D
    - j( n5 [3 |" O" ]
    , i+ o: R+ `' {) d: u
    7 F* v" b/ M  d
    现在社会诱惑太多,导致很多年轻人可能比较浮躁,进入一个行业之后,会把关注点放在其他东西上,如工资、环境、上下级关系等,并不是说这些不用关注,只是它们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自己。. ?: F. Z) K  F! ]) H$ G) r

    # p1 [6 w3 T8 h' m* Z5 p8 Y2 ?' r0 k同时也希望每一个在PCB互连设计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人,都能坚守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所选择的,为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奋斗,不忘初心很重要。、; / i) t+ b8 Z- l" e: u
    ! y6 V8 m8 X( X3 I+ A0 d

    # L& X" t5 F; f$ I: Y- k$ o4 Q) R* s$ g4 ]1 Q
    5 E5 O* m! B( |* H2 F
    * q7 ^) L5 Q- K, g" {; S! n7 f
    出品丨EDA365
    原创作者丨巢妹
    插画绘制君君
    9 w- D" A  E$ T: |/ e; T& _3 E9 `8 j7 B' y2 C" j; S" g* ]  Y7 ~
    3 {- c7 T! \& b3 j$ W" H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 Y# G1 d/ l6 ^2 F3 u

    2.jpg (25.86 KB, 下载次数: 9)

    2.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21 15:59
  • 签到天数: 313 天

    [LV.8]以坛为家I

    3#
    发表于 2020-4-30 15:55 | 只看该作者
    图一不错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4-28 15:24 | 只看该作者
    遇到瓶颈的时候调整心态还是很重要的

    “来自电巢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05:41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