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iaoyu198902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ie AC耦合电容放置位置请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21:34 | 只看该作者
超級狗 发表于 2016-3-10 21:20- O- [; m7 W; o- Q- J3 E. }
PCIe Return Loss

4 N- T' j& N  q& F1 F0 c狗版主啊,这个和您之前说的信号反射、相位啥的有啥关系吗???; E$ g7 L! T- [  y1 o/ z! R
! W# V! F4 b, b) B- X- ~/ h( [
  I5 L1 m2 N: h- g
PS:要是不爽了就当没看到,,,求别埋。。。拜谢。。。" m5 M1 V0 ~( W! F9 ]

点评

支持!: 5.0
要是不爽了就当没看到,,,求别埋。。。拜谢***遵命!  发表于 2016-3-10 21:56
支持!: 5
等你長大後自然就會懂!^_^  发表于 2016-3-10 21: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21:35 | 只看该作者
超級狗 发表于 2016-3-10 21:26
0 y# _9 k- t. U% y# k, T樓主的洋文兒還不錯吧?/ G% [  r+ o7 Y  L, Q8 X5 @
( s- A/ z0 c3 I
有個洋人在花旗國網站上,問了同樣的問題。

2 G$ c# _6 X3 \0 F; J1 \sorry,这么大段,才看到。。。8 ]- d( B" ?7 Z& f( b

点评

支持!: 5.0
支持!: 5
靠!洋人也寫了不少錯別字@_@!!!  发表于 2016-3-10 21:51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22:02 | 只看该作者
超級狗 发表于 2016-3-10 21:26
/ N7 }: }2 k* Y" S) o" V樓主的洋文兒還不錯吧?
. L5 C) u8 G* d8 `9 n! W# d- W) W8 X6 a8 {+ H
有個洋人在花旗國網站上,問了同樣的問題。
, x$ \' |5 d( u
狗版主,看了这么大段,彻底惊呆了,,,实在不能狗同啊。。。
1 }8 t% L  |  J1 p& j. C% NAs the transition time of these signals is usually limited to nofaster than 100 picoseconds,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is therefore 17%,,,这怎么得出来了
$ F8 |5 |7 G8 c+ s1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7-5-18 11:10 | 只看该作者
超級狗 发表于 2016-3-10 21:26
: F7 y) u" B: ?# v樓主的洋文兒還不錯吧?% k: f2 _9 \+ j( u$ e- I
# q8 U  T8 h" v; c. `7 x4 p
有個洋人在花旗國網站上,問了同樣的問題。
3 W: }  ^6 U4 E6 y9 B  c
我也请教个问题,PCIE gen1,2的AC耦合电容值推荐为0.1uf,而PCIE3.0以后推荐的AC耦合电容为0.22uf,有如下问题,期待大神解答:" {* v* b# X: Q7 H2 ?
问题1:Gen1,2的速率比Gen3低,为啥耦合电容Gen3的要大呢?电容越大,边沿会越缓,个人理解。
& X; m7 c6 F) ?问题2:Gen3向后兼容Gen1,2,那当用0.22uf的耦合电容时,在Gen3的链路上跑Gen1,2,是不是就不符合规范推荐的AC耦合电容值啦?! `( x1 Y6 a. ?  d
6 K% A) B! B* H;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7-5-18 13:24 | 只看该作者
问题 1:Gen1,2 的速率比 Gen3 低,为啥耦合电容 Gen3 的要大呢?电容越大,边沿会越缓,个人理解。" [# L8 X$ X$ T' L
電容並聯l落地(GND),充放電效應的確會造成此結果,但 AC 耦合電容式串接在訊號線上。" I" S8 N- @) m1 m. X9 c

  r( H; B+ D1 }7 }  K  V4 f问题 2:Gen3 后兼容 Gen1,2,那当用 0.22uF 的耦合电容时,在 Gen3 的链路上跑 Gen1,2,是不是就不符合规范推荐的 AC 耦合电容值啦?+ E4 L1 ?6 h, }6 e/ n8 G9 h" J
根據容抗計算公式 Xc = 1 / jwC,電容越大容抗越小。高頻減少一些容抗,讓相差、衰減及反射都小一些,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 }9 X4 m2 `* c6 W( L
. b! b0 Y1 R+ U% Y! n+ x僅為小弟淺見!
" W5 B, P1 q7 k$ E2 D! i& v* @* l5 |5 h& }% G* w8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8-3-10 11:58 | 只看该作者
听说是有座子就在连接器,没有在tx段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9-6-13 14:59 | 只看该作者
xiaoyu19890210 发表于 2016-2-4 17:124 u) l! z+ J1 V- q
十分感谢版主的回答,那:) |, [5 e) R5 B1 ^$ r% P7 p7 G
1.靠近发送端或者接受端,而不是中间,为什么?
2 O9 c8 i6 R# n( f( u! s, |' q2.靠近接插件放置,为什么?
) w* @; i- d- v$ T# K& Z: Y2 C7 Q
不放在中间而是两边,是出于阻抗以及信号反射的考虑。具体的可以上网详细看一下,有专门对耦合电容的位置做仿真的文章。印象中是,只要靠近接收端或者发送端,效果是等同的(距离发送端或接收端同样距离),放在中间的效果最差。
& J# S2 X+ _8 ^8 Z+ F
  M- @) O1 w+ ?" t# f7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21-8-28 11:06 | 只看该作者
超級狗 发表于 2017-5-18 13:24
9 z; [1 r5 }- z6 f! ]) `问题 1:Gen1,2 的速率比 Gen3 低,为啥耦合电容 Gen3 的要大呢?电容越大,边沿会越缓,个人理解。
( e, h$ A+ M, e$ c電容 ...

$ {  |$ P# G& a6 ^4 U2 H看了一篇技术文章,看起来容值增加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提高时间常数,减小全1或者全零带来的baseline wander的影响,毕竟从GEN3开始采用128/130b编码方式,以下是技术文章链接
5 e% v5 E4 a& p! uhttps://pdfserv.maximintegrated.com/en/an/AN1738.pdf9 N1 O4 R* J* X'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02:4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