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射频电即有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每秒振动20000次以上)的声波。由于它的频率高,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2 ~. h; @2 H' ?3 Y# l(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
! @, T# }: V, u) K/ N" k3 Y, f(b)穿透能力强,能穿透许多电磁波不能穿透的物质;
* j- P4 }5 L5 f; y- s, f# g* M3 P(c)在媒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来为硬质材料做切割、凿孔等,也可以用来清洗和消毒等。
. i7 p1 M+ E$ @6 n% @! ?" G( a次声又称亚声,是指频率在20Hz以下的低频率波,人耳听不到。其波长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许多。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穿透人体时,不仅能使人头晕、烦燥、耳鸣、恶心、心悸、视物模糊,吞咽困难、胃痛、肝功能失调、四肢麻木,而且还可能破坏大脑神经系统,造成大脑组织的重大损伤。次声波对心脏影响较为严重,可导致死亡。原因是: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相近似(0.01~20赫),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人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从而使人产生上面提到的头晕、烦躁、耳鸣、恶心等等一系列症状。特别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时,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总体来说,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
. X8 h# o, j. D. X5 U生物电磁波是由姜堪政、袁心洲bai提出的。du50年前由俄罗斯籍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发现“生物电磁波场导现象”。只要是有生命的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就会发出微弱的生物电磁波。生物电磁波会随生命活动的强弱改变。
4 r x4 r0 H9 |+ [)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