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于速度的渴求始终在增长,传输速率每隔几年就会加倍。这一趋势在诸如计算、SAS和SATA存储方面的PCIe以及云计算中的千兆以太网等很多现代通信系统中很普遍。信息革命对通过传输介质传送数据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的传输介质仍然依赖于铜线,数据链路中的信号速率可以达到大于25Gbps,并且端口吞吐量可以大于100Gbps。 这些串行数据传输设计使用差分信号的方式,通过被称为差分对的一对铜线来传送数据。A线路和B线路内的信号是等振幅、反相位高速脉冲。差分信号在很多电路上有使用,比如LVDS,CML和PECL等等。 传送一个理想的串行比特流 串行比特流是通过一个差分对传播的差分信号。如图1所示,差分信号的预计到达时间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它们在接收端上保持差分信号的属性(等振幅、反相位)。一个接收器被用来恢复信号,然后正确地采样和恢复数据,从而实现无误差数据传输。 理想差分对的电气属性 对于差分对的要求 在理想情况下,差分对是完全对称的,此时具有无限带宽并且邻近信号之间完全隔离。在现实情况下,差分信号通过集成电路 (IC)封装、外部器件、不同的PCB结构、连接器和电缆连接子系统进行传播。实现完全对称的差分对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以后的分享中,我将讨论差分对设计的方案,以及最大限度减少发射信号失真的技术。 . W5 K n* P! [7 z% k5 Y
: E+ c' {- [4 S$ H0 o, P" y( Y) }1 U) A- s' \ A;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