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i-Fi究竟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12 10: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Wi-Fi究竟是怎么来的?
. G; K& [' N- j! Z9 ]" `2 c! L  `
1896年,意大利人伽利尔摩·马可尼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打开了无线电世界的大门。2 a! f- x5 C! x1 t3 `. D' x
' j2 c! Y5 F' v
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1937)
5 \8 [# t6 A3 U2 g
当时的无线电报机,采用的是火花隙式发射机(spark-gap transmitter),传输的信号内容,是摩尔斯电码。

7 d) ^8 I7 X  r" L  V  g
这种无线电报机不能同时接收和发送。所以,收发电报速度慢,效率低下。
+ z, n/ ]: q/ ]& U7 I6 Z4 j
正在“听”电报的电报员
! t& J4 ?  ~  H8 X" r. ?
与无线电报业务同步发展的,还有无线电广播业务。这是无线技术的又一个重要应用。, \- [: Y9 V" l4 T6 ], e

. q8 N* D% m' X: H
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

* m+ q8 @% M/ W  _
随着地球上的广播和电台数量不断增加,无线干扰变得越来越严重。

3 y" z, _5 [8 ~! k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介入,对无线广播进行管制,对无线电频率使用进行统一管理。
* ?  H" z& s# ]/ w- F# w) V7 J' A
这就是频谱授权制度的由来。
* j5 F2 Z; e6 f- U: S" F
20世纪70年代,蜂窝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同样没有逃过频谱授权制度。

8 L# e8 A; l) O# l1 x: ]+ T
当时,在美国,负责对频谱进行管理授权的,是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 }& T' |4 \0 [" r1 T! x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微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无线设备不断被发明出来,新的移动通信标准也不断出现。但是,受限于频谱授权制度,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受到严重制约。
9 B* n  n$ [- u8 v9 q: ?
1 n( \3 W/ H/ e
这个时候,一位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迈克尔·马库斯(Michael Marcus,后来被称为“WiFi教父”)。
9 d9 q. L5 l8 Y0 C  T5 A
1 W' }/ P1 M: G
* U. d( a/ L" j
马库斯当时只是FCC的一名普通工程师。

1 j. m4 N7 J5 W6 W: p
有一天,他向他的领导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可以规定一些未授权频谱,开放给行业使用,并适当增加这些未授权频谱设备的发射功率,使之可以覆盖几十到几百米的范围。如果这样做,将有利于激励科技企业做出更多的创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 M% N* w) ?# N( c
FCC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不过,得到的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反馈:
" V. c" h) @- Z8 r
只要不占用我的频段,随便你们怎么玩!

- a0 r$ x8 X/ H: r" a9 c
是的,当时频段资源已经被挤占得很严重了,谁也不想把自己手上的频段放出来。

9 Y: ?+ B$ q" c" n
最后,FCC只能从仅有的空余频段中释放出三个不受欢迎的“垃圾频段”。这些频段,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ISM频段
这些频段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三个领域使用,属于Free License(免费授权),所以也称为“非授权频谱”。
4 S* W0 [: i' l) Y& V% Z  n. n& ~  K
在设备发射功率方面,FCC规定这些新免授权频段的设备发射功率可达到1W。
4 r/ f( v- v. L. A8 ~) O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1W,成就了今天的WiFi,蓝牙,ZigBee等各种短距离通信技术。
9 e0 v- _7 p/ y- u9 l
当时,为了避免设备间干扰,FCC要求这些新免授权频段的产品使用扩频技术
1 b) T& P+ u2 Q3 i, D" `
所谓扩频技术,就是传输信息所用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在发射端以扩频编码进行扩频调制,在收端以相关解调技术收信息。扩频技术最早应用军事领域,具备高可靠性,高保密性而且不易受到干扰的特性。
8 V/ o! m3 s) X
FCC新规推出之后,获得了行业的广泛欢迎。但是,就在大家埋头发展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
  D9 k' _4 c) c! z) T5 ?/ b' y
整个产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

' i0 X, X( u4 }0 L7 f
当时很多无线产品设备商们,都是各自开发自己的专用设备,谁也不鸟谁,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根本无法兼容。

$ B* ?3 u: i4 g1 F
1988年,美国NCR公司想利用未授权频段来做无线收款机(NCR是世界上最早做机械式和电动收款机的一家公司,后来被AT&T收购)。于是,就找来了他们研发部门的工程师Victor Hayes,问他这事该怎么办?, n0 r/ l% D, y
1 F5 `8 ~: K# K7 A% r
Victor Hayes非常有前瞻性,他认为,必须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然后,Victor Hayes就联合贝尔实验室的另一位工程师Bruce Tuch找到IEEE,希望建立一套通用的未授权频谱标准。
; h* {2 A7 `. [' b, B: v8 S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y  j( M  t3 v4 S  e
于是,90年代初,IEEE成立了著名的802.11工作组,由Victor Hayes担任主席。
* D/ o3 B% N8 y+ _$ k' v
与此同时,1991年,NCR的工程团队和其合资伙伴AT&T在荷兰Neuwegein开发出了WaveLAN技术。这项技术被认为是Wi-Fi的雏形。

( G" X, y" Q$ A" t+ |- e* n
那么,是不是NCR就是Wi-Fi的发明人呢?并不是。

' u( {( c3 t/ ^; W# f- ^; p/ ?
就在NCR在捣鼓WaveLAN的时候,澳洲政府的研究机构CSIRO也发明了一种无线网技术。具体的发明人,是悉尼大学的John O'Sullivan和他的小组。
- o4 S' f8 n6 t8 C! N
Dr John O'Sullivan
9 H, H" {' _; S
1996年,他们成功在美国申请了技术专利,专利号是US Patent Number 5,487,069。(后来为了这个专利,还打了一场官司。)
1999年,IEEE官方定义802.11标准的时候,选择并认定了CSIRO发明的无线网技术是世界上最好的无线网技术,因此吸纳为Wi-Fi的核心技术标准。

) S& u; k" @5 c& b2 A7 l
终于,IEEE802.11的标准版本:802.11b(工作于2.4GHz频段)和802.11a(工作于5.8GHz频段),分别于1999年12月和2000年1月获得批准。
4 g& r# f) A6 B0 `" y# p. M
就在工作组忙于确定标准的同时,Intersil、3Com、诺基亚、Aironet、Symbol和朗讯这6家公司,共同组成了无线以太网路相容性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缩写为WECA)。9 P0 ~( W0 t: c3 a" N4 ~
- I( T; {# O- n  H% m5 z7 W; z) I/ e
WECA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对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兼容性认证,实现不同厂家设备间的互操作性。
3 i0 ~* [2 F- _1 W' J0 Q
联盟成立之后,为了便于市场推广,大家商量打算换一个响亮的名字,例如“WECA可兼容”、“IEEE802.11b兼容”等。但是,这种滞涩的术语很难让人们脱口而出。为了这事,WECA还专门咨询了品牌专家,品牌专家给了他们很多建议,比如叫“FlankSpeed”,“DragonFly”等等。
8 B- |) ]( [' O! o
6 M" [9 c4 {4 @* ?3 x( h
最后,“Wi-Fi”这个名字胜出。
9 F2 f+ `0 ?* Z8 H/ D+ S& N
  l' n' H: \) i  G4 X3 U1 F4 N
之所以叫“Wi-Fi”,是因为它听起来有点像“HiFi”,这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同厂家的CD播放器可以和任意功放设备相兼容。后来有人说“Wi-Fi”是“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的简称,这其实只是后来人们设想的而已。
2002年10月,WECA正式改名为Wi-Fi联盟(Wi-Fi Alliance)

: ]& H* l: F/ X* L+ l( q6 ]8 I  a
技术已经标准化了,艺名也有了,现在该干啥?

2 c6 I; _1 q$ N
抱大腿啊。

7 g! n( i) ]* L
你的技术再好,也要有人愿意用啊,要有设备商能够支持啊。

9 e* Z) M% \0 C
于是,Wi-Fi联盟里的朗讯公司找到了苹果公司,希望他们的产品能引入Wi-Fi。

! e" E, L% t3 D1 \9 B
苹果很高傲,他们告诉朗讯:如果你们的无线适配器价格能够降到100美元以下,我们就在笔记本里设计一个Wi-Fi插槽。

  n8 ?; u  c+ [0 G, K  f! f4 ]
朗讯同意了。

5 F' }4 X. u; S
1999年7月,苹果在其推出的新一代iBook笔记本电脑中首次引入Wi-Fi,不过并非标配,只是一个可选项。

* @' t* L! m1 X9 L
乔布斯演示iBook G3的“无线”魔法,他将其命名为“AirPort”

( }3 y  a4 |# Z
但是,就是这个”可选项“,迅速引来了其它电脑厂家的跟风。

4 N" y( o; T0 @( ^
不仅硬件厂商跟进了Wi-Fi,微软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也增加了对Wi-Fi的支持(用户无需安装第三方驱动或软件,即可以实现无线连接)。
3 c8 t2 {3 I: ^' b
自此,Wi-Fi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公共场所,走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 F8 u- H& q$ [8 `

4 j2 V0 q, J6 z) M9 }5 R2 }/ o
% k( ^2 d& A6 U  ~
这个时候,IEEE802.11工作组重新调整IEEE802.11协议标准,推出了新的物理层标准IEEE802.11g。它使用更先进的扩频技术,称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其速率可在2.4GHz频段上达到54Mbps。
9 r8 p- Y+ ]0 `9 U8 I7 a% m
; `3 n/ E2 A2 H7 f
后来,又有了802.11n、802.11ac、802.11ad等。

! D" S1 t: S$ `6 ?7 p8 T; C
802.11的发展轨迹

. T; W) Q; n3 j- d
正因为802.11a/b/n/g/ac/ax之类的命名方式实在容易让人混乱,无法轻松看出先后顺序,所以IEEE决定,从802.11ax开始,以数字的方式进行命名。

7 \7 ~7 [8 d3 }  f3 S6 D% f/ H3 X7 B( e) V

+ ]# v2 a) ^4 T" y+ Q
5 b4 b& m! O: D1 ^6 @" k
而802.11ax,就是我们现在火得不能再火的Wi-Fi 6

' z9 c  d: {4 R, @$ D
经过20多年的发展,Wi-Fi 6的传输速度已经是第一代Wi-Fi的873倍。

/ `6 N; Q) Q/ _/ l- ?4 G; r) T3 v; E; C
不得不说,Wi-Fi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q  ?" r- y8 {: C" g
! l$ r* H* j" A1 u
如今,Wi-Fi又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5G的挑战,它究竟会走向何方呢?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9 C7 }! h! Z3 [4 N2 R

6 I/ M8 [, d& g* p

. a/ p/ b' Z1 g5 @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5-12 11:15 | 只看该作者
wifi之母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2 15: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3#
    发表于 2020-5-12 11:16 | 只看该作者
    Wi-Fi 6什么时候问世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7 06:2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