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平均功率容量是指电缆消耗由电阻和介质损耗所产生的热能的能力。在实际使用中,电缆的有效功率与VSWR、温度和高度有关:
) f, N) x$ y/ C- { 有效功率=平均功率x驻波系数x温度系数x高度系数
) j% u: x8 s/ ]: x- C. {: X$ e 在选择电缆时,应同时考虑以上因素。
# K8 I4 y6 v0 I9 A, D# J 传播速度
) v0 \9 E+ P! K {2 U6 J 电缆的传播速度是指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的速度和光速的比值,和介质的介电常数的根号呈反比关系:Vp=(1/√ε)x100由上式可见介电常数(ε)越小,则传播速度越接近光速,所以低密度介质的电缆其插入损耗更低。- t0 X$ G) M Z% E# \
弯曲时的相位稳定性
) W( o# N, C1 l# I4 s( ]1 ~5 ` 弯曲-相位稳定性是衡量电缆在弯曲时的相位变化。在使用过程中的弯曲将会影响到插入相位。减少弯曲半径或增加弯曲角度都会增加相位的变化。同样,弯曲次数的增加也会导致相位变化的增加。而增加电缆直径/弯曲直径之比则会减少相位的变化。相位变化和频率基本上呈线性关系。低密度介质电缆的相位稳定性会明显优于实心介质电缆,多股内导体的电缆的相位稳定性优于单股内导体的电缆。( l& ~ x0 }+ k' U0 s: M! ~) G
电缆的无源互调失真$ c+ ]8 v5 A4 `: \
电缆的无源互调失真是由其内部的非线性因素引起的。在一个理想的线性系统中,输出信号的特性与输入信号是完全一致的;而在非线性系统中,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相比会产生幅度失真。如果有二个或更多的信号同时输入一个非线性系统,由于互调失真的存在,将会在其输出端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工程师们最关心的是三阶互调产物(2f1-f2或2f2-f1),因为这些无用的频率分量往往会落入接收频段从而对接收机产生干扰。 O; L# m; G$ H# G2 Y# B0 L, R
同轴电缆组件通常被视为线性器件。但是,纯线性器件是不存在的。在接头和电缆之间总有些非线性因素存在,这些非线性因素通常是由表面氧化层或者接触不良所造成的。以下的通用设计原则可以尽量减少无源互调失真:9 ~4 P6 E" j5 j/ z. t" J
*在设备中,尽量用半刚电缆或半柔电缆代替柔性电缆
% l* Y5 s! S: E! `5 N+ a *用单股内导体电缆
3 }8 o! @5 M3 ?2 X+ C3 D( G *用表面平滑的高质量接头) ], R7 p4 v, m; Y9 v' g+ R: n
*采用足够厚度和均匀镀层的接头& A0 S2 I V/ ~1 L* M: a. R8 h1 ?
*采用尺寸尽可能大的接头(如Din7/16的互调特性优于N,而N则优于SMA)
- a+ r i4 ~ Z% Y0 R" Z *保证接头之间的良好接触
1 Z( O( N3 Z2 J) f, ]- q& ] *使用非磁性材料的接头(如钢和镍)9 g$ S: P/ ?1 l7 O7 B%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