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11-29 15:37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热敏电阻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元件,也是应用最普通的一类敏感元件。针对温度检测、过热检测、电路保护、抑制突入电流、加热等不同环境,用户选择需要不同规格、不同装型的产品。0 v0 r w( \, |* ]
! t+ q, b5 D, c" }
对于温度检测、温度补偿应用,首选NTC热敏电阻,即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是随温度上升,电阻值下降的电子元器件,其具体封装类型有软引线型、树脂封装型、高可靠性、导电胶兼容等产品,并用于各种产品中。$ {1 p. m/ z. q- w5 s
E% g" Q, n4 p/ T, |! C/ Q
对于过热检测、电路保护、抑制突入电流、加热等应用,一般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因为PTC热敏电阻在室温时保持恒定的电阻值,但一旦超过某个温度,电阻值会急剧升高。PTC热敏电阻为向钛酸钡添加微量的稀土类元素而获得,以钛酸钡为主要成分的陶瓷形成电极,其引线型、片状型的产品被广泛使用。
( f" `7 k7 V, @* r: T$ I$ u
, F- k' w( i: A$ ~8 i以下介绍热敏电阻的一些常用技术术语。
3 ^: t8 }/ b6 Q/ s 居里点在达到某一温度前,电阻值是恒定的,一旦超过这一温度,电阻值也会急剧上升。这一电阻值的变化点成为“居里点 (也称为居里温度) ”,具体定义是25℃时电阻值的2倍电阻值所处的温度。$ u8 G9 x; m! w& P. H
温度补偿是由温度变化导致仪器、测量器等产生误差,经过特别设计对附属装置和电气电路进行补偿。对于会因温度变化而改变特性的元件而言,可以通过抑制温度变化进行工作。
; V% a# }- ?4 D: w% R& }
) \4 n9 Q2 ~& [0 ?8 z突入电流在启动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时,流过超过额定电流值的大电流。3 H- z4 Q% A! D0 T5 j
" G6 Q: p2 \, f1 W3 `4 x
B常数使用在规定的周围温度2点处的电阻值,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出表示电阻变化的常数。
$ X( o$ J6 e+ X2 E2 @ ]B=ln (R/R0) / (1/T-1/T0)& c! F' I' m6 ?# y( n, e- _
R: 周围温度为T (K) 时的电阻值 $ ~5 N! b! W8 b+ |) }
R0: 周围温度为T0 (K) 时的电阻值
# F: L7 t4 A2 ]; A) T h3 p/ P6 e. b6 Q3 U
超大工作电压是指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平时可对热敏电阻施加的超大电压。# x+ Y1 q1 t* [% K1 x: }* |
, Y2 A3 O* y Z1 K7 }8 f8 ~6 Y% A耐电压在25℃的静止空气中施加三分钟也能承受的电压为耐电压。施加电压采用从0V开始,缓慢上升至耐电压的上升方法。: Q# h; v) I4 n) G; e) N7 M" U
6 L( r3 P y$ z3 f# y, d热放散系数(D)是指发热体和周围温度的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损失的热量。
6 y, k) `& G5 U+ p9 TW=I?V=D (T-T0)
9 s9 B: a9 Z% p) ]9 Q$ D; M3 L其中,T为发热体温度,T0为周围温度,D为热发散系数 (W/°C),此数值通常由发热体本身的尺寸、结构及材质所决定。
" f2 J8 l+ Z9 b, n + N; {6 `+ @( U* S0 d2 G# U
热时间常数(γsec)周围温度从T0瞬间移动至T1时,温度差的0.632倍为时间。一般由热放散系数 (W/℃) 和热容量H (W?sec/℃) 表示γ=H/D。6 N! y: W5 |/ X: P+ ~8 ~+ r
* x/ M+ l- h5 A8 T' ~发热工作点自身发热与向外部发热呈平衡状态的工作点。7 |. }7 w) S4 m7 B) v0 \& @% @
) u# ?8 O% ~2 k K: p1 T! f% u( V电流保护根据电流电压特性,电流的极大点称为电流保护。
* W' Y' N0 N. ?: G
- f7 {) k: u% z b! I& d电流保护变动范围电流保护随周围温度、电阻值、温度特性、形状等改变。超过电流保护上限的电流领域为工作领域,低于下限的电流领域为不工作电流领域,上下限间的电流领域称为电流保护变动范围。
3 y8 `2 O1 T7 p9 w+ [8 i
; F2 y" O6 a6 |( Q6 R7 {0 r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为流经热敏电阻的突入电流减少至1/2所需的时间。! d+ A2 A% v$ p; S* N' g; U
( f6 p' I: P4 V7 f. S%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