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31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ecoupling Cap电容位置的摆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8 13: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eracll 于 2009-12-24 12:23 编辑
0 s9 T. i8 q+ U% g
& f' p# \$ |  j4 s7 D* u芯片电源pin脚的Decoupling Cap摆放位置 原则上是靠近pin脚摆放,而且电源要先经过电容再进入芯片的pin脚。8 f2 w# B& Q0 H1 w* i
      在这里有个疑问,decoupling cap 去耦原理是滤掉与其谐振频率相同的杂讯。那么假如 电源不是先经过电容再进入芯片的pin脚,是不是也同样也能起到滤波的效果?(因为杂讯走低阻抗路径,经过电容导入到地去了)
# i5 O& h. x# G2 [      另外一些BGA封装的芯片,电源pin脚的Decoupling Cap摆放 摆在背面靠近pin脚的位置,再通过VIA与电源pin相连 效果跟摆在芯片 正面 但是跟电源pin脚位置相比前者远  。这两种情况相比,哪种效果好?个人认为是前者好。 不过不是很确定。请高手们释疑解惑。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12-21 14:43 | 只看该作者
前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9-12-23 08:19 | 只看该作者
也不一定,看via电感和走线电感哪个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12-29 21: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问题:; g9 ^; H" Z1 @
这个问题你好像还没搞明白,先看看去藕的原理在说吧.
& a9 x! {$ l$ T% z- k第二个问题:# o& Q8 i; y% Q( o: ~' g7 V0 U, E
主要看这个去藕回路的电感那个更小,不一定摆在正面一定好,看层叠结构和电源地平面的间距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0-2-26 11:11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理解:根据去耦的原理,下图两种电容摆放方式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t4 a* X) b. L5 o* d
可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图1的摆放方式更好;
+ E3 r- s$ c9 o6 n! |( w有没有高手实际测量过?到底有没有差别?给个说法。
3 A2 \. }6 M) C1 T! Z9 E谢谢啊!* C# ?$ b0 U: J1 A6 r$ e5 W
( a# W; W" D+ m$ J% G( A$ u3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0-2-26 23:08 | 只看该作者
圖一优於圖二:
/ j" t1 L+ c8 O7 A1. 防 IC 雜訊往外跑 ( DeCap),兩者相當。
' M- I0 t7 Y! K2. 防外部電源雜訊干擾 IC,則圖一优於圖二。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0-2-28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pjh02032121
- B1 i/ \" b) ^/ m3 g  z3 e; B6 [, j8 d# w  ?; Q. D& `9 \
/ V) h0 e7 Y9 b' C1 z: Q4 C9 q
    图一中C63,c66最好放的方向相反,这个是一个dell的专利。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0-3-2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honejing
* [; M4 ]0 Y! S
, u$ K" }' K6 V* w& _4 l- ^, C+ Y
8 f9 D) o, o5 ?# p- p6 ~) O    根据去耦原理,信号(不管是有用的信号还是杂讯)只会走阻抗最低的路径。9 E' R4 O" _8 }8 v: M. k
图1图2不管电容如何摆放,杂讯都不会向电源的方向传播,而是沿着低阻抗路径(电容到GND)流动,所以他们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 S+ z0 g3 X; A9 c( z: J$ q$ Y" z, f2 }7 S$ b  K* L
小电容放的距离IC近是因为它的去耦半径小,大电容距离远,是因为去耦半径比小电容大;不管怎样到IC的距离应该都在他们各自的去耦半径内才有意义,否则放了也是白搭!4 U; D3 h4 w, D+ c; |4 R; c
4 H5 W0 j# o& `2 _  g& j( ^
理论是这样的。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没有自己亲测过的???给个测试的结果,让兄弟心里有底。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0-3-2 15:20 | 只看该作者
C66、C63小容量那个用更小的封装是不是去耦效果更好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0-3-4 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ykwym ) ~1 K$ S% c( u* o

- Z* m" z6 @8 Y' F! r; k
% z; |& H+ w& Z8 s1 A6 Z# o        这个先后顺序得看具体的电容容值吧?谁小谁在左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0-3-9 17:35 | 只看该作者
挑战传统啊,不过确实值得有人来测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1-7-20 10:56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第一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13:0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