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52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入了解 pull high 电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些电阻在电学上是做什么用的?
# U7 k# E5 J7 D" c是否是传说中的pull hig?
. X1 A, d0 S3 c7 l3 s% opull high 与终端电阻是同一个概念吗?
0 B/ d2 |8 L6 m* y& B5 W& u虑波用吗?还是加电压?: u  ^! _. ?5 z3 B
最重要的问题?如果 在pcb中做走线的等长是否需要加上交叉点到电阻的长度?

pull-high.GIF (52.73 KB, 下载次数: 11)

pull-high.GIF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4-1 16:51 | 只看该作者
上拉电阻,增加驱动能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9-4-2 14:41 | 只看该作者
1.提供端口默认状态  m; Z  V: X3 B
2.OC,OD门6 S" |5 S6 K2 c/ b' Z
3.阻抗端接
, E! e3 n2 p1 ]6 F* T( n* E0 k9 u! |: b( ?3 X& o, n
等长设置在pin pair之间设置比较合理,也就不包括了上拉引入的stub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4-3 09:2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上拉49.9欧姆这个值比较奇怪,能知会一下这个FPGA的IO端口是是什么电平吗?
8 X4 Z: c5 h; M. t如果是1.8V的HSTL/SSTL 通常是上拉到0.9V的,如果仅仅就是简单的上拉,那么通常是利用弱上拉的原理,上拉1K/4.7K, 这样有状态保持和驱动能力1.8/1K= 1.8mA的能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t_king 于 2009-4-3 20:50 编辑
4 U; m6 R6 W" R0 K. G& z! G8 ?
1.提供端口默认状态" @/ W* X: s( j  F" X! }$ F
2.OC,OD门
4 _8 k6 s2 [9 j% f( y" Z3.阻抗端接+ I9 h( B5 f' ~7 L1 F# o/ F
2 U7 P7 V3 [! ~, l
等长设置在pin pair之间设置比较合理,也就不包括了上拉引入的stub; T* A$ L! B; t1 W/ L
forevercgh 发表于 2009-4-2 14:41

0 N) b% Y9 r7 i2 {" B% \- b# F- v9 X; I其中
1 {5 b7 J% j2 `4 t0 J3 _& v4 v0 \% @2.OC,OD门
1 o1 D8 P0 o1 R6 @3.阻抗端接
) c5 d5 e& m0 ~这两个概念比较陌生!
4 M* C3 y5 L9 Y  T* u3.阻抗端接 在pcb上,表现为什么呢?
* ~, w/ \6 K% G- L' p' d5 E谢谢!4 n4 Z& Y+ u) f" X  h/ _
FPGA的IO端口& {3 E8 a# b' V) b
这个说明也比较陌生!指的是rj45吗?还是pci-e?又或者ddr? 分别是3.3v,2.5v,1.5v.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9-4-11 14:34 | 只看该作者
OC,OD,指的是open collector,open drain,分别是三极管的和场效应管的一个极,如果在芯片内部open的话,没有上拉是不能产生偏置电压,也就无法开启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输出电流。% `+ }, }. |* e
( G1 C2 ~9 j4 \# n9 X1 S4 x1 ?
阻抗端接,指的是对于高速信号,对于阻抗匹配的要求会很高,否则会产生反射,造成干扰,要在源端(吸收二次反射)和终端(吸收一次反射)进行端接,尽量达到阻抗的匹配。4 p- G- s3 n; p3 `& ?8 P* j

% I' M- P+ S7 u至于FPGA的端口。。。FPGA的管脚可以自己定义,所以都是双向的,就是IO,可以输出可以输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9-4-30 16:59 | 只看该作者
图中的芯片好像是FPGA,但是为什么要用49。9的上拉电阻呢?如果单是上拉的话用K级以上的电阻比较合适,因为49.9的电阻在信号电平为低时耗电很大!做传输线匹配么? 但这种匹配个人感觉不合适。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9-4-30 1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请先确认你这个原理图的正确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1 05: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