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 n( k# V6 v/ B, h3 r
) T, P# g: M, g1 \; |6 c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 |0 A, c/ K& ]( [4 L' g5 J7 U- L! K2 l- G9 l! z+ S
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据,每16次输出一次,并重新同步来自不同存储器模块的数据。DDR本质上不需要提高时钟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读出数据,因而其速度是标准SDRA的两倍。 & k# r% H2 ~7 [+ H
, R% N: v) L: BDDR2的定义:
9 f. v1 {! N! J2 ~2 J* N; X4 @5 ~. S" f& @- U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8 h j/ [: _2 d0 P* q9 W
+ y+ S* Z$ |7 m
DDR3 ! F3 D" \# F4 ?% ?
8 i8 d. X' M) V* ~: O* U5 l
! b1 d9 e" R2 y3 g @0 P1.8bit预取设计,而DDR2为4bit预取,这样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
- O% ~$ ?; B, m' {$ t8 U8 m+ e
1 d% z! a! z4 {2.采用点对点的拓朴架构,以减轻地址/命令与控制总线的负担。
: n4 {" r6 N/ O6 a
2 N; E& _& u% L6 i+ L. L3.采用100nm以下的生产工艺,将工作电压从1.8V降至1.5V,增加异步重置(Reset)与ZQ校准功能。 ) T# n* v& x7 N) s, L( E: a2 g* P
( U* t. _6 Z+ K0 l( u" G( F& J1 k% ^; J2 a
二、DDR3与DDR2几个主要的不同之处 : : i% X" r$ ]; Z4 p- P% `/ M9 G
3 n, o% t3 P8 [4 H* f
1.突发长度(Burst Length,BL) 7 z2 L) l0 y5 C
6 M. T, Y7 Y' j
由于DDR3的预取为8bit,所以突发传输周期(Burst Length,BL)也固定为8,而对于DDR2和早期的DDR架构系统,BL=4也是常用的,DDR3为此增加了一个4bit Burst Chop(突发突变)模式,即由一个BL=4的读取操作加上一个BL=4的写入操作来合成一个BL=8的数据突发传输,届时可通过A12地址线来控制这一突发模式。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突发中断操作都将在DDR3内存中予以禁止,且不予支持,取而代之的是更灵活的突发传输控制(如4bit顺序突发)。
& j& Q, i6 ^3 C. @; K
/ f% U9 R1 ]1 |2.寻址时序(Timing) 2 y0 R/ k! k- Q- ]' l ]
+ R& o, }2 b5 N9 G
就像DDR2从DDR转变而来后延迟周期数增加一样,DDR3的CL周期也将比DDR2有所提高。DDR2的CL范围一般在2~5之间,而DDR3则在5~11之间,且附加延迟(AL)的设计也有所变化。DDR2时AL的范围是0~4,而DDR3时AL有三种选项,分别是0、CL-1和CL-2。另外,DDR3还新增加了一个时序参数——写入延迟(CWD),这一参数将根据具体的工作频率而定。 ( Y. B3 P! b0 Q' V- j$ G& T- G+ f
$ n- z3 x) c- v: _3.DDR3新增的重置(Reset)功能 , o% L# Q. R {7 g
3 }- a3 \2 Z, R5 C+ L7 p6 z
重置是DDR3新增的一项重要功能,并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引脚。DRAM业界很早以前就要求增加这一功能,如今终于在DDR3上实现了。这一引脚将使DDR3的初始化处理变得简单。当Reset命令有效时,DDR3内存将停止所有操作,并切换至最少量活动状态,以节约电力。
4 L* @% _2 Y$ {+ V/ S% e5 [- x5 S$ s( ~8 h9 x
在Reset期间,DDR3内存将关闭内在的大部分功能,所有数据接收与发送器都将关闭,所有内部的程序装置将复位,DLL(延迟锁相环路)与时钟电路将停止工作,而且不理睬数据总线上的任何动静。这样一来,将使DDR3达到最节省电力的目的。 , l5 M" _, b8 m) U- ^
/ k& w6 j& P7 k" } e
4.DDR3新增ZQ校准功能
: P2 ^0 O$ o ^8 I! l* r2 b7 o
- F0 A- K- Q& R, [" IZQ也是一个新增的脚,在这个引脚上接有一个240欧姆的低公差参考电阻。这个引脚通过一个命令集,通过片上校准引擎(On-Die Calibration Engine,ODCE)来自动校验数据输出驱动器导通电阻与ODT的终结电阻值。当系统发出这一指令后,将用相应的时钟周期(在加电与初始化之后用512个时钟周期,在退出自刷新操作后用256个时钟周期、在其他情况下用64个时钟周期)对导通电阻和ODT电阻进行重新校准。
5 G# ]& n! B% y& t2 F1 Q" a! S- J/ r. A8 e+ s' l
+ [8 e- [' }$ }/ p
5.参考电压分成两个 a# i# { |! ^% |4 ^/ `
6 A( W; x% Z: g: A( `0 i% ?# g- n在DDR3系统中,对于内存系统工作非常重要的参考电压信号VREF将分为两个信号,即为命令与地址信号服务的VREFCA和为数据总线服务的VREFDQ,这将有效地提高系统数据总线的信噪等级。 0 [5 u$ M/ r1 K
; m- v& ?+ p! }: M6.点对点连接(Point-to-Point,P2P) + y* d) b9 A! t3 t d# _
7 D" r( k; J" r/ B这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而进行的重要改动,也是DDR3与DDR2的一个关键区别。在DDR3系统中,一个内存控制器只与一个内存通道打交道,而且这个内存通道只能有一个插槽,因此,内存控制器与DDR3内存模组之间是点对点(P2P)的关系(单物理Bank的模组),或者是点对双点(Point-to-two-Point,P22P)的关系(双物理Bank的模组),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地址/命令/控制与数据总线的负载。而在内存模组方面,与DDR2的类别相类似,也有标准DIMM(台式PC)、SO-DIMM/Micro-DIMM(笔记本电脑)、FB-DIMM2(服务器)之分,其中第二代FB-DIMM将采用规格更高的AMB2(高级内存缓冲器)。 z1 }+ |$ I: G* L& u
4 n1 K5 W% ]0 s$ m
面向64位构架的DDR3显然在频率和速度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此外,由于DDR3所采用的根据温度自动自刷新、局部自刷新等其它一些功能,在功耗方面DDR3也要出色得多,因此,它可能首先受到移动设备的欢迎,就像最先迎接DDR2内存的不是台式机而是服务器一样。在CPU外频提升最迅速的PC台式机领域,DDR3未来也是一片光明。目前Intel预计在明年第二季所推出的新芯片-熊湖(Bear Lake),其将支持DDR3规格,而AMD也预计同时在K9平台上支持DDR2及DDR3两种规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