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基建、[color=var(--weui-LINK)][url=]中国制造2025[/url]规划的持续推进,单 ARM处理器越来越难胜任工业现场的功能要求,特别是如今能源电力、工业控制、智慧医疗等行业,往往更需要ARM + FPGA架构的处理器平台来实现例如多路/高速AD采集、多路网口、多路串口、多路/高速并行DI/DO、高速数据并行处理等特定功能,因此ARM + FPGA架构处理器平台愈发受市场欢迎。
7 T B: m- |% m2 y+ T+ j
因此,创龙科技一年前正式推出了国产化率100%的ARM + FPGA工业核心板,它基于全志T3 + 紫光同创Logos处理器设计。
1 e. k: w$ H; M1 j- `8 I
; u, p2 {1 ?7 X! I全志T3为准车规级芯片,四核ARM Cortex-A7架构,主频高达1.2GHz,支持双路网口、八路UART、SATA大容量存储接口,同时支持4路显示、GPU以及1080P H.264视频硬件编解码。另外,创龙科技已在T3平台适配国产 嵌入式系统翼辉[color=var(--weui-LINK)][url=]SylixOS[/url],真正实现软硬件国产化。 9 |. `' q8 M/ l) T( Y8 H1 S' M
紫光同创Logos PGL25G/PGL50G FPGA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逻辑资源分别为27072/51360,与国外友商产品pin to pin兼容,主要用于多通道/高速AD采集或接口拓展。因其价格低、质量稳定、开发环境易用等优点,受到工业用户的广泛好评。尤其是开发环境,最快3天可完成从国外友商产品到紫光同创产品的切换。 5 n: }% i. ?: q% L
图1 ARM + FPGA典型应用场景 ! z4 u& Q5 A: C' D+ M, `3 l
SPI通信优势与应用场景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 RFace)是一种用于串行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SPI通信具有带宽高、实时性强、传输速度快、连接简单、可靠性高和灵活性强等优势。
* ~ W+ d; o) I' p
SPI协议适用于许多嵌入式系统和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可提供快速、可靠和灵活的数据传输,非常适合“小数据-低时延”和“大数据-高带宽”的应用场景。 - d# [ W) y* k
图2 SPI通信总线# {6 G5 Z. x0 i! L b
I2C通信优势和应用场景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双向通信协议,I2C通信具有硬件资源需求低、简单灵活、可靠性高和支持多种设备类型等优势。
5 @. Z8 u2 X! f. r1 a7 b' B
I2C协议可提供简单、可靠和灵活的数据传输。它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感器、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和通信模块等领域。适用控制命名传输和系统配置的应用场景。
3 u. O# z5 u: M( Q 图3 I2C通信总线" J/ b) \( M8 a' J- t6 e6 C, d
8 j# d- j/ u7 }/ s% T
国产T3 + FPGA的SPI与I2C通信方案介绍 本章节主要介绍全志科技T3与紫光同创Logos基于SPI、I2C的ARM + FPGA通信方案,使用的硬件平台为:创龙科技TLT3F-EVM工业评估板。I2C通信案例案例功能:实现T3(ARM Cortex-A7)与FPGA的TWI(I2C)通信功能。
4 d0 P I1 c( X& _% u! r2 v0 Y" o( UFPGA案例源码为“4-软件资料\Demo\fpga-demo\i2c_slave”,实现I2C Slave功能,并内置用户可读写寄存器、LED寄存器、KEY寄存器。& P4 h! x! U x
ARM端作为I2C Master,可通过TWI(I2C)总线读写FPGA端用户可读写寄存器0x00、LED写寄存器0x01(写1则点亮FPGA端LED,写0则熄灭),以及查看KEY寄存器0x02检测FPGA端用户输入按键状态。
9 O* I/ F& `, l6 ~% s案例测试:评估板上电,请先加载运行FPGA端可执行程序。执行如下命令可查看到I2C总线上的挂载设备,其中0x2a为FPGA端I2C Slave的地址。
4 y4 R8 {; [$ \0 i5 E/ L$ ]" i; y
Target#echo "1 4 1 7" > /proc/sys/kernel/printk //屏蔽内核printk打印,避免I2C驱动扫描找不到设备时打印警告信息 Target#i2cdetect -r -y 0 2 |6 |7 ^: B2 Z
图4" {1 J0 [6 E' I: ~' ^
执行如下命令,读写FPGA端用户可读写寄存器0x00。 " C6 t# }" v5 f: A: Q* V% H1 @, t1 w
Target#i2cset -f -y 0 0x2a 0x00 0x55 //往寄存器0x00写0x55 Target#i2cget -f -y 0 0x2a 0x00 //读取寄存器0x00,值为0x55 ) R- W/ W/ t2 }' `! E
图5
& B N& A' f1 f" y
执行如下命令,写FPGA端LED寄存器0x01,实现对FPGA端用户可编程指示灯控制。
u! u% r; k* o, Q8 [1 ?7 r
Target#i2cset -f -y 0 0x2a 0x01 0xc0 //往LED寄存器0x01写0xc0,点亮FPGA端LED3、LED4 Target#i2cset -f -y 0 0x2a 0x01 0x00 //往LED寄存器0x01写0x00,熄灭FPGA端LED3、LED4
- U) i* x; v3 S" Y6 C
图6 执行如下命令,读FPGA端KEY寄存器0x02,实现对FPGA端用户输入按键的状态检测。
8 P# c' b$ Y( R X- U
Target#i2cget -f -y 0 0x2a 0x02 //读取KEY寄存器0x02,值为0xe0 7 O3 {& m' j4 o
图7 请按下FPGA端用户输入按键KEY7并保持按下状态,再执行如下命令。
b5 }& H; L+ I% Y8 @& u
Target#i2cget -f -y 0 0x2a 0x02 //读取KEY寄存器0x02,值为0xc0
5 } i* {7 o$ B) M, a0 U) r" k
图8 请按下FPGA端用户输入按键KEY8并保持按下状态,再执行如下命令。
1 p; h5 a- N* E" X4 e C2 r
Target#i2cget -f -y 0 0x2a 0x02 //读取KEY寄存器0x02,值为0xa0
. U* r! t$ O+ Y+ B* x6 Q0 D$ Q
图9请按下FPGA端用户输入按键KEY9并保持按下状态,再执行如下命令。 9 O* } B; U- C+ {* }" Y6 N* w4 I
Target#i2cget -f -y 0 0x2a 0x02 //读取KEY寄存器0x02,值为0x60 图10 基于Linux的SPI通信案例
+ B: c* X0 Z" o- S案例功能:基于Linux系统,实现T3(ARM Cortex-A7)与FPGA的SPI通信功能。
1 |; d$ O/ u% k7 [/ W- j: b
ARM端案例源码为“4-软件资料\Demo\module-demos\spi_rw”,实现SPI Master功能,具体如下: (1)打开SPI设备节点,如:/dev/spidev0.1。 (2)使用ioctl配置SPI总线,如SPI总线极性和相位、通信速率、数据长度等。 (3)选择模式为单线模式或双线模式。当设置SPI总线为双线模式时,发送数据为单线模式,接收数据为双线模式。 (4)发送数据至SPI总线,以及从SPI总线读取数据。 校验数据,然后打印读写速率、误码率。
' y+ j9 o* k+ H" l% h FPGA端案例源码为“4-软件资料\Demo\fpga-demos\dram_spi”和“4-软件资料\Demo\fpga-demos\dram_spi_dual”,实现SPI Slave功能,具体说明如下:(1)将SPI Master发送的数据保存至DRAM。(2)SPI Master发起读数据时,FPGA从DRAM读取数据通过SPI总线传输至SPI Master。当SPI总线为双线模式时,接收数据支持双线模式,而发送数据仅支持单线模式。
6 X1 \- y+ `/ V' g% T
图11 ARM端程序流程图
- s0 Q9 I% {" {/ H8 E _+ y5 h案例测试:评估板上电,请先加载运行FPGA端可执行程序,若进行SPI单线模式测试,请运行案例"dram_spi\bin\"目录下的程序可执行文件;若进行SPI双线模式测试,请运行"dram_spi_dual\bin\"目录下的程序可执行文件。同时将ARM端可执行程序spi_rw拷贝至评估板文件系统任意目录下。: X1 w( x. w3 H# n4 ~- ]
进入评估板文件系统,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新生成的spidev设备节点。
" G3 F. q: n3 Z% R( t8 r* o# i
Target#ls /dev/spidev0.1 $ Z9 S5 Y! g% E0 ], r
图12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程序命令参数。
7 q- a3 a1 G+ h$ R: c9 r% d8 m
Target#./spi_rw -h 图13
1 SPI单线模式 1.1 功能测试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ARM通过SPI总线写入1K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然后读出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同时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最终实测写速率为2.405MB/s,读速率为2.405MB/s,误码率为0。如下图所示。 . ~) i9 @8 l6 a- ?& v
Target#./spi_rw -d /dev/spidev0.1 -s 50000000 -OH -m 1 -S 1024 -c 2
! ~3 d1 n; q* l8 \, K$ }3 {1 g
参数解析: -d:设备节点; -s:设置通信时钟频率(Hz),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0MHz,则SPI单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 / 1024 / 1024 / 8)MB/s ≈ 5.96MB/s; -O:空闲状态时,SCLK为高电平(CPOL=1); -H:从第二个跳变沿开始采样(CPHA=1); -m:选择模式传输模式(1表示单线模式,2表示双线模式); -S:设置传输数据大小,单位为Byte; -c:循环传输数据包的次数。 1 A* a: t8 O! |3 [5 N
图14
1.2 性能测试 (1)基于50MHz时钟频率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基于50MHz时钟频率、增大读写数据量测试SPI总线最高传输速率。ARM通过SPI总线写入1M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然后读出数据,不做数据检验,最后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如下图所示。 5 K7 {8 @+ t; X3 x" A! q$ h
备注:本案例设计一次读写1K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因此误码率较高。 . Z$ F& W: n/ s1 @
Target#./spi_rw -d /dev/spidev0.1 -s 50000000 -OH -m 1 -S 1048576 -c 2
7 D( z& J6 Z/ X5 p+ P; j9 Q图15 + m" N' e8 n4 S- R" k9 k) E0 {
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0MHz,则SPI单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 / 1024 / 1024 / 8)MB/s ≈ 5.96MB/s。从上图可知,本次实测写速率为5.757MB/s,读速率为5.757MB/s,接近理论通信速率。
- M: x, v& G' H+ l# ^; \# D本次测试SPI使用了DMA传输,测得CPU的占用率约为1%,如下图所示。
9 C1 F4 [) Z. b1 c4 {图16 (2)基于100MHz时钟频率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测试基于100MHz时钟频率的SPI单线模式的最高通信带宽。ARM通过SPI总线写入1M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并读出数据,不做数据检验,最后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如下图所示。
' V4 V* T$ j- Y& X
备注:本次测试旨在测试SPI的最高传输速率,目前SPI速率最大支持50MHz时钟频率,当时钟频率配置到最大100MHz时速率会出现时序问题,现象是整体往右移了1bit。例如发送10000000,实际接收到01000000,并在测试中出现误码。
4 N# E. @1 d- l$ m; o; o
Target#./spi_rw -d /dev/spidev0.1 -s 100000000 -OH -m 1 -S 1048576 -c 100 图17根据官方数据手册(如下图),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理论值最大为100MHz。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最大值100MHz,则SPI单线模式理论速率为:(100000000 / 1024 / 1024 / 8)MB/s ≈ 11.92MB/s。从上图可知,在100MHz下实测SPI单线模式写速率为:11.331MB/s,SPI单线模式读速率为:11.331MB/s,接近理论通信速率。
! D$ |7 X: n* r6 q5 H% g" j+ o
图18 本次测试SPI使用了DMA传输,测得CPU的占用率约为1%,如下图所示。
4 s1 H* |: T/ C3 y
图19 2 SPI双线模式 2.1 功能测试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ARM通过SPI总线写入1K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然后读出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同时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如下图所示。
. j: e( m* Q7 M
Target#./spi_rw -d /dev/spidev0.1 -s 50000000 -OH -m 2 -S 1024 -c 1
* X- _. U: |# w; D4 d/ i/ G
参数解析: -d:设备节点; -s:设置通信时钟频率(Hz),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0MHz,则SPI双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 / 1024 / 1024 / 4)MB/s ≈ 11.92MB/s; -O:空闲状态时,SCLK为高电平(CPOL=1); -H:从第二个跳变沿开始采样(CPHA=1); -m:选择模式传输模式(1表示单线模式,2表示双线模式); -S:设置传输数据大小,单位为Byte; -c:循环传输数据包的次数。
0 p7 B3 N* J" X( _* j
图20
$ Q$ S9 I o: @& S9 ]从上图可知,本次实测写速率为2.577MB/s,读速率为5.222MB/s,误码率为0。
- b+ p- r# `* B4 ~# y( ^
2.2 性能测试 (1)基于50MHz时钟频率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基于50MHz时钟频率、增大读写数据量测试SPI总线最高传输速率。ARM通过SPI总线写入1M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然后读出数据,不做数据检验,最后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最终本次实测写速率为5.892MB/s,读速率为11.365MB/s。如下图所示。
5 ~8 V ?; d/ p/ Z, n9 ]( G2 `
备注:本案例设计一次读写1K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因此误码率较高。
$ E+ l, w' S& q ^9 g+ Z( l
Target#./spi_rw -d /dev/spidev0.1 -s 50000000 -OH -m 2 -S 1048576 -c 1
/ n7 t5 ~; P7 \" n/ `# l
图21 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0MHz,则SPI单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1024/1024/8)MB/s ≈ 5.96MB/s;SPI双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 / 1024 / 1024 / 4)MB/s ≈ 11.92MB/s。 / W5 Q3 m+ a0 t# ? v& D
本次测试SPI使用了DMA传输,测得CPU的占用率约为0%,如下图所示。
% T1 `; ?! \& j) I 图22(2)基于100MHz时钟频率
8 z6 b9 U6 o$ w* I0 O# I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测试基于100MHz时钟频率的SPI双线模式的最高通信带宽。ARM通过SPI总线写入1M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并读出数据,不做数据检验,最后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和误码率,最终在100MHz下实测SPI双线模式写速率为:11.684MB/s,SPI双线模式读速率为:23.432MB/s。如下图所示。 4 Z3 |7 f* m, r
备注:本次测试旨在测试SPI的最高传输速率,目前SPI速率最大支持50MHz时钟频率,当时钟频率配置到最大100MHz时速率会出现时序问题,现象是整体往右移了1bit。例如发送10000000,实际接收到01000000,并在测试中出现误码。
" X! f9 w/ w" a
Target#./spi_rw -d /dev/spidev0.1 -s 100000000 -OH -m 2 -S 1048576 -c 100
图23
* M) V% c) C+ g0 G, i" i根据官方数据手册(如下图),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理论值最大为100MHz。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最大值100MHz,则SPI单线模式理论通信速率为:(100000000/1024/1024/8)MB/s ≈ 11.92MB/s;SPI双线模式理论速率为:(100000000 / 1024 / 1024 / 4)MB/s ≈ 23.84MB/s。
" r3 b& n6 M4 X
图24 本次测试SPI使用了DMA传输,测得CPU的占用率约为0%,如下图所示。 * x! J/ p; X, {) z
图25
% g, E4 ]2 d) C" v$ {: n基于Linux-RT的SPI通信案例 & |# h% s4 j1 u
案例功能:基于Linux-RT实时系统,演示T3(ARM Cortex-A7)与FPGA之间的SPI通信功能。本案例通信数据量少、带宽低,但实时性高,适用于对通信带宽要求不高,但通信实时性有严格要求的工控场合。 9 K2 v3 T0 v3 b
ARM端案例源码为“4-软件资料\Demo\module-demos\rt_spi_rw”,实现SPI Master功能,具体如下: (1)打开SPI设备节点。如:/dev/spidev0.1。 (2)使用ioctl配置SPI总线。如SPI总线极性和相位、通信速率、数据字长度等。 (3)创建实时线程。 (4)发送数据至SPI总线,以及从SPI总线读取数据。 (5)打印发送、接收的速率和传输耗时。 校验数据,然后打印读写速率、误码率。
1 V) V( u+ D) }7 ?5 O+ r/ u FPGA端案例源码为“4-软件资料\Demo\fpga-demos\dram_spi”,实现SPI Slave功能,具体如下:(1)将SPI Master发送的数据保存至DRAM。SPI Master发起读数据时,FPGA从DRAM读取数据并通过SPI总线传输至SPI Master。5 k9 s" f' T" R$ W. ~$ L# z _
图26 ARM端程序流程图$ z3 D8 C }% z
案例测试:由于我司默认使用是的Linux内核,因此需参考Linux系统使用手册文档中的“替换内核、内核模块”章节将Linux系统启动卡替换为Linux-RT系统。 5 c# l" ^4 B. E- K' K1 t
评估板上电,请先加载运行FPGA端可执行程序。将ARM端可执行文件rt_spi_rw拷贝至评估板文件系统任意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新生成的spidev设备节点。 ! S" L0 G( h8 X, Z# U
Target#ls /dev/spidev0.1/ r; }! c0 V$ S0 l2 @
8 L( Z9 q1 {: r" c+ z7 K
图27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程序命令参数。 " _! k4 ]/ q7 l! M
Target#./rt_spi_rw -h 5 K) j2 d: V M2 g2 N
图28 1 非轮询方式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ARM通过SPI总线写入随机数据至FPGA DRAM,然后读出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同时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传输耗时和误码率,最终实测最小耗时为44us,最大耗时为167us,平均耗时为48us;写速率为0.076MB/s,读速率为0.076MB/s,误码率为0。如下图所示。
: }! R1 ] R+ g% D! w8 K5 f Y
Target#./rt_spi_rw -d /dev/spidev0.1 -s 50000000 -OH -S 4 -c 1024 $ T+ V8 a2 l5 O: ] s! t$ t( `4 B
参数解析: -d:设备节点; -s:设置通信时钟频率(Hz),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0MHz,则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 / 1024 / 1024 / 8)MB/s ≈ 5.96MB/s; -O:空闲状态时,SCLK为高电平(CPOL=1); -H:从第二个跳变沿开始采样(CPHA=1); -S:设置传输数据大小,单位为Byte; -c:循环传输数据包的次数。
5 z4 R/ R- X+ u6 _$ v5 w7 `
图29 2 轮询方式 执行如下命令运行程序,ARM通过SPI总线写入4Byte随机数据至FPGA DRAM,读出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同时打印SPI总线读写速率、传输耗时和误码率,最终实测最小耗时为27us,最大耗时为152us,平均耗时为30us;写速率为0.118MB/s,读速率为0.118MB/s,误码率为0。如下图所示。
8 k* M/ ?& l2 N( B
Target#./rt_spi_rw -d /dev/spidev0.1 -s 50000000 -OHp -S 4 -c 1024
$ R9 t$ \- Y9 Q/ t7 }, m% z
参数解析: -d:设备节点; -s:设置通信时钟频率(Hz),本次测试设置SPI总线通信时钟频率为50MHz,则理论通信速率为:(50000000 / 1024 / 1024 / 8)MB/s ≈ 5.96MB/s; -O:空闲状态时,SCLK为高电平(CPOL=1); -H:从第二个跳变沿开始采样(CPHA=1); -p:SPI发送端采用轮询方式(每次发送数据量≤64Byte); -S:设置传输数据大小,单位为Byte; -c:循环传输数据包的次数。 " Q. W" w6 T% b) c% L
图30 ! G4 u2 \* V, { Q0 y- W, M7 R H i
更多全国产T3 + Logos工业核心板产品资料可长按二维码识别下载% D% D$ i3 X+ Z+ k3 d
1 ~# I/ `) y5 O
亦可添加如下客服微信进行咨询(即刻添加,马上咨询) ' {( p" U0 f' i3 v0 X# S
如需购买全志T3 + Logos工业评估板,请登录创龙科技天猫旗舰店:[color=var(--weui-LINK)]tronlong.tmall.com! 全志T3技术交流群:535860770,欢迎加入! 紫光同创Logos技术交流群:311416997,欢迎加入! 0 ]2 i' C* t* w, r% F- q; s$ r( s
- D; W1 m, p4 x$ Y g+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