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i2 t; Q, g' V! B( M/ \& q, g4 r X3 G% U* N6 X4 H
以前的防静电技术大都是遵循以下三项原则:抑制、疏导、中和,因为普遍认为完全不让静电产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抑制静电荷的聚集如严格限制物流的传送速度和人员的操作速度,将设备管道尽量做到光滑平整,避免出现棱角等等。若抑制不了就设法疏导即向大地泄放,如将工作场所的空气增湿,将一切导体接地,在工作台及地面铺设导静电材料,操作人员穿导静电服装和鞋袜,甚至带导静电手环等。若疏导不了就设法在原地中和,如采用感应式消电器、高压静电消电器、离子风消电器等。
% b1 V2 k# o) y0 l6 e4 f3 N- n: m
尽管目前采取了一些措施消除静电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完全杜绝静电危害,经过对各种防静电手段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多年的分析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那些方法仍属局部防治,总有防治措施未保护到的区域可能会产生静电危害。于是人们设想能否找到全方位全环境的静电防治方法。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现代静电防治的新概念一一全方位全环境静电防治。4 ?+ ` I% Q0 n) n
( h1 G& s' H9 J# E- b( J- E) Q
与传统的静电防治观念不同的是全方位全环境静电防治所关注的不再是一个个具体的产生静电的部位或工作面,而是整个工作区域的全部空间,其核心是致力于消除所有设备、物料、人员在各个环节所有工作过程中由于流动摩擦而产生静电聚集的可能性。这种全新的概念已成为现代工业以及办公自动化和家用电子设备防治静电危害的指导原则。
0 N* i6 l& c6 r1 I9 @, g
7 @( E6 K* U* I/ ~& |根据这种指导原则要实现全方位全环境静电防治必须开发以下关键技术: & ?* b9 n: p, L8 [5 [% q
; u3 c# r4 f- ~1 c ~# l' H
1、在相对封闭的生产或工作环境中对地面、墙壁、天花板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具有良好的导静电性能。6 p c7 g2 L+ s4 {
0 |; `, D" ~ `7 f2、对所有设备工作台面坐椅等采取表面处理措施,有效地改变各种材料的表面阻抗使其受到摩擦作用时不产生静电或静电荷不能聚集。
/ m0 v9 K8 c. z( O8 X- ~+ b
0 x b. d3 J+ a/ L h! b" b3、对该环境中的操作或工作人员采取全面的防静电保护,使其人体静电达到最小程度。 6 B$ S, F+ z+ J2 N2 `
) Z" I+ {4 J9 o' N% }3 z以上所采取的防静电措施应与该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没有关系或对该环境的空间加以处理增大其空气的导静电系数。 |
3 v- h& p# ?: b# ?: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