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 L# l! a, U
+ c) W( G9 i- h0 L( y0 f* P3 i; ^1、市场能力4 s1 g* e+ S8 ?
先感慨一下,互联网都已经快把PM改造成一个技术岗位了。在所谓的传统行业(包括硬件电子)中,PM的正统归属是市场部(从宝洁初创PM,产品经理便一直是市场向职能)。
( i- _1 f' \$ D' z0 p- b4 k m3 u& Q) L, X/ R
PM不是做产品的,但PM是做规划的。清楚一点:是规划、管控和经营产品线的。要知道,对于一个传统企业而言,产品线便意味着生命线!概括地说,PM需要保证的是:产品能被市场接受,并且尽可能的在该领域占有更多份额。
, M- S; W! G, j9 y7 m; R 所以,如果对市场没有足够的熟悉和了解,干不好这活儿,对吧?
; ?; Z; o, U' P) Y 因此,更多时间是花在市场方面,包括消费潮流、行业趋势、新技术方案、新物料、同业竞争、供应链、销售报表等等。( p! R, B1 ~& }- a4 d
这个底子扎实了,其他才好谈。
! S6 F6 `* {7 a3 Z9 T 比如方案选型。要做什么样的新产品?市场上有10种新方案,选择哪种?怎么评估这个选择?$ D8 N" J5 h( n
再比如竞品分析。出现了一个新产品/方案,能不能立刻估算出成本以及利润空间?能不能相对准确的预知市场反应和生命周期,从而迅速做出是否跟进的决策?如果跟进的话,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案和资源?是否存在更优选择? ——以上这些要靠经验积累,并非能够一蹴而就,但这个基本功必须尽快打扎实。道理太简单了:对市场越熟络,就能更轻松的玩转它。
* f) n2 I: Q6 ^8 t r) ^0 j$ y$ A2、成本控制0 U; x1 B9 `6 y$ V& V
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两者也有相关性。! }. I% O' i" _. ~- @! f
经济成本主要体现在:整个BOM物料是要花钱采购的对吧?好了,那么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就知道市场能力有多重要了。# Z1 Q; X& K; ]9 @$ v- W4 [
就拿主IC来说——买多少呢?(买的越少越贵越多越便宜哦 : ))$ p+ C; Q! @! Q# Z0 L( r
是买一个批量还是买三个批量或者十个?(如果上市反应冷淡达不到销售预期,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哦 )
( C! i0 p8 p6 [. f; n0 S* y9 Z 是单笔订单还是forecast订单?(既有付款压力的问题,还有物料计划的问题——要结合生产进度保证供料哦,否则到时候货卖完了补不上哦 ) 这只是采购成本,还有生产成本……
/ `5 y# J. r7 P PM得懂一些技术皮毛:PCB layout、外壳ID模具MD、各种五金塑胶纸品的加工工艺,了解产品设计中影响批量生产的各种禁忌(实验室科研和量产是存在差别的,这里需要的是PM对技术成果的产品转化能力),这样才能从开发设计的源头上提高流水线效率,提升生产良品率,控制成品返修率。; Q+ F; Q2 e9 w* k- z
有点头大么?还没完呢,还有库存成本……
2 n" b6 m" K) s) f 上面提到采购,那就存在库存。品类不多的时候库存问题不大,但随着规模扩大,品类越来越多,就会发现——仓库爆炸了!
& j$ k( _6 Y# z8 \: T. m 各种PCB、外壳、配件、线材、说明书、包装、光碟甚至纸箱封箱胶带(IC电容电阻就不用说了)……这些小可爱占掉的不只是仓库面积,都是真金白银换来却没有能流通到市场上的钱,日积月累便是个庞大的库存资产(珠三角不少老板,生意红红火火三五载,一算账,挣的钱都在仓库里堆着——这不是笑话)。 库存资产在所难免,一方面要尽量减少错误决策(销不出),另一方面要尽快盘活。盘活的手段除了事后的折旧、转手之外,还有事前的防控——产品设计中的物料复用。
4 I8 ? i% Z9 ~" E- O5 x 经济成本说完了,该说时间成本了……
9 a/ y# l: E L7 { 这个说起来就简单多了(但控制得好实则不容易):PM要知道各环节的时间周期以保证所有环节进度的有序开展。除研发外,特别是生产进度。
' w9 X; T* q2 d, U 贴片每天能做多少?外壳每天能脱模多少个?喷塑丝印需不需要外协?需要的话加上运输得多久?什么时候插件什么时候测试什么时候组装什么时候包装... 总之,协调好备料、采购周期、生产周期和销售周期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绝对不能让流水线停下来等配料!)才能保证可以做出准确的计划,能按计划如期出货,市场缺货能及时补上。
- A8 S, O* I/ Z2 @0 g" w 以上描述了成本的两个重要方面。经济成本决定了产品利润收益,时间成本决定了企业营运效率。总之,控制成本,可以说是PM的日常基础工作(嗯还包括costdown)。% D* {# N# d) t }
啰嗦一句。成本意识往往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们缺失的部分,因为互联网产品是线上虚拟服务,并没有太多需要采购、库存的现金成本,互联网产品的成本大头其实是人力开支,而这部分的成本管控,几乎都是部门领导甚至老板在分担。 3、产品管理+ H {3 q! A7 Y- h: V4 f
产品管理包括:产品线规划、生命周期管理、版本管理、定价管理、渠道管理等等。写太长了,各举些简单例子吧。, T: G: s) G7 F: V
产品线规划是指:需不需要开辟新的产品系列?什么系列?该包含那些产品?系列覆盖够不够(请参考洗发水PM牙膏PM们占领的超市柜台)?, D$ c4 l C3 r7 Z
生命周期管理也是产品线规划的一部分,是指对现存产品的行销策略。例如上市、退市,以及因版本迭代带来的暂停、重启。
0 M/ U' c( y L8 q 版本管理包括:硬件、软件(驱动)、BOM,当然还有对应的SOP、测试架等版本的管理及维护。' J6 Y9 A9 Q$ K3 h% Y. e/ f
定价管理包括:每个产品的市场公开报价、各个渠道价、贴牌价、返点政策、调价补贴等等一大堆价格。总之,要维护好价格体系(不要轻易浮动,保护好经销商利益,别把价格做烂)。关注两件事:1、打击窜货;2、价格保护。7 o& X8 [5 F0 X: v
渠道方面策略花样挺多,除以上相关价格策略外,还有产品在各区域的分布调整,比如说某产品分出两个款型,A只供应北方/或一二线城市,而用B供应南方/或三四线。。。这个应该见过吧?当然这是最通俗粗浅的,这里面的水不浅,可以问问销售们。5 b8 S/ c5 h( Z) }5 z
===============================1 j; `; W0 S W. J
综上所述,市场能力是基础,成本控制是日常,产品管理是手段。这3点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反倒技术/项目管理神马的尚在其次(当然不是说没有用)。 . S3 ?3 V3 ~6 R& j# k/ j+ g; }! M
0 s* v' |# r B/ n$ q
0 a0 V" ~* T. Z$ g" z
0 ?7 F2 e; U" d- i'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