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P( ^; b/ b. r
1、ARM简介! L# S- p9 i7 i3 P8 Q
l! w0 b( {6 H: ^/ G2 E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 v7 v3 D. i" H# P8 u$ j
3 _; E9 a. q" ]5 o b5 f
* e! V) _) ^9 P+ d. J: E+ ~
" i' V6 k, s4 E. _/ f$ R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
% F; C; f7 ^2 k e3 g! p& }5 V4 N' u: R d# G
从诞生到现在为止基于ARM技术的芯片有600亿颗。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
3 X0 ?2 O) @) H& `8 {2 T3 ^' t8 M: Q) M0 |" ]
在智能机、平板电脑、嵌入控制、多媒体数字等处理器领域拥有主导地位。
+ D0 h: _2 k: J9 [/ Y; T( w R$ w5 w6 o$ S/ y; T. w
) ~5 n) k m7 o
. k" G6 m: _) M' S1 TARM设计了大量高性价比、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 Q4 V3 B$ o( [: H" n( G
3 F' W6 @3 D, X9 i" A3 @
ARM自身并不制造和出售CPU。通过设计(IP)授权给其他厂家,由合作伙伴生产出各具特色的芯片。 ARM公司利用这种双赢的伙伴关系迅速成为了全球性RISC微处理器标准的缔造者。
) I. o/ G# d }7 s6 i( q1 F, t. v7 C" n+ d" M5 |9 O
用户只需掌握了一种ARM内核结构及其开发手段,就能够使用多家公司相同的ARM内核的芯片。$ D6 @, H9 ]& J/ J
- P( W8 i+ z1 X+ x4 F1 c目前,总共有超过100家公司与ARM公司签订了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其中包括Intel、IBM、LG、NEC、SONY、NXP(原PHILIPS)和NS这样的大公司。至于软件系统的合伙人,则包括微软、升阳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 A% v2 A2 [6 W M$ Q- R n
) K0 |( F& f! ^, G5 }
9 E8 x% r8 O; k* v0 @$ O
' Q1 g$ Z5 ]( b3 T8 {2、ARM发展的里程碑9 U" y) ?) k+ n- c5 {1 M
- h) Q) Y9 @% @& p! ]/ {; ?$ p; k1991年,ARM推出第一款嵌入式RISC处理器,即ARM6 C9 W! B/ r2 H' H5 {+ k/ A
* ^0 K6 L9 V# ]/ x
1993年,发布ARM71 v; h8 D K( l# w* R
! `0 J. l6 o J% Q3 E* S! w* B1997年,发布ARM9TDMI
$ k% p: _. c8 h/ K9 z# _1 Z- Y
" } G j) {9 C1999年,发布ARM9E) d9 X. y; \7 c5 T0 S
) o! y( `, o* h5 c( m
2001年,发布ARMv6架构* M* r7 c9 @( ]* p; m5 _% {4 Z6 M% M
: K- W" h' _5 x, b S: E6 d0 r
2002年,发布ARM11微架构
3 X" n: U- M) V
+ k/ a* A& I: `8 K* j2004年,发布ARMv7架构的Cortex系列处理器,同时推出Cortex-M3! W4 h7 {1 F1 l4 b! @
- y$ N, g( H1 Z$ s- U2005年,发布Cortex-A8处理器; Q ?, H% a- u) o* Y* x
& d# X; i9 Q8 |7 {) d. z, I2007年,发布Cortex-M1和Cortex-A96 P u8 G2 i8 a- D) t) Y' J
9 @8 k/ z5 c6 ]7 W+ t
2009年,实现Cortex-A9、发布Cortex-M0, r g% z2 D& ^" ?4 E
* q) h: P+ }8 N, C; l
2010年,推出Cortex-M4、成立Linaro,推出Cortex-A15 MPcore高性能处理器
5 @; w1 ~# D+ l8 F
$ `( [- K# O9 ~: j; D3 N# k2011年,推出Cortex-A7,ARMv8发布
+ T7 |! Y' o: e
. U C7 ]0 T. v2012年,开始64位处理器进程0 @% F- [' c( b k# f
- X0 U5 w( I) U9 ^! {. V r·······2 v. {; p9 r% I, }, { y5 k) K+ ]$ Y, Q' M
: e0 s0 I! d' ?% h( n: S4 Y& `
- a# X) R+ J9 K% v5 G+ {
" ?! D! \ {) [8 `& {8 ?3、ARM型号的发展历程1 x' m% Y7 t3 |! _/ N3 F; C# V
; z& x$ _& G1 Y0 a& ^% l1 p8 n
% K3 v4 I" O9 \ s& m1 a$ U5 [* |! j J: ?& }
注意:/ p) { F) J q! r7 V- Y8 `- e
% G' }8 c% y+ h% r! K
ARM内核版本号和SoC版本号是由ARM确定的,而SoC型号是由半导体公司确定的。
6 w* D5 u7 P% F0 C" ?+ C) I p
& v) J5 E, G* S" B* J+ [0 ?/ \: e9 {Cortex系列后ARM产品线分割成3个系列,这个是市场细分的需要和选择。: ~1 S7 o l& ^5 O2 ]# e9 s
s% ]# E# C# o1 k9 a9 }ARM已经发布了一些64位架构如A53等,主要面向高性能服务器类应用。8 H/ v; R+ _9 e+ K" M3 P
$ d0 N- y9 c, z8 Y3 t* t# hARM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是Cortex-M7,特点是低功耗,主要面向物联网终端。 |
|