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讯板设计-通孔背钻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1 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单板类型】
通孔背钻板
【Pin数】
11933
【层数】
26层
【最高信号速率】
25G
【难     点】:
1.25G的高速走线的注意点$ p3 {! e7 |: g% C/ X
2.10度走线6 W7 @- }# w' c3 [' x9 K6 E# z
3.背钻的应用, c6 P4 r! O+ j/ c. i- c1 u+ w
4.过孔的优化
【我司对策】:
1.        布线完的整体
' o( e' U7 U& |) a! n
2.10度角布线
no straight vertical, horizontal, or 45 degree routes longer than 1". Either route at angles in between 5 and 40 degrees and 50 and 85 degrees
7 ~# k* v2 ~+ }8 }! D0 E10度走线普遍解释: 在估算通道损耗时,一般会认为介质是均匀的。但是事实上不同的叠层会使用不同厚度的 PP(聚丙烯),不同厚度PP 的构成是不一样的。PP 主要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波纤的经纬交叉点和空隙中的树脂含量不同,这会导致介质的不均匀性,主要是波纤交叉点和空隙中的Dk 和Df 值区别很大。在最坏情况下,一对差分走线中的一根走在交叉线上,而另一根则走在空隙当中,这样差分对的传输延迟和损耗都会不同,这将造成眼图的闭合和造成EMI。采用Intel 推荐的10 度角设计就是一种常规的解决玻纤效应的做法。

& h5 @) S9 W% g9 e# ]- Y; q+ e3 l8 |' i6 g( m+ F( o# L. R+ @1 O
3.过孔
客户背钻的大小是要满足30mil没有任何的走线和铜皮
# U& d# X) v8 b8 `: Z+ \: O高速线连接到0.8的BGA,客户采用的是盘中孔设计。2 c( f6 n( i" C/ ]! R/ t
  ~9 s" u9 K2 a! g1 Y$ ]! ?

5 `" v7 r: C/ D
4.间距:
Shift the 25G routes to ensure at least 60 mil gap between any vias and the routes.8 `* C5 l, P1 E! V
Also the 60 mil gap only refers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outes and the vias. Not between the 25G signals themselves.7 ~; z9 x- R; y, w2 |
客户要求高速线的走线离其他过孔和任何其他的走线要求满足60mil,自身的走线达到20mil以上
5 E2 v* U( x# h8 a8 U. D$ a, {1 y
5. 背钻
过孔的背钻
比如用19RV7的孔,那么它的反盘该至少做多少可以满足背钻要求9 i, r+ H& f9 D8 Q' Z
我们知道7的孔要用8.9的钻嘴。那么背钻反盘(或者说route keep out的大小)的要求:) T% T- X$ B2 v# n, c$ I/ S1 w, z2 \
D=8.9【钻嘴大小】+6【背钻比钻孔至少大6】+(6+6)【背钻到走线铜皮的间距要求】=26.9mil所以反盘的大小至少27才可以允许背钻。D=8.9【钻嘴大小】+6【背钻比钻孔至少大6】+(6+6)【背钻到走线铜皮的间距要求】=26.9mil
9 z- a- H  M& L4 F$ \- O0 T- d5 n此板的背钻反盘要求是反盘30mil。
# p+ A. B( G* n* f5 `1 ^) q
压接孔的背钻
要留有45mil的器件压接距离

+ e/ ^. {5 Z7 P  l6 s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11:1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