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上的都很专业
5 D# a4 _% z+ Q8 |( O% k- i我说个通俗点的
* Z* @. w$ S+ q! ^比如我们仿真的信号是200M的,这里的200M只是他的频率
5 Q3 Z1 |* c/ n. p: d8 K( c8 n带宽和上升时间有关系,200M的信号频率,信号周期5ns,信号的上升时间大约1/5到1/10周期左右
3 B% V2 k: r8 h; G. @* p; P. ]也就是0.5ns到1ns,我们可以假定是0.7ns
( _: q3 n" ^1 T+ w信号的带宽计算公式为0.35/Tr=0.35/0.7ns=500M
p/ U" z+ d2 @: @& t5 I" f0 |即此信号的带宽在500M左右5 S3 V( B' M. g6 q* j* P* D# b
( T7 P0 u! q' j, v
而仿真模型的带宽,比如我们从PCB中提取传输线的参数
' P5 p, N" O5 S6 t$ t这个参数是需要设置带宽的
* }( i- |: `5 { m5 t这里单从模型的带宽来说,带宽的范围大小并不影响模型本身的精度; ?! z* O( V+ w8 {$ J
因为高带宽会cover低带宽
( m) A6 p8 W+ C; ~, \* U但如果设置得很高的带宽,比如10G带宽
3 _: i; M, P. D& D- m2 T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不收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导致数据浪费,延长仿真时间
1 h( B V* \; D% c8 S6 r# E所以模型带宽要适当选取,但不要低于信号带宽+ H9 O4 j* b% _5 K' }
因为如果低于信号带宽,则仿真会不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