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f.yang 于 2013-4-26 21:40 编辑
: k7 |) G" f, Z8 q& {, M' t
' o7 \: P& Z+ L! H8 D阻焊层一般是在出光绘文件的时候来设置的默认比表层的焊盘大3-5mil左右即可,但遇到细间距器件的板子就很麻烦。0 ^' R( Q e2 [/ G- s
例如0.5间距的QFN或TQFP及封装IC及连接器或0.5及以下间距的BGA。' g- k0 x5 L, o: Z+ Z
假设0.5间距连接器封装,器件焊盘设置间距60%即宽度0.3mm,即使阻焊层设置加大3mil则最终的阻焊桥也小于4mil一般板厂无法生产,都会做开窗处理,如果有贴铜处理开窗会导致焊接不。如图 v0 V! v) g- i6 Y: ?! O
# z4 n7 W# W* {9 ]# @/ K% d1 Y 这是需要修改封装设计间焊盘减小到0.25mm并单独设计焊盘的封装阻焊大小,在焊盘上添加阻焊层(21层)并设置阻焊开窗大小,一般大于焊盘2mil即可,当然能大更好(这时出光绘文件时阻焊层间遵循封装设计的独规则)设置如下图' B* O4 u" m& u7 S
% g% v: J, V9 p8 ]4 M. B
这样你出的光绘文件里面就会体现出来。- D1 B _; A+ K
总结一下:方法就是设计封装的时候给小间距器件单独设计阻焊开窗焊盘,通过单独控制引脚间距和阻焊规则来增加阻焊桥宽度大于工艺要求来避免阻焊开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