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33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MD工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7 10: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IMD
( Q7 Y& n# Y, R: t5 W/ D+ {. xIMD的中文名称:注塑表面装饰技术 即IMD(In-Mole Decoratiom),IMD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表面装饰及功能性面板,常用在手机视窗镜片及外壳、洗衣机控制面板、冰箱控制面板、空调控制面板、汽车仪表盘、电饭煲控制面板多种领域的面板、标志等外观件上。, F- O- a* L- [+ ]& D; N
    IMD又分为IML、IMR,这两种工艺的最大区别就是产品表面是否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薄膜。
2 p9 J: X; _8 c6 F2 B0 J    IML的中文名称:模内镶件注塑 其工艺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由于油墨夹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磨擦,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退色。* k; d2 I1 g0 W+ v; @
    IMR的中文名称:模内转印
6 L1 V9 k4 s, s( f( ~   此工艺是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注塑,注塑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在最终的产品表面是没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IMR的优势在于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高和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较低。IMR的缺点: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个微米,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将印刷图案层磨损掉,也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观。另外新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图案颜色无法实现小批量灵活变化也是IMR工艺无法克服的弱点。
% s2 l, E. B1 T# L+ I3 K1 |3 F) m/ V! J+ t# `- d4 B0 J
首先在概念上有必要说明:1 C0 M* r( D" g+ E" K) }
  IMD包含IML,IMF,IMR* x3 x" x% [- \/ I  C6 x1 b& `
  IML:IN MOLDING LABEL﹝印刷胶料与塑结合﹞
: W" [  Z3 L! O1 a; _8 t  IMF:IN MOLDING FILM﹝与IML相同﹞  T, w; |. s  j. ]
  IMR:IN MOLDING ROLLER﹝重点在于胶料上的离型层。PET FILM→印离型剂→印刷油墨→印接着剂→ 内塑料射出→油墨与塑接着→开模后胶料会自动从油墨离型。日本称热转写。这机器是用ROLL TO ROLL方式,而对位用CCD计算机操作 。2 Z3 m: o# L- |1 m- v6 W
    IML的片材有PET,也可以用PC,这可能和上次的帖子有些出入,可能是各家公司的技术水平不一样吧。关于PET和PC的材质问题我想就不用多解释了吧。塑料粒子一般采用PMMA和ABS。IML与IMR各自有优点,IMR不是很耐磨,Nokia和Moto的手机有一部分就是采用IMR技术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也会造成划伤;IML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整体实现IML技术,仅仅局限于某一块区域。: I6 F' Z4 J3 u" Y* C7 m

& ^, n% S' Z/ \! ^- ~
, w2 m& o) @/ z,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3-10 10:52 | 只看该作者
工资没涨,见识涨了,看来LZ非常地专业,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5-3-14 09:13 | 只看该作者
据我了解,这种工艺最好被使用的也是苹果公司的MP3产品上,外观效果很炫。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6:32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工艺一般使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外壳之上,美观大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3-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IML所说的表面透明薄膜时间久了会不会脱落?我家微波炉操作面板上的那个薄膜用久了会翘皮,是这个东西吗,我都撕了,现在显得很新,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7:06 | 只看该作者
IML是将油墨层夹在中间的,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脱落,如果在注塑过程中存在不良,如模温太低,压力过小等因素,可以就会存在粘力不够而分离。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7-3-27 17:0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华强北就看到使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确很漂亮,而且防刮

点评

这种技术最开始苹果使用在IPOD上,由于成本过高,工艺复杂,国内使用得非常少,现在技术成熟了,对于追求完美品质的开发商,使用这种技术开发产品外壳的也越来越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8 15: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5:28 | 只看该作者
吴林汉 发表于 2017-3-27 17:057 k0 {( o1 _+ f8 P' S3 p
昨天去华强北就看到使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确很漂亮,而且防刮
0 c& B! [2 {( `. z. v; {
这种技术最开始苹果使用在IPOD上,由于成本过高,工艺复杂,国内使用得非常少,现在技术成熟了,对于追求完美品质的开发商,使用这种技术开发产品外壳的也越来越多了) i% `7 L2 z; p( ^1 z6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20:42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