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OKR的优势与价值随着OKR的传播,越来越被更多的企业所认知并认同。很多企业都想导入OKR,优化现行企业管理体系,提升组织能力。但同时,如果要导入OKR,还存在一些困惑和疑虑。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澄清这些困惑,我们将在咨询中碰到的常见问题归纳起来,一一的予以阐述我们的理解和观点。 OKR管理模式有一个明确的规则:OKR评分不直接与考核、激励挂钩。如果我们要导入OKR,那如何处理与现有KPI体系之间关系呢? 0 P4 `. ? {% l! h2 F
一、是否要放弃KPI体系 7 b4 N. L% \: G( C. b S
如果要放弃KPI体系,存在一个挑战是:如何评价员工?如何分配奖金? - V/ o( R; b0 p; `# @) I, }9 D
即使有谷歌的绩效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示范,但其实我们还是存在疑惑:这是否是适用我们的企业。毕竟,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是采取KPI考核体系来管理,虽然有不足但路径、流程成熟,员工都有普遍的认知与接受。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崇尚的管理思维是: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奖惩可以激励员工,从而保证和提升绩效。
/ f6 I) e7 a, `9 J5 h - OKR毕竟是一个新的工具,是否能产生我们期望的结果吗?
- 如果实施OKR而放弃KPI体系,如何考核呢?
- 直接用分数来挂钩,就与OKR管理规则有冲突,就不能实现“挑战”的效应,不是又回到原来KPI中的“博弈”状态?
- 如果不用分数挂钩,那如何评价呢?
- 如果是综合评价,那我们怎么保证管理者是公正客观呢?
- 我们如何监督管理者呢?
/ x) E' s: x5 q- q. D0 I
7 F6 P% w! y# M7 l. m# R c3 s8 ?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另外,OKR强调内部动机。但是,我们一直使用的外部物质激励方式,这不仅合乎我们的常识,而且它是实实在在的,而非如内部动机无法言语的。这个挑战了“管理者常识”和“员工的期望”。
! A. n& l. |4 B* H; @* g% J
那如果实施奖金激励,该如何制定奖金方案呢?
0 A- `& E( _% Z+ X1 z我们建议:在导入OKR初始阶段,使用“改良”而非“革命”,逐步的推进。将OKR作为一个目标的管理工具、过程的管理工具、沟通工具来应用,逐步让员工掌握OKR管理技能,使其成为工作习惯,展示OKR可见的效果后,再考虑与考核如何进行有机关联,甚至重新思考考核体系设计。
' Q0 u/ z1 f# `4 B
二、OKR与KPI并存,如何处理两者之间关系
; N; W( J3 L5 I* W* f) |0 X) ~当下,许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采取OKR+KPI并行模式。将KPI作为考核工具,将OKR作为目标管理工具。
" U! A1 N, K, g9 ~% F2 b4 A; L首先,我们要分析考核频率及奖金挂钩的设计。从实践中,存在以下主要模式:# G$ n8 s; K2 [ @2 H( C
- 模式1:年度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与年度奖金及其它人事激励政策关联。
- 模式2:年度考核+阶段考核(季度/月度),年度考核结果与年度奖金及其它人事激励政策关联;阶段考核结果与阶段奖金挂钩。
- 模式3:年度考核+阶段考核(季度/月度),年度考核结果与年度奖金及其它人事激励政策关联;阶段考核结果不与奖金挂钩,但影响年度考核结果。
0 w: u$ H# U4 L
& d. P% M9 s; W1 E6 v5 w我们可以做以下处理: - 对于模式1,考核政策不变,配套OKR季度的日常管理和追踪。
- 对于模式2,可以考虑取消阶段考核,考核奖金变成OKR实施的奖金方案,只奖不罚。如果员工绩效差,通过过程中反馈与绩效面谈来处理。
- 对于模式3,可以考虑取消阶段考核。对于年度考核,依据KPI结果为主,辅助参照OKR整体完成情况/表现/贡献度/影响力,综合确定考核结果。- c0 v) P6 ~/ A& ]
& P7 X6 g. A3 u' z$ Z1 n; o在目标设定阶段,将KPI与OKR关联起来。
5 [0 t+ t2 ^6 ^* v根据每个阶段KPI的要求,选择完成难度大、重要性高的KPI,将其转化为O。然后根据目标,思考完成目标的关键策略,确定每个策略期望达到的效果,转化为KR。当然,OKR的要求应该高于KPI,KPI作为OKR的底线(也就是0.7分应达到的结果)。
2 _( R: [8 I O* o: _0 E* z
记住一点,我们不必要将所有的KPI都转化为OKR;每个阶段不必要选择相同的的KPI,可以根据KPI的状况和阶段重点来选择。 # M+ t s& y3 c
三、OKR与KPI并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 @, p- Y$ \! L/ t2 Q2 g虽然当下OKR实施,OKR与KPI并存模式占主流。但未来,目标管理体系与考核体系需要重塑。
/ E4 @/ m8 T# z( F. A) F" _" S' ~- }原因在于:
/ p0 A1 B: h( F: L2 m3 O. I; I0 C: p
- 考核激励模式没有根本变化。但全球绩效管理变革的趋势是:从绩效考核转为绩效发展;强调员工的投入与敬业度。随着成功实践的企业越来越多,踏入绩效管理变革的企业也会越多。当下,全球500强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踏入变革之路了,如微软、IBM、GE等。
- 太复杂。两个工具同时使用,会给员工带来工作的复杂感,简化管理是内在要求。# k4 E5 ^; F2 M4 X. g4 W6 o6 q
) { a1 r0 G5 N
对于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需要考虑目标的管理、员工的识别、激励体系几个模块,搞清楚每个模块的关键与管理逻辑,然后再思考彼此的关联贯通。
' p% Y$ q1 t% e( ?: H6 ?0 I8 f$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