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电视显示技术一直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从早期呼声很高的OLED,到逐渐成为主流的Mini LED,再到Micro LED和RGB LED的登场,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不过,要说近期最大的热门还得是RGB LED,以至于不少媒体报道都将其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有力竞争者”。毫无疑问的是,RGB LED将成为IFA25的一大热点。IFA是世界最大的家电与消费电子展,堪称家电行业风向标。IFA25(9月5日开幕)雷科技MCN也将派出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报道团,赴柏林展开现场报道,敬请期待。 那么,RGB LED是什么?为什么会突然成为热门?接下来,就让雷科技在IFA2025开幕前,先给大家端上一盘开胃菜吧。 RGB LED到底是什么? RGB LED,其实概括来说是有两个路线的,一种是RGB Micro LED,即每个像素由微缩的红、绿、蓝LED芯片构成,像OLED那样每个像素都能自发光,你可以将其看作是完全版的Micro LED;另一种则是RGB Mini LED,通过将背光源从白色LED+LCD彩色滤光片变成RGB三色光源,来实现更准确、鲜艳的色彩显示。 可以说,两种路线都不再采用传统LCD显示技术里的“二次发光过程”(以蓝色/白色光源为主,通过物理介质转换色彩),这种直接以三原色为基础呈现出来的图像,在色彩、画面细腻度等方面的表现会远优于传统电视,甚至比WOLED、QD-OLED等OLED技术的效果更好。 ![]() 图源:索尼 而且,RGB LED在亮度和对比度方面的表现也非常惊人,不管是哪种路线,亮度都可以轻松达到10000尼特以上,远超OLED技术的亮度,而且在对比度方面也并没有逊色多少,反而会因为超高的亮度带来更震撼的体验。 举个例子,TCL早前发布的X11 Max就采用了RGB Micro LED技术,峰值亮度达到10000尼特,色彩表现和对比度都非常惊人,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799999元的售价及163英寸的大小,显然不是一般人能买的(其实真要说的话,比三星还是便宜很多)。 并非只有RGB Micro LED有这样的表现,Mini LED在更换了RGB背光源后,由于背光分区可以同时控制亮度和颜色,其HDR对比度也大幅提升,因此在显示比如星空、夜景等高对比度画面时,能兼顾漆黑的夜空和明亮的灯火,实现接近OLED的超高对比度。 ![]() 图源:海信 而且,RGB LED所采用的材料在寿命等方面也表现优异,即使是长时间显示一种色彩,或是处于高亮度状态,也不会像OLED那样“烧屏”。可以说,RGB LED技术集齐了OLED的优点,同时又剔除了其中的缺陷,所以才会在OLED之后,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新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RGB LED之前却没有这么火呢?原因很简单:价格。在RGB Mini LED电视正式发布前,RGB LED技术的代表是Micro LED,价格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几十万起步。 作为对比,海信在年初CES上发布的RGB Mini LED电视,85英寸的售价仅为29999元(目前已经降到25999元),几十万的电视是买不起了,几万的电视对于影音爱好者来说,咬咬牙还是可以入手的。 正是因为RGB Mini LED的出色商用背景,索尼等企业都开始陆续跟进相关技术路线,也使得RGB LED技术的声势很快压过了单纯的Micro LED和OLED,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不仅要好用,还要“便宜”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不少朋友好奇,为什么都是RGB LED技术,Micro LED版和Mini LED版的价格会相差这么多?两者的体验真的一致吗?先来回答后面的问题:不一致。Micro LED的像素单元密度是远超Mini LED的,这也使其在对比度和色彩控制上明显高一个档次(当然代价就是价格多一位数)。 而Mini LED则是一种折中方案,利用成熟的Mini LED技术,只需要将其中的发光单元替换成可发三色光的版本即可,只要攻克了三色单元的量产技术,那么实现起来就基本没有难度。 ![]() 图源:海信 另一方面,即使是旗舰级的RGB Mini LED,像素单元数量也就是万级,而Micro LED的像素单元数量则是以亿为单元计算的。这也意味着,即使良率达到99.99%(量产水平),一块巴掌大的屏幕也会出现数千个坏点,而且这些坏点只有在被点亮后才能检测和修复,更是导致成本激增。 正是通过利用现有的成熟产业链,海信、TCL等厂商才能快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商用产品,让RGB Mini LED“后发先至”,打了RGB Micro LED一个措手不及。有意思的是,一直坚持RGB Micro LED路线的三星也推出了一款廉价版的“Micro LED电视”,随后被海外媒体指出其本质上就是RGB Mini LED的换皮版,而非真的Micro LED。 这么看下来,RGB Mini LED似乎没有缺点?成本可控、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优异,怎么看都是好东西。有一说一,东西确实很好,但是RGB Mini LED也有自己的麻烦,一个是控光,另一个则是发热。 先说前者,RGB Mini LED因为采用了三色背光,受限于三种色彩的物理性质,在不同亮度和色温下三者的衰减特性(该温习初中物理之光的传播特点了)并不完全一致。所以,面板需要复杂的算法和驱动IC来协调,确保混合后得到准确稳定的白光或目标色光,这就对电视厂商的调校和算法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 图源:海信 至于发热,这个就很好理解了,Mini LED电视在单一光源下的发热量和功率都已经很高了,那么再叠到三原色版本,其发热量可想而知。这么说吧,RGB Mini LED目前基本都需要大面积的散热板甚至是主动风扇,才能维持电视的寿命和画面稳定,这也导致此类电视无法做得“很薄”(当然其他几种技术路线也不是省油的灯,高亮度必然伴随高功耗)。 不过,这些缺点都是可以攻克的,至少算法和驱动调校已经有了突破,海信、TCL的产品都表现得非常不错。而在芯片散热、功耗优化等方面,则只能寄希望于电视厂商与半导体厂商的合作了,利用先进的制程工艺来寻找一个成本与效率的最佳点。 海信、三星和索尼,谁主沉浮? RGB Mini LED产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海信自从在今年第一季度推出RGB Mini LED的首款产品海信UX后,其在全球高端电视的出货量份额从14%上涨至20%,而且海信系100英寸以上电视占全球出货的56.69%(数据来源:百姓家电网)。 如此出色的战绩,很难说不让其他厂商眼红,所以三星和索尼都陆续宣布将在IFA上公布自己的首款RGB Mini LED电视。其中,三星的产品预计将在IFA发布后的不久正式开售,首发仅提供115英寸版本,后续再推出98英寸和85英寸版本。 ![]() 图源:FlatpanelsHD 不过,三星的RGB Mini LED电视最有意思的一点是采用了华星光电的面板,只能说三星你也有今天啊……咳咳。 那么索尼呢?索尼则是一如既往的坚持自产,所以此次IFA上公布的还是原型机,商用版本预计要等到2026年才会发布和开售,从曝光的数据来看,与海信目前已经卖了几个月的UX系列没多大区别,等到明年再发售,怕不是“发布即落后”了。 当然,考虑到RGB Mini LED的一大难点是算法和驱动IC调教,索尼和三星还是有着各自优势的,所以也不能说毫无机会,只是这也意味着RGB Mini LED将进入三国争霸状态,熟悉的中日韩大战又要上演了。 只不过,中国这边并非只有海信一家参战,据微博上的博主透露,TCL即将量产的X系列旗舰新品,很有可能就是RGB Mini LED,大概率会在IFA上展示,考虑到华星光电都开始给三星供货RGB Mini LED面板了,这个消息的可信度非常高。 在雷科技看来,RGB Mini LED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是第一次中国厂商开始主导显示技术的转向,从日本主导的LCD到韩国领先的OLED,这次终于轮到我们在Mini LED上带着日韩前进了。 中国企业在RGB Mini LED产业链上塑造的优势,正在逐渐转变成话语权,后续的其他中国品牌也可以依托这个产业链推出自己的RGB Mini LED产品,把价格进一步“打下来”。 接下来,雷科技将派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海外采访团,远赴德国柏林参加IFA2025,届时我们也将在现场给大家带回来最新的一手消息,大家敬请期待。 ![]()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1 21:1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