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楼主: 于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写本信号完整性方面的书,征询意见//有样章草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9:5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挑战性呀,博士!据我所知,Eric Bogation先生的《Signal Integrity:Simplified》已经是一个里程碑了, ...' q3 x3 c1 F/ \  |% @4 C
zhqiankun 发表于 2010-5-24 23:01

1 \' K, A4 k! ?8 x5 X+ F+ t: Z/ T1 C- H/ y
; J; v. a  U3 ]* b& F2 J7 n
原来是李老师的高徒,国外的书一定看的不少。: T4 ?( q6 z0 v. t8 i

5 J" M% j  F: ?- T* s! v正如你所说,Eric Bogation先生的《Signal Integrity:Simplified》是一个公认的里程碑,书写到这个程度,不能不让人敬仰。! L) j0 x3 [! G2 ?* C2 x  `0 s
不敢奢望超越,我没这个实力,Eric Bogation先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没的说。$ P1 R# i- w, C& m
) k' \" I$ r4 g4 @
我几乎每天都收SI-List的邮件,大牛们的讨论看了不少,有些问题讨论的深度确实让人佩服,Eric Bogation的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并重,我感觉比纯理论分析更难,做到这个地步,不是随便能超越的。: \' Y/ {& G) V1 i, a

; F; G* z, o: p4 q5 ]! x+ G我最初的想法只是想把工程中常用的理论能够写得相对全一点,从工程师的角度容易理解,能比较容易的在工程中用到这些知识。毕竟需要信号完整性知识的很多工程师没有电磁场基础,很难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角度理解信号完整性中的各种现象。怎么让这部分人能很好的接受理解信号完整性,让有电磁场基础的人能更容易理清思路,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能让这些理论更容易在工程中应用。我发现很多人经常问我的问题大多是最基本的理论没有搞清楚,还有很多是不能从工程的角度来理解信号完整性问题。这些就是我产生写这本书的原因。& L( }2 z  O0 E% K/ ~  [
7 y, ~- P8 A3 E6 k
这种书确实很难写,所以才发起这个帖子征求一下网友的意见,看看该怎么动笔。  
" Y1 f8 s. K% W6 `
+ c) @; w& _2 {. b不求超越,但求有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0-5-25 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于争
# D* _  ?1 c2 @- Q  @5 t! J: M7 }1 l  d' D# I* T" c

6 Z8 ]( y5 b2 n- z/ i    于博士客气,高徒不敢当!
* M; f7 a8 l! e; [) R3 C    很理解于博士的初衷,也很佩服博士的雄心!" O  F( S& c8 T1 B. u/ _' y- g6 i
    我觉得要是于博士本此意著书,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把书的定位摆放清楚,既然理论、工程和经验三者均要涉及,一定要分清主次,摆清轻重。从国内的信号完整性方面来说,大家注重的还是工程实践,我倒是觉得真正做理论分析还是比较少的,虽然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出了不少高水平的论文。但是毕竟是专注于信号完整性的某一点,而不是信号完整性的这条线。6 V0 c3 n9 U* \1 g. j
    要是让读者有能明白为什么,有晓得怎么做,我觉得切不可把理论分析做的太深,深则无益,在理论上做到入门,使初学者彻底读通全文时能达到信号完整性的中级水平就很了不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者,是读者明白怎么做是最重要的,毕竟大家读书是为了至用的,还是建议博士稍偏重工程。
3 ~* G$ m4 R8 b$ H3 D    总之,都盼望着博士能出一本好书,能带领更多的人走进信号完整性,小弟浅薄,大发拙论,请博士慎重采纳。' D: T% R- G) u" C- m, A" v
7 r+ o8 v/ b! x) V$ h* P7 J
ps:不建议博士采用过多、过繁琐的公式推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zhqiankun
( @  G* |0 D+ y9 ~& f! u& y1 {7 u+ N4 \1 _/ F
8 s& E/ W, ]8 @
OK9 y) _3 s6 c: a( x. B

5 j, g$ V- E4 a4 |0 F( J- D6 M非常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zhqiankun
; q" F8 T, N. m! i2 r1 [0 i2 f1 y, E- C; q* W5 F" l; C
( H" X5 w  D7 [0 |& {
   关注“信号完整性的这条线”,这句话好,说道我心里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0-5-27 15:11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0-6-6 13:59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希望跟你的《工程实例入门》那本书,我喜欢比较多的实际软件的操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0-6-10 1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rjiachen 于 2010-6-10 12:21 编辑 ' [# K1 ^9 d6 n; \$ g1 \. T

; g2 o/ P1 `& |0 ^8 c6 vzhqiankun是谁啊?所里没有见过这个名字啊/ a# S: t4 C' q. R; S; G
Eric这本书第二版都快翻译好了,错误改了好多,快上市了9 ]( P+ x* P" ]% f6 Z( X! s/ n
高速电路设计实践 这本书目录大概看了下 确实工程性的很多 感性认识很强 但不知道理论分析的多不多
0 f+ n5 X8 i1 s8 kSi-list确实很多大牛 eric、stephen、novak等好多 收获确实匪浅
' h& a, R6 W% i7 i07年PH出了一系列si书 都很好啊 有的适合理论 有的偏重实践,今年还有2本关于IC和接口的PI的好书
8 L' T  x- R8 N& ]; Bstephen的高级信号完整性也快翻译好了,对场路理论学习大有帮助 maxwell版si新书The Foundations of Signal Integrity电子版也有了 电磁场好的可以看看! G: J- Z: S+ f' B& A
其实理论学习很有必要 单单多导体传输线的时频域仿真分析就已经够做好多年* e+ U& }! p( s/ g4 x0 F4 ?
于博士的大作读过,分析的挺好,感觉大多还是集中在eric和howard的前2本范围内1 A. {4 M1 j8 b
于博士可否写一些关于芯片的si设计 IC设计才是世界科技进步的标志 vlsi/ip/soc/mpsoc/noc这些都是啊, o) s0 l( Q- r# d' D" q2 |
感觉IC里面的si和pi(与low power有区别)含金量更高 虽说国内IC设计水平跟国外比有差距
9 h) u, Z! H' R2 r- W) d+ xIC设计eda大多采用cadence synopsysy magma 这些工具设计思想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和算法综合 试想下没有这些自动化工具 纳米级上千万门的设计根本无法完成
: M. K0 \6 M- H4 _( X! |其实si这个东西涉及到很多领域 IT/CT/ICT 一两本书想穷其根本 根本不可能. J- L1 z& H; D+ u
国内也出过类似的几本书 名字不说了 大多都是摘抄点国外书籍的部分 有SI高速设计的 也有EMI/EMC的 确实含金量不是很高
3 f/ n! S  Y$ N. w; q$ l) A" @  v8 r更好更深入的关注或者研究其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向的发展感觉比较现实
- x8 Y/ E( |# o. S希望于博士写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书籍 期待大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0 收起 理由
admin + 20 热心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0-6-10 16:2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国内的书,很少有自己的新颖的观点以及严谨的作风。大多是节选,复制,删减,增加。而后冠以某某大名出版。无视内容的流畅性,理论的完整性和示例的实用性。希望于先生不要因小失大。也期待于先生的大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admin + 5 热心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drjiachen ; v1 K7 R" u+ `, H- [( E& i" k, Z

/ X6 g3 J+ m  O. @6 B) w; \8 V) Z( [4 g% ]6 e2 f$ A- V5 g
    以前写的都是很初级的东西,目的是给那些还没入门的人简单介绍下,所以正像你所说,看起来脱不出某些书的范围,最基本的那点东西很多书中都有了。我只不过根据我的体会把那些东西说的简单一点而已,没什么新东西。见笑了。
* Y  j( e5 L" j4 ~% Y
6 F$ j1 A# G9 o8 d    我不是搞IC设计的,IC方面不敢涉及,虽说很多理论是相通的,但不想纸上谈兵,免得误人。# f8 ]# ]3 F1 T1 G8 V- P

) m4 D+ c  d3 c- G5 S/ m    做过科研,理论研究也很多,但毕竟现在做工程,所以写书也会更关注工程师这一群体,不会刻意追求理论的高深。相反我的目标是把理论浅显化、通俗化。虽然很难,但是很想试试。/ s3 _) U% [) j, R$ Q" U# T- J. P! O6 W

6 T6 B& R# v3 j( c: }8 x    看来我的书定位应该更清楚地定位:适合于板级设计的工程中的理论,而不是学术界的理论。
4 M7 |+ a: T) a4 G3 i2 ~: b
4 H% X1 z: }; M7 M- `8 u- L1 R    很高兴又有很多好书被翻译出来了,虽说这些书早就看过了,还是要替工程界的朋友们道声谢谢。3 s' {' r6 |$ }# P" |/ f& f3 ~

" W0 o; L9 A3 F- M4 _1 q) i   stephen的高级信号完整性那本书如果上市,对于工程师们确实是个好消息,希望早些看到。建议工程界的朋友好好看看,以我个人感觉,这本书对工程设计大有帮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0-6-14 16:46 | 只看该作者
stephen的高级信号完整性  是哪本书呢?
& ]9 R3 G' \. c7 M书名是《High-Speed Digital System Design>>吗?: K! n- u& ]  Z* w* m6 A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0-6-16 12:2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比较倾向于仿真实例结合理论,望于博士考虑。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0-6-17 09:05 | 只看该作者
si,emc方面的资料也看了不少,基本上都是说该怎么做的,我觉得要是有些失败的案例分析,这样比较贴近实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17 15:57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28#
    发表于 2010-6-22 09:2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写工程实用的书 浅显易懂.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0-6-22 23:46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支持于博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8 15: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30#
    发表于 2010-6-28 18:01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一下,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9 18:0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