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02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倍压电路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8 10: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ewyomo 于 2015-7-8 10:09 编辑
: l$ l5 d: t) l3 }+ R3 m4 x* s3 p: |) i
  J1 H1 ~, ~9 i+ t/ P  b( e6 ULCD的VGH倍压电路,设计的是3倍压 AVDD=8.2   VGH=22
7 I6 @3 |& ~1 [: ~7 l' q- u仿真结果基本能达到3倍压(约24V)  板子上实际测量只有21.5左右
8 O$ n9 y6 F) g# L6 y; u大家都来讨论下是什么影响了电路倍压效果吧7 k2 C5 b/ E- o: L* a' B8 z0 |8 g
图片是仿真电路跟仿真结果. a; Q- H" z/ ^% R" K1 z# }& E8 F, A# m

5.jpg (87.34 KB, 下载次数: 0)

5.jpg

6.jpg (190.15 KB, 下载次数: 0)

6.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0:22 | 只看该作者
fallen 发表于 2015-7-8 10:14
: P2 g0 u, O9 I: d- _, A5 H楼主,这不叫倍压电路,这叫钳位电路, y- R* F( {; t) x, H+ s( ]# x
另外你的仿真明显没有考虑1N5819的压降,而且最重要的R1上的压降也没 ...
: I- _2 M4 P, g3 v, _% O
这个不是钳位电路吧???
8 E' R+ `1 x) g3 S- m) V8 t, R另外你的仿真明显没有考虑1N5819的压降
4 c+ U" F+ \4 y- }我是直接用的库里的5819模型,我以为模型以及考虑了压降了的(刚开始仿真 不知道理解是否有误). }( B7 n6 _: K2 h6 p8 S
而且最重要的R1上的压降也没有考虑,因为你没有负载。: I% ^# i  J, a9 N/ G
实际上我是有负载的 我直接对比D2/C1处电压就是有差别的4 o+ Q; V2 N/ S" x( a( l$ m
* C$ }$ v! L* S9 }' Z- C" ^+ K
难道是没考虑5819的压降导致的差异么?请大家给点意见吧
; p( b0 V0 w. q1 s# s

点评

100%钳位电路。至于倍压,你不会因为你的两个电压V1和V3两个都是8.2V,就认为是倍压了吧。 这个电路我没有仿真过,我看你的仿真D5两端都是8.2V,所以认为你没有考虑二极管的压降。一般我们在计算的时候都需要减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8 10:5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7-8 10:51 | 只看该作者
dewyomo 发表于 2015-7-8 10:22
- L* g8 B( ?. ^这个不是钳位电路吧???! G, N8 t0 X1 {' B: q
另外你的仿真明显没有考虑1N5819的压降# P, u( D/ F# K) h7 y1 O
我是直接用的库里的5819模型,我以为 ...
! p: F" a0 A/ M9 q! x0 t# N
100%钳位电路。至于倍压,你不会因为你的两个电压V1和V3两个都是8.2V,就认为是倍压了吧。1 S, s- y" A5 P# k0 c* t! K1 W

% a- w6 D0 r* _; |这个电路我没有仿真过,我看你的仿真D5两端都是8.2V,所以认为你没有考虑二极管的压降。一般我们在计算的时候都需要减去二极管的压降。
' k8 b+ q' g6 T/ g4 }, ?' S" r" h$ K9 r
还有就跟jacklee_47pn说的一样,不同的电容大小,占空比等都会影响输出的大小,不知道你是否是与实物是一致的。
! X9 }4 Z9 R# s, d( H(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1:3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两位版主!@fallen @jacklee_47pn5 f5 k5 t3 Z) P* c+ ]7 ~/ `
空佔比、頻率、C2 和 C8 的值會影響輸出- Y; a! x0 X7 p  P- H  Z" J/ p0 B
C2/C8我试过100n-1u 对结果都没什么影响,我用的IC没有这个推荐。之前看到别人的电路,我以为这个电路8.2V就能达到24V,因为实际测量达不到才去仿真的。现在才知道最终电压跟好多因素有关,我还要再消化消化理解下; j2 U/ m/ q8 @5 v9 n
附件是我用的ic

AN_SY7208C_powerstar_zy.pdf

1.2 MB, 下载次数: 30, 下载积分: 威望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7-8 10:08 | 只看该作者
無圖無真相。

点评

刚才网页没法传图 换了个浏览器来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8 10: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0:10 | 只看该作者
jacklee_47pn 发表于 2015-7-8 10:08% ^" r9 D  Q0 Q* f% ?1 b
無圖無真相。
  r8 K. i5 q0 A
刚才网页没法传图 换了个浏览器来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5-7-8 10: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不叫倍压电路,这叫钳位电路
5 z7 C/ K4 K0 ^. x* `另外你的仿真明显没有考虑1N5819的压降,而且最重要的R1上的压降也没有考虑,因为你没有负载。

点评

这个不是钳位电路吧??? 另外你的仿真明显没有考虑1N5819的压降 我是直接用的库里的5819模型,我以为模型以及考虑了压降了的(刚开始仿真 不知道理解是否有误) 而且最重要的R1上的压降也没有考虑,因为你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8 10: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7-8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cklee_47pn 于 2015-7-8 10:32 编辑 ( ^0 Z( d% N: A% V6 l2 o9 d4 q

* g' ~3 R" q- i+ ]首先要確認你的仿真空佔比和頻率是不是跟芯片一樣? 另外看看原始芯片建議 C2 和 C8 的值真的使用 1uF 嗎? 我查二家的芯片都不是這個值。空佔比、頻率、C2 和 C8 的值會影響輸出。為什麼要C3 ? 串在500R上。
2 i! r) b# ]  y% b) p4 i$ B, U$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5-7-8 14:09 | 只看该作者
你这里C5那一路是干什么用的?+ h/ Q" x/ i  X# I3 ~

点评

C5那路是出来负压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8 14: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4:10 | 只看该作者
tony123 发表于 2015-7-8 14:09( W. F1 u+ e3 U& V% z
你这里C5那一路是干什么用的?
, K1 D3 z3 G& u+ p& `/ B7 C
C5那路是出来负压的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5-7-8 14:28 | 只看该作者
你这里的电路是跟用的IC有什么关系
' N. A; ]2 P/ m( x8 }& |

点评

不同的IC V3是不一样的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8 16:38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6:38 | 只看该作者
tony123 发表于 2015-7-8 14:281 p1 H4 Q! g+ z
你这里的电路是跟用的IC有什么关系

, _9 N) R0 I+ j+ f. J不同的IC V3是不一样的哈

点评

那你这是模拟IC的内部原理的原理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9 09: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5-7-8 19:40 | 只看该作者
友情提醒如果实际电路中有稳压管,还有可能稳压管没完全击穿

点评

今天把稳压管拆掉 电压立马上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5 15: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5-7-9 09:01 | 只看该作者
dewyomo 发表于 2015-7-8 16:38
" Q+ G# @4 e3 i; G/ m不同的IC V3是不一样的哈
: ~9 e' _2 D' `7 m/ o% P
那你这是模拟IC的内部原理的原理图了?
! q$ E- c/ v6 R: g$ M9 _- l3 G%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5-7-9 14:1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倍压电路是由于带载能力不行,才会输出3倍压达不到最大高压的。     电路中串的电容,电阻,二极管压降等,还有负载,共同作用下,影响达不到24V。     DC-DC的开关脉宽也影响3倍压。   你可以加重AVDD 8.2V  的负载,倍压后电压相应有升高。

点评

谢谢~ 这个实际电路是直接接液晶屏的 我试试看提高8.2负载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5 15: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6 06:2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