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问题:* U3 i/ \ f3 C" j
该问题由某客户提出,发生在 STM32F103VET6 器件上。据其工程师讲述:其产品中使用了 STM32,已量产。在发给其客户的产品中,部分出现不开机现象。其工程师在现场测试后发现 STM32 的 HSE 没有起振。通过拉低 NRST 管脚对 SMT32 复位后,HSE 起振且系统恢复正常工作。于是怀疑 STM32 的HSE 的缺陷导致了其不起振。 x- s0 W- Y# C
0 I& v- E* k2 N% A8 w8 e6 e
调研:
0 `6 n7 O; J: R. O3 u$ A$ T4 h! Q检查其硬件电路设计的 HSE 部分,在原理图及 PCB 中匀未发现错误。检查 STM32 的供电情况,VDD、VDDA、VBAT、Vref+、Vref-、VSS、VSSA 未发现异常。检查 BOOT0 管脚的设置,未发现异常。检查 NRST 的外围电路,未发现异常。对其产品重新上电,可以正常起动、工作。检查软件计,发现其 IWatchDog 的启动模式为软件启动。于是,要求其工程师将其改为硬件起动模式,然后对此前出现异常的产品更新程序后重新测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其不再重现先前的问题。: } {0 K- W8 S4 I
) T+ O, _, ^4 K3 x( o" N* C; m
1 _3 ~1 A8 a2 r* r, B% r
结论:
1 s5 W: r6 _2 a, P0 _% h猜测 STM32 在运行中受到了连续的干扰。在程序跑飞之后,由于 IWatchDog 溢出而引起STM32 复位。复位之后干扰依然存在,程序再次跑飞。由于设置了软件启动模式,导致IWatchDog 此时尚未开始工作,从而不能再次复位 STM32。于是,干扰过后,STM32 不能自行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而HSE 不起振则是由于软件未来得及对 HSE 开启而表现出的一个现象。
, A4 v. M+ `: y4 O- N4 [3 P; O. E* Q
处理:
) G- M* d8 ?9 k$ Q1 L) B将 IWatchDog 的启动模改为硬件启动,可以保障 STM32 在干扰过后能够自行的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W: P! ^# u+ `9 m- ~# r( |3 ]0 G
( u/ ?/ r1 M8 w: Z( Z
建议:4 m1 Z; j/ @! ~1 M2 k
STM32 的 IWatchDog 设有两种启动模式,一种是软件启动模式,另一种是硬件启动模式。在软件启动模式下,IWatchDog 在复位之后暂时是关闭的,直到软件对其开启之后才开始工作。而在硬件启动模式下,在复位结束时,IWatchDog 已经开始工作,无须软件干预。于是,同硬件启动模相比,软件启动模式在时间上多了一个“不安全窗口”,如图(二)所示:8 |5 l0 f7 Z: a: F) e9 b" S5 l
8 W8 F% U7 b) W! C1 V6 G$ Y
' Z- P$ k9 N) R7 T8 w如果 STM32 在“不安全窗口”内受到干扰而跑飞,那么系统是无法自恢复的。所以,要使 IWatchDog 有效的工作,硬件启动模式是必须的选择。通常,在编程器的操作界面上会有相关的选项,以供使用者选择用哪种启动模式来启动 IWatchDog。虽然用户程序也可以通过对 STM32 的 Option Bytes 进行设置来实现两种启动模式的选择,但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这需要相关的软件具有严谨控制逻辑,处理不当会留下安全隐患
' [, @9 b: J$ a- X- w
5 `7 {/ O& S; _' N
, C" f/ ]* x% Q& W, K
% X) O: l# O/ \% t' v
' N$ @+ k L& L1 C! v/ O
+ j9 T: Q" _! @, [+ E G) [6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