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7-31 15:4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前,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日益扩大、主体结构
* o( F3 T8 T( m2 o(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是-种以精益建造
& Y& [5 ^7 W* T0 H/ B" v" G+ _/ Q) m' t与功能的日趋复杂,建设周期逐步延长,项目风险* V m7 ]# ]8 E7 Z m( A
操作系统,以IPD协作团队为组织体系,以多方4 f- I" [9 `4 C: ^, l
日益增长。传统项目交付模式下,业主、设计方、# A' e2 Q; h2 G2 S0 c$ [; x: \$ o
系合同为合同环境",以BIM( Building Iformati
: ^; n- J# s1 Y: p* Y% n承包商、供应商及监理方等以自身利益为主要目* a! j1 T+ A" T' a( {& S
Model)为信息交流平台,以信任、协作与集成+ E0 c6 `' }( h
标,忽视项目整体利益,不仅无法减少项目进行中& L; G% f0 p: {/ C# _1 w: L% z6 T3 s
思想基础的先进的项目交付模式。DeBemard 等
+ l# S0 H! o) B4 i* @5 r- r2 v的各种风险,甚至会进一步增加风险。IPD认为项目 集成交付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項目
$ |7 G$ {* d; U+ T5 O2 `付模式,它能够解决浪费、低效以及建筑行业中
( L3 u, A5 x, w' s3 W6 h收璃日期: 201504-15., B( m6 S/ ?# ?. _% c+ Q9 r9 d
基金项目:江苏省建设系统(建筑业)科研计划项目(200-13).
% B9 \1 t2 ]2 F# B* h, r遍存在的各方关系对立等问题。David C. Kent等
- M' y# ^1 \' }% v! X$ u- z) X第3期# y9 R. a/ Y5 }* R
杨青,等: IPD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及其社会网络分析
4 v. J* W1 w; j●11.
9 [- R) e9 N" d# ]) m* H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很多专家对IPD模式的各种意" F% h4 N& m' K7 ~# T! U
中以业主,建筑师、总承包商以及业主代表组成核* h7 @ o! V0 H) ^- B
见,调查结果显示IPD模式可以减少工程变更9 V0 I+ x; L6 a: C2 P
心团队。各个参与方不同于传统直线型或者矩阵型
! ^7 i/ ]( f8 ]: [+ n7 |0 v9 V) p70.3%,节约成本70.3%,缩短工期69.4%。提高了( I* M- s- J$ q' z l# q
的组织结构,而是以项目为中心,各方围绕中心形$ {8 P/ Z* _' ~( _, L3 @. S
预制材料的使用达32.4%, 减少了工程安全事故
$ G8 n, a e/ h8 ~0 R成同心圆似的协作整体,这种集中的组织结构关系
4 X' p) t# y. v2 f' n% c9 c7 B& K21.6%。近两年,国内学者被IPD模式的优势与快5 A, U: C! o, W( e( V8 c4 c3 o
能够增加团队信任,减少偶然事件的发生,从而有
3 u0 N7 W5 L+ n" {速发展所吸引.开始研究IPD在国内应用的相关问8 w* y6 k) f. q6 b7 s& O7 h
效地控制风险。信任是IPD模式下组织构建团队的' ?, [+ o6 \, Q8 `4 g8 ~" P
题。张连营等P在研究分析IPD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6 w2 d' [8 D7 F+ \1 `9 H5 i重要基础,而信任主要是基于信息的充分交换与及
1 ]3 V" ^: Q( [' l7 D5 f2 T+ i' y$ E结合IPD主要的标准合同,对IPD模式下的工程项" h: z% O k7 I2 D9 l
时地沟通。BIM作为重要的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同
' {/ z2 G( k6 s2 S+ b) o# A目成本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杨- -帆等1从项9 r& k( o3 k6 e% M* k, c1 f, {
时也是支持IPD团队集成程度的重要工具。团队成* ^- A8 C6 T. @1 y3 l$ ^
目组织结构、合同及实施过程等方面构建IPD模式
8 @7 H, X' O, Z9 S4 j0 D员通过BIM平台.输人与输出相关数据供其他参与- P8 N$ x- U$ r0 T1 w3 W0 j, F c
的管理枢架.并指出了IPD模式应用的降碍。然而,
5 w* X) q7 ?, R2 V方参考,并且能够在此信息平台上进行及时沟通与9 Q2 f4 o% N1 z1 n- C
相关研究缺少对IPD模式下风险控制体系的系统分
: u `; b5 f l/ l8 D交流,从而解决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
7 y# k( ^8 g7 h$ D8 h' B析,并且对于项目参与方间组织结构的社会性与风* J' T* r3 h9 x5 M a/ e3 b: Z
利于对项目风险的实时控制。
z" t3 u2 ]2 q, g: c: W) G e! M险控制的关系很少涉及。因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 m, I( \4 f) z! p+ q; f
1.2 操作系统一 _风险控制的保障
/ l. L' }5 D7 W9 l; M6 @. b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组织结构的社会
4 n1 w7 G0 n1 {传统项目交付模式DB重视合同关系,
$ L2 C0 D& B1 j性为视角,对传统项目交付模式与IPD模式在工程3 S4 Y* g c/ ?+ j8 X
Partnering重视组织结构.但是二者均没有改变原有! ]! S z! n) g7 J5 \! m
项目风险控制方面的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4 U+ c( p: z3 G
的操作系统问。IPD模式在精益建造思想的基础上: z6 c P5 w4 Q8 u6 _; T, ^) k
项目参与方改善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提供-些参考。
$ c8 z g0 H( c不断发展,提高了对操作系统的关注,并且结合有
" a2 p5 p; ^2 Q' Q8 e* B5 v
, W: P& M# N7 ~( [! V9 X3 E7 s3 ~( p0 ^; t5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